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6 道试题
1 . 某兴趣小组对CMT1腓骨肌萎缩症(基因C、c控制)和鱼鳞病(基因STS、sts控制)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得到如图1所示的遗传系谱图;图2是乙家庭中的部分成员的鱼鳞病基因电泳图。请分析并回答问

(1)据图1可知,CMT1腓骨肌萎缩症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结合图1和图2可知,鱼鳞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是正常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若Ⅲ2为该家族发现的第一位鱼鳞病女性患者,通过对患者进行细胞学鉴定发现其有45条染色体,推测该女性患者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3)已知鱼鳞病是患者体内缺乏类固醇硫酸酯酶(STS)所致。有些患者STS基因的PCR扩增条带与正常人相同,但也表现出鱼鳞病症状,推测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_,这种患者的STS由于空间结构异常,不能与底物结合,进而失去了催化功能。底物积累可使胆固醇合成受限,导致皮肤角质层扁平细胞的细胞膜结构异常,引起表皮屏障功能障碍,造成皮肤干燥,易损伤。
2 . 番茄作为一种严格的自花受粉的二倍体作物,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番茄生产基本上都是应用杂交种。目前番茄的杂交育种以人工去雄授粉的方式进行,存在劳动量大、杂交种纯度难保证等问题,因此得到雄性不育植株对育种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番茄的雄性可育基因SR进行定向敲除,一年内快速创制出雄性不育系M。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用雄性不育系M与雄性可育株杂交,F1均表现为雄性可育,F1自交获得的F2中雄性可育株与雄性不育株的比例为3:1。由此可知,雄性不育和雄性可育是一对___,由位于___(填“细胞质”或“细胞核”)内的基因控制的,判断理由是___
(2)研究人员将基因SR、控制叶片紫色的基因ST和花粉致死基因D三个基因紧密连锁在一起,再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其整合到雄性不育系M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的DNA上,从而获得紫色育性恢复的保持系N。让该保持系N自交获得F1,则F1中紫色植株与绿色(正常)植株的比约为___,且绿色植株的育性情况为___,因此可通过幼苗颜色挑选并用于杂交种子生产的个体。F1出现上述比例主要是紫色育性恢复的保持系N减数分裂产生雌雄配子所含基因种类及活性情况不同导致的,其中___的雄配子具有活性,___的雌配子具有活性。
(3)已知控制番茄的缺刻叶和薯叶一对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低温处理会导致某种基因型的花粉存活率降低。正常情况下,纯合的缺刻叶和薯叶杂交获得表型为缺刻叶的F1,F1自交获得F2,F2中缺刻叶和薯叶比接近3:1,但用低温处理F1后,F2的表型为缺刻叶:薯叶=5:1,可推知含控制___性状的基因的花粉存活率降低了___
3 . 人类Y染色体末端的SRY基因能激活睾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睾酮在5α-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二氢睾酮,促使未分化的性腺发育成睾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SRY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缺失,后代可能出现XY的女性
B.SRY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移接,后代可能出现XX的男性
C.5α-还原酶基因缺陷的XY个体,雄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
D.XYY男性染色体异常是母亲减数分裂产生异常卵细胞所致
2022-03-27更新 | 785次组卷 | 6卷引用:【冲刺卷】02-【小题小卷】冲刺2022年高考生物小题限时集训(北京专用)
4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猫的毛色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黄色b)。B对b为完全显性,但杂合子的毛色却表现为黑、黄斑块的混合体,取名“玳瑁猫”。
玳瑁猫为什么会呈现黑黄斑块的毛色呢?1949年,巴尔等人发现在雌猫的神经细胞间期核中有一个染色很深的染色质小体(命名为巴氏小体)而雄猫中没有。进一步研究发现,巴氏小体是一条凝缩且失活的X染色体。人体细胞中也存在巴氏小体,若X染色体有两条或多条时,巴氏小体数比X染色体数少1条。
1961年,莱昂提出了“莱昂假说”,认为“巴氏小体是遗传上失活的X染色体,这种失活在胚胎发育早期随机发生,且在体细胞中不可逆转。一旦细胞中某条X染色体失活,由该细胞增殖而来的所有子细胞都具相同的失活X染色体”。该观点很好地解释玳瑁猫毛色的原因。
X染色体失活是如何发生的呢?研究表明,X染色体的失活起始于“X染色体失活中心”的Xist基因转录产生长链非编码Xist RNA分子。胚胎发育早期,Xist基因在一条X染色体上强烈表达,并包裹该染色体。Xist RNA本身并不能引发沉默,但它聚集了其他修饰和浓缩染色质的因子,这些因子可能促使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的发生。通常在失活的染色体上,会有许多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而失去了转录活性,而Xist基因却没有被甲基化,可以持续产生XistRNA,而另一条有活性的X染色体可以转录形成Tsix RNA,Tsix RNA可以与Xist RNA互补配对,抑制Xist RNA的转录调控。其次,与细胞内其他染色体相比,失活的X染色体的乙酰化程度要低很多,而组蛋白的去乙酰化与基因组不转录的区域相关;Xist RNA招募的修饰因子促使H3组蛋白第27位赖氨酸甲基化,可以诱导异染色质(转录活性低)的形成,从而抑制该区域基因表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由文中信息可知,玳瑁猫的性别一定是_______性。玳瑁猫的黑、黄斑块毛色是由两种产生色素的细胞决定,当不同的产色素干细胞分裂时,同一来源的子代色素细胞位置靠近,形成一片聚集区。请结合文中信息分析下图,表示Y和H区域的细胞示意图分别是_______(填出图中的正确选项)。

(2)结合文意,玳瑁猫与黑色猫杂交后代中的表现型(包括颜色和性别)及其比例为_______
(3)请根据文章内容推测:正常雄性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体细胞中Xist基因____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大量转录。
(4)文中提到的与X染色体失活机制相关的表观遗传方式有哪些?________
A.DNA甲基化                                        B.组蛋白的去乙酰化
C.非编码RNA的调控                            D.组蛋白的甲基化修饰
(5)对巴氏小体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比如:
