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宋代的儒家学者主张加强道德修养,不为外物所蔽。为此,他们提出(     
A.为政以德B.三教合归儒C.存天理,灭人欲D.致良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对理学“格物致知”一说,王阳明解释为:“格物者,格其心之物,格其意之物也”“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这说明了心学(     
A.对理学批判否定B.强调人的关注现实
C.对理学继承创新D.关注人的实践行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据此,程颢主张
A.借助内心顿悟达到格物致知B.积极入世以谋取功名
C.通过探究世间万物来求“理”D.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
2022-03-0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他竭力鼓吹‘去人欲,存天理’,只要人们体识到心中固有的‘良知’,扫灭私欲,哪怕‘愚夫愚妇’也可以成为圣人。”文中的“他”是
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黄宗羲
2022-03-0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新得天下也

——孟子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修用则伤时,伤时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兵,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
(4)根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是什么?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有何影响?
6 . 北宋时,儒学融合了佛道思想,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即
A.玄学B.程朱理学C.陆王心学D.经世致用思想
7 . 16世纪中国的王阳明强调“发明本心”,靠内心自我反省;西方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强调“信仰即可得救”。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  )
A.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B.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
C.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D.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021-05-25更新 | 365次组卷 | 2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王阳明说:天生万物和花园里有花又有草一样。哪里有善恶之别?你想赏花,花就是善的,草就是恶的。可如有一天,你要在门前搞个草坪,草又是善的,草里的花就肯定被你当成恶的了。”这一言论体现了
A.“天理”与“人欲”的对立性B.“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C.人与自然界共生共存的道理D.客观事物决定了人的本性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9 . 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教徒个人有权凭借自己的良心和理性去解释《圣经》。王阳明强调“致知”是要求“致吾心之良知与事事物物”,格物是要求端正人心,去恶存善。这两种主张都
A.重建了古典人文传统B.彰显求民主的时代精神
C.有助于唤醒自我意识D.树立了理性主义价值观
10 . 某班活动课举行历史研讨会,主题是“儒家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孔子、孟子B.西汉时期——朱熹、黄宗羲
C.两宋时期——程颐、董仲舒D.明清时期——荀子、王阳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