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孔子编订《春秋》,一方面强调明善恶,寓褒贬,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另一方面要求对尊者、亲者、贤者隐恶扬善。孔子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利用政治权势篡改历史
B.注重自由表达个人观点
C.意在维护传统礼法秩序
D.遵循秉笔直书编修原则
2018-11-16更新 | 16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孔子曾说自己“累累如丧家之犬”,后世许多学者也把孔子喻为“丧家狗”。这可能是在说孔子和孔学
A.思想极端,不受人欢迎
B.游走官府,不关心民生
C.学说主张,不适应政治
D.荫被后世,却屡被否定
3 . 孔子的思想不包括
A.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B.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
C.主张以德治民,取信于民
D.反对社会改革,维护旧制度
2018-11-0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会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范文澜对孔子的民族关系思想曾做过精辟论述:“孔子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左传》定公十年)。裔指夏以外的地,夷指华以外的人,区分很明显,中国、夏、华三个名称,最基本的涵义还是在于文化。文化高的地区即周礼地区称为夏、文化高的人或族称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对文化低即不遵守周礼的人或族被称为蛮、夷、戎、狄。”

——范文澜《中国建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


材料二 清朝前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加之最高统治者为满人……雍正帝有言:“夫我朝既仰承天命,为中外生民之主,则所以蒙抚绥爱育者,何得以华夷而有殊视? 而中外臣民既贡奉我朝以为君,则所以归诚效顺、尽臣民之道者,万不得以华夷而有异心。”(《东华录》雍正七年九月癸未上谕),“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大义觉迷录》卷一


(1) 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民族关系思想并说明其依据。
(2) 归纳材料二中的雍正帝的民族关系思想,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018-05-10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上饶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
A.伯利克里、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利益,仇视群众
B.公元前4世纪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C.柏拉图认为直接民主政治存在严重弊端
D.雅典民主既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孟子在他的社会政治学说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即“王道”的理性,所谓“王”,就是高高在上而君临一切的意思,“道”是儒家学说的仁义之道。孟子又是怎样描述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图景呢? 他认为:在王道统治国家的理想状态下,君主如圣人一般统治着国家,国家法制健全,政令畅通,赏罚分明,贤人辈出;赋税徭役适度,百姓丰衣足食,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对于君主和国家发自内心地表示拥护。

——摘编自光中的哲学《王道:孟子的“理想国”》


材料二: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公民分成治国者、武士和劳动者三个等级,分别代表智慧、勇敢以及欲望三种品性。治国者用自己的哲学智慧和道德力量统治国家;武士们辅助治国,用忠诚与勇敢保卫国家的安全;劳动者则为全国提供物质生活资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在这样的国家里,治国者明了正义之所在,按理性的指引去公正地治理国家。治国者和武士没有私产和家庭,因为私产和家庭是一切私心邪念的根源。劳动者也绝不允许拥有奢华的物品。

——摘编自柏拉图《理想国》等


材料三:“民族建国”是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共同要求,但在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国家的问题上,二者又存在着严重分歧。
邹容:“吾同胞今日所谓朝廷、所谓政府、所谓皇帝,即吾畴昔之所谓曰夷、曰蛮、曰戎、曰狄、曰匈奴、曰鞑靼,其部落居于山海关之外,本与我黄帝神明之子孙不同种族也。
康有为:“今上推满洲种族,则出于夏禹,下考政教礼俗,则全化华风,帝位只如刘、李、赵、朱,满族类于南阳、丰沛,其余无不与汉人共之,与汉人同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书》中向海内外明确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 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摘编自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材料四:民族主义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一种现象。……18世纪末以前,人们一直把国家与君主本人混为一谈。例如,路德认为“主教们和诸侯们”构成了“德国”,而路易十四则声称法兰西国家“完全属于国王本人”。
民族主义的这种近代的形式在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时期得到了最大的促进。……1793年一位年轻的雅各宾派士兵在给他母亲的信中写道:“当祖国召唤我们去保卫她时,我们应该冲到她跟前,就像我会冲向一顿美餐一样。我们的生命和才能并不属于我们。所有一切都属于民族,属于祖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种理想国产生的背景,并概括孟子与柏拉图关于理想国认识的共通之处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和法国近代民族意识兴起的相同背景,并分析两国民族主义思想对本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要影响。
2018-01-03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莲塘一中、临川二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孔子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下列观点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A.提倡“有教无类”,广招学生
B.使“以德治民”成为系统化理论
C.主张统治者应推行教育治国
D.主张超越功利,追求精神教育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孔庙的历史沿革

