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炼”,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以得知(  )
A.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B.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
C.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D.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
2022-10-20更新 | 544次组卷 | 6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家礼》为其根据,并且明确作出诸如“祭用文公《家礼》”,“元旦渴祖、团拜及春秋二祭,悉遵朱子《家礼》”之类的规定。这体现出(     
A.儒学重建信仰理论的完成B.商品经济推动了理学发展
C.儒学开始影响民众的生活D.理学思想逐步走向世俗化
2022-09-0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宋代理学家邵雍在其书中说道,“皇”谓大,“极”谓中正;大中至正之原理创造了万事万物。邵雍还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形式,对《中庸》所强调的诚明作了发挥。可见,邵雍的思想
A.体现了气生万物的思想内涵B.发展了儒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C.符合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D.完善了士大夫传统价值追求
2022-01-02更新 | 262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A.董仲舒B.程颐C.朱熹D.王守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以下列哪一种叙述回答(  )
A.学问要求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B.学习先贤先圣的经验心得
C.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反省D.要勤于温习
2021-09-27更新 | 154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饶河县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7 . 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教徒个人有权凭借自己的良心和理性去解释《圣经》。王阳明强调“致知”是要求“致吾心之良知与事事物物”,格物是要求端正人心,去恶存善。这两种主张都
A.重建了古典人文传统B.彰显求民主的时代精神
C.有助于唤醒自我意识D.树立了理性主义价值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晾.但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说这段话的思想家应是
A.二程”B.朱熹C.陆九渊D.王守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王夫之却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心学和理学的交锋B.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
C.不同阶级学术思想的交锋D.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
2020-11-01更新 | 204次组卷 | 47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朱熹主张“天地之间,理一而已”,并强调“物格知至”,可与圣人比肩。王守仁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下列对上述两位思想家主张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A.二者对古代圣人的态度相左
B.王守仁的心学是对朱熹理学体系的补充
C.二者都把儒家学说提升到“天理”高度
D.朱熹重“物格”王守仁重“求心”都忽视“知行合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