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09 道试题
1 . 野骆驼保护:野骆驼是世界上仅存的骆驼科真驼属野生种,是极度濒危的珍稀物种。野骆驼和家骆驼间没有生殖隔离,相较于家骆驼,野骆驼更耐严寒酷暑、饥渴、风沙,能饮用高矿化度苦咸水。全球野骆驼数量曾达10000峰以上,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野骆驼种群数量迅速下降。为加强保护力度,2003年我国于新疆建立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下列① ~ ⑥为保护区内的不同物种。保护区内的荒漠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_____,和野骆驼属于同一营养级的有_____。(编号选填)
①雪豹   ②胡杨   ③狼   ④岩羊   ⑤梭梭   ⑥藏野驴
(2)下列编号① ~ ④中,能正确表示保护区内能量流动方向的是_____,能正确表示保护区内信息传递方向的是_____。(编号选填)
①梭梭↔野骆驼             ②梭梭→野骆驼             ③狼→野骆驼             ④岩羊↔野骆驼
野骆驼通常会集群生活。研究人员调查了不同年份保护区内大于10峰的野骆驼群,数据见表1。研究人员还在保护区内多个水源地布设红外相机,监测到野生动物的相对丰富度(用相对活动率代表,相对活动率=某种动物的独立照片数/相机工作日数×100),部分数据如表2所示。
表1

年份

大于10峰的野骆驼群数

总野骆驼数

成驼数

幼驼数

成幼比

2003 ~ 2005

4

69

54

15

3.6∶1

2010 ~ 2013

6

129

97

32

3.0∶1

表2


物种

不同水源地监测到的野生动物相对活动率

1

2

3

4

5

6

7

野骆驼

55.5

18.1

14.1

37.0

72.2

77.9

54.9

藏野驴

0

47.2

0

28.8

20.2

23.2

0.2

岩羊

2.0

9.0

1.6

0.84

0.4

0

0

盘羊

0

0

0

0

0

5.9

4.7

0

6.3

3.5

5.9

11.1

11.4

12.7

(3)为获得表1数据,最高效的调查方法是_____。(单选)
A.样线法B.样方法
C.标志重捕法D.显微计数法
(4)表1数据显示,保护区内野骆驼种群的年龄结构在2003 ~ 2013年间发生的变化可能是_____。(多选)
A.稳定型→衰退型B.衰退型→稳定型
C.稳定型→增长型D.增长型→衰退型
(5)表2中的岩羊和盘羊同为偶蹄目动物,但分布于完全不同的水源地。造成这种生态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两者_____。(单选)
A.种内互助B.互利共生
C.种间竞争D.种内竞争
(6)已知3号水源地水量小、距离道路最近,6号水源地水量稳定、植被较丰富且远离道路。请据此为保护区建设提出合理建议_____
(7)野骆驼和家骆驼存在2% ~ 3%的基因差异,因此被认定为不同物种。导致两者差异的原因有_____。(多选)
A.地理隔离B.环境差异
C.自然选择D.可遗传变异
(8)有人提出可通过野骆驼和家骆驼杂交以增加保护区内的野骆驼数量,你认为可行吗?理由是:_____
2024-01-12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2 . 压力与肠道健康:炎症性肠病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腹痛等症状。图表示长期精神压力引起炎症性肠病发展的具体机制,其中字母组合表示物质名称,实线箭头表示促进,虚线箭头表示部分细胞的变化。表为图中部分物质的来源及主要作用。

物质名称

来源

主要作用

ACh

肠神经元

神经递质

TGFβ2

树突状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

神经元等多种细胞的生长抑制因子

CSF1

压力相关的肠神经胶质细胞

促进单核细胞增殖

TNF

单核细胞

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并引起发热,可造成肿瘤细胞死亡


(1)下列① ~ ④调节方式中,下丘脑和垂体通过分泌CRH和ACTH调控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的过程属于_____;糖皮质激素的浓度也会影响CRH和ACTH的分泌,这一过程属于_____。(编号选填)
①神经调节                    ②激素调节                    ③分级调节                    ④反馈调节
(2)糖皮质激素、CRH和ACTH三者的共同之处在于_____。(多选)
A.空间结构B.传送途径C.具有特异性D.具有高效性

(3)单核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同时也是肠道中巨噬细胞的前身。造血干细胞形成巨噬细胞的过程属于_____。(单选)
A.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C.细胞衰老D.细胞生长

(4)CSF1、TGFβ2、TNF是三种细胞因子,对三者功能描述正确的是_____。(单选)
A.传递信息B.杀死细菌C.引起炎症D.清除抗原

(5)结合所学和题意分析,选择正确的编号填入框图,完成长期精神压力引起肠道炎症反应的过程。(编号选填)____

①巨噬细胞聚集   ②单核细胞释放TNF   ③吞噬细胞清除受损细胞   ④肿瘤细胞死亡   ⑤血管内皮细胞释放抗体   ⑥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6)神经递质ACh是有机小分子,肠神经元释放ACh的方式是_____。(单选)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吐