产生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孔子三间旧居改作庙堂,这是中国第一座曲阜孔庙,当时是集“家庙”与祭孔合一的建筑。
初建汉初,汉高祖亲临曲阜孔庙祭孔,首开帝王祭孔先河;东汉汉桓帝任命由国家管理孔庙的行政长官,使孔庙成为“国庙”。
发展唐初,唐高祖下诏国学立孔庙,“四时致祭”,显示出“庙学合一”的功能;贞观年间唐太宗下诏:“天下学皆各立周、孔庙。”自此孔庙遍及全国。
我国现存孔庙中始建于宋的占70%,如苏州的文庙、南京的夫子庙等。
鼎盛明太祖下诏全国的孔庙必须遵守共同的规则,至清初孔庙成为享有皇家宫殿形制的建筑。清末,全国的府、州、县设立的孔庙数量达1560多处。
日本江户时代,各地建立了很多孔子庙,至今还保留了30多座仿中国式样的孔庙;按照中国的庙学模式,朝鲜普遍兴建了孔庙,历史上,朝鲜曾有362座孔庙。

——摘编自彭蓉《中国孔庙研究初探》


据材料,提取有关古代孔庙历史沿革特点的信息,并依据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说明:提取两点信息,并加以说明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在他的社会政治学说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即“王道”的理性,所谓“王”,就是高高在上而君临一切的意思,“道”是儒家学说的仁义之道。孟子又是怎样描述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图景呢?他认为:在王道统治国家的理想状态下,君主如圣人一般统治着国家,国家法制健全,政令畅通,赏罚分明,贤人辈出;赋税徭役适度,百姓丰衣足食,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对于君主和国家发自内心地表示拥护。

——摘编自光中的哲学《王道:孟子的“理想国”》

材料二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公民分成治国者、武士和劳动者三个等级,分别代表智慧、勇敢以及欲望三种品性。治国者用自己的哲学智慧和道德力量统治国家;武士们辅助治国,用忠诚与勇敢保卫国家的安全;劳动者则为全国提供物质生活资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在这样的国家里,治国者明了正义之所在,按理性的指引去公正地治理国家。治国者和武士没有私产和家庭,因为私产和家庭是一切私心邪念的根源。劳动者也绝不允许拥有奢华的物品。

——摘编自柏拉图《理想国》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与柏拉图关于“理想国”认识的共通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理想国”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材料:鸠摩罗什(约公元343—413年),父为天竺人,母为当时中国西北部的城邦龟兹人。鸠摩罗什生长于龟兹,年七岁,随母出家。九岁以后,随母游学属宾、月氏、疏勒等国。鸠摩罗什初学小乘,并旁通婆罗门哲学;在疏勒时始学大乘,精研《中论》《十二门论》《百论》等经典,誉满西域,遂为龟兹王迎还龟兹。前秦建元十八年,苻坚派大将吕光进军西域,便有迎取罗什的意思。吕光破龟兹,得罗什,回师据有凉州,罗什滞留凉州十八年,得以通晓汉文。后秦弘始三年,姚兴出兵破后凉,迎罗什到长安,住草堂寺,有“三千德僧,同止一处”。姚兴辟逍遥因为译场,请鸠摩罗什担任译主,并命僧肇、僧睿、道生、道融等八百余僧人襄助翻译。前后共译出佛经九十八部,计四百二十五卷。鸠摩罗什所译佛经的卷帙,固然不及后来的玄奘之多,但他所译经、论的方面之广,却超过玄奘。

——摘编自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鸠摩罗什成为著名佛学家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

2017-06-04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