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在“而立”之年的主要活动是
A.学习“六艺”
B.删修《春秋》
C.周游列国
D.创办私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晋国的赵氏把法律铸在鼎上公布出来,孔子认为这违反了晋国祖宗唐叔所订立的法度,使得贵贱无序,国家就不好统治了;鲁国季氏采用了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舞,孔子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非常生气;齐国的田氏杀了齐简公,孔子认为卿大夫不该杀诸侯,要求鲁国出兵去讨伐田氏。材料表明孔子的立场是:
A.行仁政,反对刑罚和战争
B.法先王,祖宗之法不可改变
C.重礼乐,以礼乐教化百姓
D.正其名,端正宗法等级秩序
2019-09-04更新 | 193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铁一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3 . 2007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8周年,孔子的故里山东曲阜已经提前作好全球华人联合祭孔的准备工作。届时曲阜又将成为全球华人瞩目的焦点,这些都说明儒家的一些价值观正在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之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予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摘自《论语·为政》

材料二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三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夕卜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摘自日本学者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材料四 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史通》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据材料指出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
(3)结合材料一、二、三,简述“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儒家文化在现代仍然受到重视的原因。
(5)某学生兴趣小组欲对儒家思想进行探究,请你提供三种获取相关探究资料的方法。
2019-08-0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蓝田县前卫中学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同步练习:第1课 孔子与老子
4 . 下列孔子的主张或言论,符合其“礼”的思想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遵循“忠恕“之道
C.为政以德
D.“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2019-06-21更新 | 4991次组卷 | 74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周官学对“非我族类”、贫与贱者不教。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不仅把教育推及“蛮夷”,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这种把贵族文化大众化的举措
A.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发展与转型
B.结束了商周时期世官制度
C.使我国学校教育开始普及
D.推动儒学过渡为社会主流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是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以上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2019-01-30更新 | 629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D.推崇君主权威
2019-01-30更新 | 1503次组卷 | 67卷引用: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B.墨子
C.普罗塔戈拉D.亚里士多德
2019-01-30更新 | 949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2届陕西省长安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次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理念论C.逻辑三段论D.美德即知识
2019-01-30更新 | 225次组卷 | 3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