(7)下列选项中,对图中相应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描述正确是_____。(多选)

细胞种类形态结构功能
A.肾上腺皮质细胞具有CRH受体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
B.肠神经胶质细胞有树突和轴突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
C.肠神经元有较多突起信息转换及传递功能
D.单核细胞细胞核较大参与极体免疫应答
A.AB.BC.CD.D

(8)TGFβ2会抑制肠神经元的发育,却能促进肠上皮细胞发生表型的转化,这种差异取决于肠神经元和肠上皮细胞_____。(单选)
A.分布不同B.基因选择性表达
C.形态不同D.发生可遗传变异

(9)长期精神压力会使人食欲降低。据题意,写出分析过程_____
(10)针对长期精神压力引起的炎症性肠病,可行的治疗方法是_____。(多选)
A.抑制CSF1分泌B.降低TNF含量
C.使用抗菌药物D.减轻精神压力
3 . 生长素的调节作用:生长素(IAA)是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生长素运输渠道化理论认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主茎运输,当主茎中生长素运输流饱和时,会限制侧芽合成的生长素外流,侧芽处于休眠状态,形成顶端优势。另有研究发现,细胞分裂素(CK)和独脚金内酯也参与侧芽生长调控,三者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连续箭头表示运输路径。

(1)根据生长素运输渠道化理论分析,植物打顶(去除顶芽)后侧芽快速生长的原因是______。(单选)
A.侧芽处生长素合成加强B.侧芽处生长素外流加强
C.侧芽处生长素合成减弱D.侧芽处生长素外流减弱
(2)据图1,在调控侧芽生长方面,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表现为_________(协同/拮抗)作用,生长素与独脚金内酯表现为_________(协同/拮抗)作用。
(3)对顶端优势进行解释时,生长素运输渠道化理论与图1所示机理的差别主要在于后者_____。(单选)
A.关注了激素运输对分布带来的影响
B.关注了单一种类激素对植物的影响
C.关注了多种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D.关注了外界环境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4)人工打顶后,侧芽能快速生长甚至开花结实。生产中常采用打顶后及时涂抹生长素的方法,使叶片增多、叶面积增大,以提高烟草等植物叶片的产量。其原理是该方法可以_____。(编号选填)
①控制开花和结果的总量                                 ②减少叶片中有机物的输出
③增加开花和结果的机会                                 ④增加叶片中有机物的积累
研究人员运用水培法探究外源生长素浓度对烟草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见表。

组别

处理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叶绿素含量(mg·g-1

CK

不添加生长素

8.29

0.751

T1

添加5nmoL/L的生长素

10.44

0.885

T2

添加10nmoL/L的生长素

15.66

1.069

T3

添加20nmoL/L的生长素

14.68

0.978

(5)叶绿素含量可直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中_____。(多选)
A.光能的捕获与转换B.水的光解
C.高能化合物的合成D.CO2固定
(6)为获得遗传背景相同的实验材料,研究人员采用图2所示流程培育烟草幼苗。图2过程利用了_____技术,其中步骤①称为_____

(7)在获得表1数据的实验中,各组实验条件应满足_____。(编号选填)
①选用IAA合成能力有差异的烟草幼苗   ②选用大小一致的烟草幼苗   ③温度相同   ④光照强度相同⑤环境CO2浓度相同
(8)据表1数据分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_____。(多选)
A.施用低浓度IAA可促进烟草植株积累有机物
B.施用低浓度IAA可促进烟草植株合成有机物
C.施用20nmoL/L的IAA抑制了烟草植株生长
D.不同浓度的外源生长素对烟草植株生长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9-10高一下·山东济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4 .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的程序是(       
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物镜
②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③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至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
A.②→③→④→①B.②→③→①→④C.②→④→①→③D.③→④→②→①
2023-11-14更新 | 77次组卷 | 113卷引用:上海市大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骨骼肌的收缩受运动神经元支配(如图10所示)。神经激活后,信号通过T小管向下深入肌肉。位于肌纤维膜上的DHPR受体蛋白感应去极化信号,并开启肌浆网(Ca2+存储点)终端处的Ca2+通道蛋白RYR1。Ca2+从肌浆网内被释放进肌纤维浆,进而刺激肌原纤维节收缩。

              

(1)图1中肌纤维膜的物质组成包括______。(编号选填)
①磷脂       ②脂肪       ③固醇       ④蛋白质       ⑤糖
(2)DHPR受体蛋白接受信息后结构变化,从而开启Ca2+通道蛋白RYRl。机体内驱动DHPR受体蛋白结构变化的直接能源是______。
A.蛋白质B.脂肪C.葡萄糖D.腺苷三磷酸