①鉴定性别:一些需要进行力量和速度比拼的体育项目在比赛前通常会对参加_______(男子或女子)项目的运动员的白细胞进行染色镜检,若发现运动员细胞中_________时,将不能参加该项比赛 。此方法比性染色体组成的检测更简便易行。
②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原因分析:某克氏综合征患者性别为男性,但先天睾丸发育不良,经镜检发现是性染色体异常,体细胞中有47条染色体,细胞核中有1个巴氏小体。推断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最可能是__________。若该患者的母亲卵细胞正常,推测其父亲产生异常精子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 . 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B.某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是其母本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
C.受精时精卵的随机结合,会导致后代的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
D.人体内次级精(卵)母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只有1个染色体组
2023-02-10更新 | 685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7 细胞增殖-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生物一模试题分项汇编
6 . 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2N=4)精原细胞的分裂模式图,图乙表示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DNA的变化,图丙表示相应细胞中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的数量。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中不属于该动物细胞的分裂模式的是细胞__________
(2)图甲中细胞②对应图乙__________段。细胞⑤名称是__________
(3)图乙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cd段对应图丙的__________时期。
(4)若该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XbY,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aXbXb的精子,与其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精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2023-01-12更新 | 71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生物试题变式题23-25
7 . 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的基因型为DdEe,其1个精原细胞(核DNA全部被32P标记)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正常培养,有丝分裂为2个子细胞,其中1个子细胞通过细胞分裂成如图所示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
B.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不都含有D或d基因
C.与图中细胞同时形成的另一细胞的基因型必为DEE
D.该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可能是2条或3条或4条
2022-06-20更新 | 668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2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练)-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8 . 人类(2n=46)14号与21号染色体的长臂在着丝粒处融合,形成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该染色体携带者表型正常,但形成配子时,在细胞中形成异常的联会复合物(如图所示),该联会复合物遵循正常的染色体行为规律(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关于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女性携带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卵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会出现图示复合物
B.初级卵母细胞中可形成22个正常四分体
C.一个卵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有22或23种
D.与正常男性所生子代表型正常的概率为1/6
2023-02-15更新 | 70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教材山东高考生物真题变式题6-10
9 . 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果蝇的性染色体有如下异常情况:(无X染色体)在胚胎期死亡、为可孕雄蝇、(无Y染色体)为不育雄蝇。某红眼雄果蝇与一白眼雌果蝇杂交,子代出现了一只红眼雄果蝇。究其原因,不可能的是(       
A.亲本雄果蝇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四分体时期,X和Y染色体片段交换
B.亲本雌果蝇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r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C.亲本雄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性染色体未分离
D.亲本雌果蝇产生了不含性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基因型为的精子结合
10 . 某生物卵原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和“逆反”减数分裂。现将两个双链均被¹⁴C 标记的基因A分别插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两端。将此卵原细胞置于不含放射性元素的培养液中培养,发生如图所示的分裂过程(图中仅呈现部分染色体和子细胞),共产生8个子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逆反”减数分裂的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B.“逆反”减数分裂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减数分裂Ⅱ
C.上图细胞①中被¹⁴C 标记的DNA 分子数为1个
D.8个子细胞中至多2个子细胞含有14C标记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