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明朝后期李贽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19世纪末康有为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三种观点在本质上
A.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B.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C.自相矛盾D.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动、陈独秀偏激
2021-01-13更新 | 181次组卷 | 24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知识精英的思想解放起了重大作用,但只要认真考察“五四”后一般民众的知识、思想、信仰及日常生活就会有新的发现。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对民众的思想启蒙程度不够B.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存在妥协
C.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化倾向D.没有对平民大众产生影响
3 . 梁启超于1923年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一文中指出:“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子觉悟,一面算是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材料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符合以上三个时期探索的先后顺序的是
①“师夷长技以自强。”
②“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赛两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的D.②③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材料意在说明,新文化运动
A.没有具体实践B.未能启迪民智
C.宣传手段有限D.存在一定缺陷
5 . 下图是1919年12月,在经历了“问题与主义之争”及《每周评论》的创办和被查禁之后,《新青年》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发表的“全体社员的公共意见”内容摘录。这反映出此时知识界(  )
我们相信世界上的军国主义和金力主义已经造了无穷罪恶,现在是应该抛弃了……我们主张的是民众运动、社会改造……真正的民主政治,必会把政权分配到人民全体……尊重自然科学实验哲学,破除迷信妄想,是我们现在社会进化的必要条件

A.试图在思想上寻求重新聚合的可能B.已普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C.均认识到发动群众进行革命的重要D.因反国民党独裁形成共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条例: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文。促成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20年代初,受胡适影响,北大学生顾颉刚由辨伪书进而辨伪史,提出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冲击了人们确信无疑的古史系统,并形成史学研究的“古史辨”派。作为个例,这可以说明新文化运动
A.推动思想解放B.促进青年民族觉悟高涨
C.完全割裂了传统D.促成文化的全面转型
2020-11-15更新 | 211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新青年》刊文指出:“专制国本建筑于主权者独裁之上……共和国本建筑于人民舆论之上。”故“政治实质之变更,在国民多数心理所趋,不在政治之形式”。材料旨在说明
A.进行社会改良的重要性B.推翻君主专制的重要性
C.启迪民众心智的重要性D.政治形式变革的重要性
9 . 有学者总结说:“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的过程。”句中省略句应是
A.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B.始而言政、继而言技、进而言教
C.始而言技、继而言教、进而言政D.始而言教、继而言政、进而言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一般的商民,都认为政治不是自己份内的事;国家大政,自有政客党派操心,所以持中立态度,隔岸观火,不知国家是人民的公产,人类是政治动物。”陈独秀的上述思想反映了当时
A.否定传统文化价值的诉求B.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C.抨击纲常礼教的现实要求D.全盘西化的文化思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