研究发现,MTM1蛋白能维持DHPR与RYR1的接触和功能;DNM2蛋白能抑制T-小管的形成。编码上述蛋白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以及导致肌肉收缩缺损综合征的性质列在下表中。
(3)据下表及图2中各基因的致病条件,推测表中①为______染色体;②为______(显性/隐性)(已知8号无致病基因)。

基因名称

定位染色体

致病条件

致病基因

DHPR

1号

显性

DNM2

19号

患者个体的等位基因序列不一致

MTMI

参见图2

RYRI

19号

患者个体的等位基因均发生突变

(4)若仅考虑上表中基因DNM2和RYR1,假设某女性个体是针对这两对基因的杂合体,那么在其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中,含有的致病基因的个数可能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0个       ②1个       ③2个       ④3个       ⑤4个
(5)测序研究发现,DHPR基因内编码精氨酸的第1239位密码子编码链序列5’-CGT-3’中G突变为A(变成组氨酸密码子编码序列),是致病的主要因素。由此判断在患者体内,当DHPR-mRNA翻译至第1239位密码子时,运载相应氨基酸的tRNA反密码子序列是5’-______-3’。
(6)为了针对性治疗因上述基因突变所致肌肉收缩缺损综合征,科研人员开发了能特异性抑制某些突变基因高水平表达的所谓单链反义核酸药物。该药物能与目标致病性(突变性)mRNA发生碱基互补的单链RNA。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类核酸药物的工作原理是______。
A.与mRNA结合促使其被降解B.促进DNA聚合酶合成DNA
C.抑制RNA聚合酶生成mRNAD.阻隔氨酰tRNA与mRNA结合
9-10高二下·福建泉州·期末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为某蛋白质的结构示意图,其由两条直链肽和一条环肽构成。其中“—S—S—”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键。若该蛋白质分子共由m个氨基酸组成,则形成一个该蛋白质分子时生成的水分子数和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A.m个,18m
B.(m-4)个,18(m-4)
C.(m-3)个,18(m-3)+4
D.(m-2)个,18(m-2)+4
2023-07-20更新 | 336次组卷 | 107卷引用:2014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7 . 人体脂肪细胞来源于中胚层间充质干细胞(MSC),其发育过程如图1所示。动物实验表明,在体外诱导前体脂肪细胞成为成熟脂肪细胞的过程中,生长激素(GH)可发挥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无法阻止诱导进程。施加GH后,对脂肪细胞中FAS和FABP等脂肪合成酶类基因的mRN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图2(NC为对照组)。
   
(1)下列物质中,与脂肪组成元素相同的是__________;脂肪合成酶、脂肪合成酶基因、脂肪合成酶基因的mRNA等物质的组成单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水   ②葡萄糖   ③纤维素   ④蛋白质氨基酸   ⑤氨基酸   ⑥脱氧核苷酸   ⑦核糖核苷酸
(2)下列试剂中,可使脂肪呈红色的是__________。
A.班氏试剂B.双缩脲试剂C.苏丹IV染液D.龙胆紫
(3)图1中,过程I、Ⅱ、Ⅲ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衰老
(4)比较MSC与成熟脂肪细胞的相关物质组成,在相应的空格打“√”__________

