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2017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颜回英年早逝。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莫孔颜,乃其时也。”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

2017-08-04更新 | 3888次组卷 | 23卷引用:天津河东第三十二中学2018届高三文综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设想的理想国家是一个
A.高度集权的专制国家
B.高度民主的国家
C.典型的法治国家
D.哲学家王统治的和谐社会
3 . 下图是戴帝王冠冕的孔子像,这说明
A.孔子曾经做过鲁国国君
B.孔子与帝王平起平坐
C.孔子的地位无比尊崇
D.孔子拥有帝王的权力
2017-06-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黑格尔曾用三句话评述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出生,思考,而后死去。”他在思考中创造出的最大的哲学贡献是
A.创立逻辑学B.建立理念论
C.提出“认识你自己”这一命题D.使哲学成为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2017-06-12更新 | 73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主张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并不主张放弃现实的幸福;在生物学领域,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在《物理学》一书中,他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这表明亚里士多德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是
A.注意各个研究领域的联系性
B.注重客观实际,研究领域宽广
C.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
D.家学深厚,遗传影响比较大
2017-05-15更新 | 244次组卷 | 17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亚里士多德
教育思 想“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君子”、“圣贤”及“大丈夫”。他主张“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城邦如果忽视教育,其政制必将毁损。一个城邦应常常教导公民们能适应本邦的政治体系及其生活方式。”
亚里士多德将教育分为三个阶段:0—7岁主要是锻炼身体,强健体魄;7—14岁把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做到“弃恶从善”;14—21岁的教育重点就是发展理性、发展智慧。

       

(1)据材料一概括孟子和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共同之处,说明二人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


材料二   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美)A·M·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第二卷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与欧洲传统文化的关系,文艺复兴时的“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的哪些需求
材料三   1925年初,《京报副刊》举行了一次征求“青年必读书”的活动,书目得票统计数能反映学者们对青年们文化素养的期待。
    书名 得票数
史记 19
四书、结婚的爱、欧洲近代百年史 8
墨子、呐喊、上下古今谈、建国方略、独秀文存、红楼梦 6
资治通鉴、孟子 15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近百年史、科学方法论、思维术 7
社会学及现代社会问题 5

根据材料三,概括学者们对青年文化素养期待的几个方面,并结合背景分析这些文化素养被期待的原因


     (4)综上,你认为人类社会思想文化是怎样流传和发展的?
2017-04-20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天津市十二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一)历史试卷
7 . 面对社会疾病,孔子从不向神灵祷告。他主张“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君子言有物,行有格,此以生不可夺志,死不可夺名,故君子多闻,质而守之;多志,质而亲之;精知,略而行之”。由此可见,孔子
A.拒绝祷告是由于他不相信鬼神存在B.主张尊敬神灵的同时尽量保持距离
C.认为用实际行动更能推动社会进步D.明确否认神灵祷告对社会的推动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亚里士多德认为,客观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但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这种观点(       
A.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B.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
C.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性质D.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2016-12-13更新 | 19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4-2015学年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下列有关孔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孔子整理的“六经”和其著作《论语》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B.儒家思想经历代损益逐渐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C.孔子创办的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
D.孔子的思想及其学说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是: (       )
①克己复礼                                     ②提出“有教无类”
③兴办私学                                     ④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局面
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③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