相同

不完全相同

不同

DNA

mRNA

蛋白质

(5)据图2分析,生长激素抑制成熟脂肪细胞形成的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多选)
A.抑制FAS基因转录,减少FAS合成
B.促进FAS基因转录,增加FAS合成
C.抑制FABP基因转录,减少FABP合成
D.促进FABP基因转录,增加FABP合成
2023-06-20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8 . 蜜蜂是一种传粉昆虫,它的舌管(吻)较长,适于采集不同花的花蜜,且腿部长有细毛便于黏附花粉带回蜂巢酿造蜂蜜,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我国现有的东方蜜蜂由7个独立种群组成,它们生活在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变异。
(1)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
A.个体B.种群C.物种D.群落
(2)根据自然选择学说,在一个环境变化剧烈的生态系统中,生存机会相对多的是______
A.繁殖速度慢的种群
B.个体体积大的种群
C.食性复杂的种群
D.变异性强的种群
(3)蜜蜂可以在不同的植物间传粉,但由于不同植物的花粉与柱头组织细胞之间不能相互识别,使花粉管生长受阻,不能到达子房。这一现象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称为_________
A.遗传和变异B.生存斗争C.地理隔离D.生殖隔离
(4)现代蜜蜂的祖先原始蜜蜂生活于9000万年前,化石证据显示其并不具备便于黏附花粉的细毛,请结合自然选择学说阐述现代蜜蜂腿部细毛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
研究发现,7个东方蜜蜂种群中都存在Lkr基因,但不同种群中该基因的表达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为研究Lkr在蜜蜂适应环境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将X基因转入实验组家蜂体内,该基因可使Lkr的表达产物减少。检测家蜂对蔗糖发生反应的最低浓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5)对糖敏感性强的蜜蜂倾向于采集花粉为食,反之则倾向于采集花蜜为食。温带地区植物开花呈现明显的季节性,而热带地区常年开花,花粉充足。根据图中实验结果和题干信息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_____(多选)
A.实验组和对照组蜜蜂的lkr基因碱基序列不同
B.Lkr基因表达程度不同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C.温带蜜蜂种群的Lkr基因表达程度比热带地区高
D.不同地区的气候、植物种类、植物花期等主导了蜜蜂进化的方向
2023-06-20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9 .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RABV)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科研人员对RABV的增殖机制及其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机制进行了研究。RABV进入机体后会通过神经纤维运动到中枢神经系统后大量增殖,图B为RABV在神经元中的增殖过程。回答下列问题(图B中b表示大分子物质,1和2表示中心法则涉及的过程,图A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1)结合图B信息及所学知识,RAB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其感染神经细胞能发生的中心法则过程有_________。(填下图中的序号)
   
(2)RABV在宿主细胞内进行1过程,此过程需要的原料为_________。在宿主细胞内进行2过程,生成的产物b为_________,此过程需要的原料为_________。以上过程所需的原料均由_________提供。
华中农业大学狂犬病研究团队报道了一种新型的长链非编码RNA(EDAL)能够显着抑制RABV的增殖,其机制如图A所示,已知P蛋白可以通过抑制子代RABV逃逸避免其侵染更多的细胞。
(3)科研人员将EDAL基因导入小鼠体内,会_________P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
A.促进B.抑制C.不影响D.都有可能
(4)由图A所示信息,推测能够抑制RABV增殖的事件有_________。
A.天然构象的E酶
B.修饰后的E酶
C.P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
D.正常P基因启动子
2023-06-20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10 . 图1为植物光合作用图解。为研究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设置正常供水(CK)、轻度干旱(LS)、中度干旱(MS)和重度干旱(SS)4个处理组,在土壤含水量达到预期设定的4种不同程度后持续培养7d,然后连续3d测定玉米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结果如图2所示。
      
(1)图1中反应①和反应②进行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
A.叶绿体基质、类囊体膜
B.类囊体膜、叶绿体基质
C.叶绿体基质、叶绿体内膜
D.叶绿体内膜、叶绿体基质
(2)反应②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_____。
A.光能→电能
B.光能→活跃的化学能
C.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D.稳定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
(3)若突然停止光照,图1中O2、NADPH和C3的含量变化分别是_______。
A.下降、升高、下降
B.升高、下降、下降
C.下降、升高、升高
D.下降、下降、升高
(4)当净光合速率大于0时,叶肉细胞中的气体交换关系为___________。
A.   B.   C.   D.   
(5)据图2并结合已有知识分析,下列关于重度干旱条件下玉米幼苗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推测合理的有___________。(多选)
A.重度干旱导致植物气孔关闭,CO2不足影响图1中的反应②
B.重度干旱导致类囊体中水分减少,影响图1中的反应①
C.水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重度干旱导致叶绿素合成减少
D.重度干旱导致叶绿体渗透失水,类囊体被破坏,影响图1中的反应②

干旱发生时,植物细胞可因失水而质壁分离,发生如图3所示的A→B的变化。引起50%左右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溶液浓度被称为细胞液的等渗浓度。为测定玉米幼苗的等渗浓度,某同学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并记录一个视野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数量(已知视野中共有细胞40个),结果如表所示。

蔗糖溶液浓度

处理时间

15秒

25秒

35秒

45秒

55秒

浓度A

5

9

13

14

14

浓度B

17

19

21

22

22

浓度C

26

28

29

31

31

浓度D

34

35

37

37

37

   
(6)水分子通过细胞质膜时会受到一定的阻碍。经研究发现,细胞质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能帮助水分子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跨膜运输,这种水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下图中的___________
   
(7)细胞质壁分离指的是原生质体与细胞壁的分离,其中原生质体包括___________。(用图3中细胞B的编号回答)
(8)发生图3所示现象的细胞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多选)
A.含大液泡
B.细胞外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
C.细胞质膜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
D.含有叶绿体的植物细胞
(9)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时若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目镜放大倍数未变
B.物镜放大倍数未变
C.视野变亮
D.视野范围变大
(10)玉米幼苗细胞液的浓度大致相当于表中的蔗糖浓度___________(填表中编号)
2023-06-20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