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09 道试题
1 . 变形虫(图1)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可伸出伪足吞噬细菌。很多变形虫细胞内具有伸缩泡,用于排出细胞内多余的水分。伸缩泡的周围有许多小泡,小泡周围又分布着一圈线粒体(图2)。据研究,伸缩泡内液体浓度仅为细胞质基质的1/2,但伸缩泡内的Na浓度是细胞质基质的33倍,而K浓度则是细胞质基质的85%。伸缩泡周围的小泡要不断地吸收Na、排出K,才能形成比细胞质浓度低的小泡,这些小泡经融合并把液体排入伸缩泡内,再由伸缩泡排出体外。
      
(1)变形虫伸出伪足需要依赖于细胞骨架。以下属于细胞骨架的是__________
A.微丝B.纤维素C.染色质D.内质网
(2)从功能上看,变形虫的伸缩泡最类似于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_
A.内质网B.高尔基体C.液泡D.溶酶体
(3)从进化与适应的角度分析,具有发达伸缩泡的更可能是__________(选填“淡水变形虫”或“海水变形虫”)。
(4)小泡周围分布的一层线粒体,其作用可能是_______
(5)小泡与伸缩泡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__________
A.全透性B.选择透过性C.流动性D.稳定性

小格同学利用变形虫研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流,图3为细胞核结构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将正常生活的变形虫分为三组。A组:用含P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食物饲喂;B组:去除变形虫的细胞核;C组:不作处理。当检测到A组变形虫的细胞核中出现放射性后,将其细胞核移植到B、C两组变形虫的细胞内。一段时间后检测B、C两组放射性,结果如图4。
      
(6)变形虫是真核生物最根本的依据是其具有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
(7)图3中,②与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形成有关;③由________________两种成分组成
(8)研究发现,A组变形虫的细胞核中出现的带有放射性的物质是______
A.DNAB.RNAC.脂肪D.蛋白质
(9)据图4判断下列说法正误。若正确打“√”,若错误打“×”。
①带有放射性的物质,可经由核孔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
②带有放射性的物质,可经由核孔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
2023-06-16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2 . 糖原累积病是因遗传物质改变而引发相关酶活性异常的一类疾病。目前发现有I型(相关基因用A/a表示)。II型(相关基因用B/b表示)等多种类型。图9为某家族的糖原累积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II型糖原累积病无显著的性别差异。
   
(1)据相关信息及已学知识判断,糖原累积病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相关细胞内可能存在差异的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糖原的结构②相关酶的空间结构③相关基因中的碱基序列④相关酶的活性⑤相关tRNA的种类⑥相关RNA序列中的信息
(2)图为II-1体内部分物质转换的过程。(其中“(-)”代表抑制作用)。据图分析,II-1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是______。(单选)
   
A.葡萄糖B.脂肪C.蛋白质D.糖原
(3)基因检测发现,与正常人相比,图9中II-1体内GAA酶的第912位氨基酸由脯氨酸(密码子:5′-CCG-3′)变为亮氨酸(密码子:5′-CUG-3′)。据此测,II-1体内决定亮氨酸的模板链中碱基序列为5′-______3′。
(4)据图及相关信息判断,II型糖原累积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X/Y/常)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是______(显性/隐性)遗传。
(5)据图断,正常情况下,下列细胞的子细胞可能是II-3传递给III-1的是______。(单选)
A.   B.   C.   D.   
(6)若图中II-2和II-3获得生殖细胞基因型为AB的概率都是16%,根据已学知识推测,III-1患两种糖原累积病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单选)
A.碱基对替换B.染色体交叉互换
C.染色体易位D.染色体自由组合
(7)从预防糖原累积病的角度分析,下列建议合理的是_______。(多选)
A.禁止近亲结婚B.建议婚前体检
C.建议适龄生育D.建议产前诊断
3 . 斑马鱼在面临“饥饿胁迫”时,仍能在一定范围内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为探究斑马鱼对“饥饿胁迫”做出响应的调节机制,研究员对斑马鱼的成纤维细胞(ZF4)开展研究,如图所示。其中,I~VI代表生理过程。

(1)虽然斑马鱼个体间存在差异,但应对“饥饿胁迫”的机制相似。根据已学知识,分析原因最可能是相关调控基因中______相似。(单选)
A.遗传信息B.脱氧核糖的连接方式
C.核苷酸种类D.磷酸与脱氧核糖的组合方式
(2)据图分析,ZF4可能属于______。(多选)
A.生殖细胞B.体细胞C.成体干细胞D.胚胎干细胞
(3)由受精卵最终发育成斑马鱼的过程中,I代表的生理过程的本质是______
(4)饥饿处理0~48h,测得ZF4的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细胞总数占总细胞数的比例,如表所示,

所处时期

处理时间

G1期(%)

S期(%)

G2+M期(%)

0h

71

18

11

12h

80

10

10

24h

83

8

9

48h

91

5

4

据此推测,“饥饿胁迫”对细胞增殖过程最主要的影响是______。(单选)
A.促进RNA和蛋白质合成
B.促进纺锤体的形成
C.抑制DNA复制酶的合成
D.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5)“饥饿胁迫”会激活斑马鱼ZF4的相关基因表达,据图及已学知识分析,在IV和VI中可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编号选填)

(6)图中III是斑马鱼的细胞自噬过程,在atg/2基因的调控下,能促进细胞自噬的活动,从而分解自身衰老或损伤的细胞结构,图中与“细胞自噬”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单选)
A.核糖体B.中心体C.线粒体D.溶酶体
(7)细胞自噬过程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流动性       ②信息交流       ③选择透过性       ④物质交换
(8)据图推测,V所需的酶最可能是______。(单选)
A.DNA甲基转移酶B.RNA聚合酶
C.切割RNA的核酸酶D.组蛋白修饰酶
(9)图中经过VI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的生理现象可能是______。(多选)
A.细胞坏死B.细胞凋亡C.细胞衰老D.程序性死亡
(10)研究员为探究斑马鱼响应“饥饿胁迫”的机制,对ZF4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开展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推测,斑马鱼应对“饥饿胁迫”的机制可能是______。(多选)

A.长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I为机体提供新的细胞
B.长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VI帮助机体“及时止损”
C.短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III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原料
D.短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V来降低某些基因的表达水平
4 . 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了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结构如图。下列与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是(  )
A.纤维素B.胰岛素C.叶绿素D.甲状腺激素
2023-04-08更新 | 474次组卷 | 64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终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5 . 受到周围环境遮荫时,植株会表现出茎伸长速度加快、株高和节间距增加、叶柄伸长等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避荫反应,如图 1。

(1)植物光合作用原料CO2部分是由动物对糖类、脂肪、蛋白和核酸的降解得到,这些物质降解过程中必定会发生的过程是             
A.糖酵解B.三羧酸循环C.水解反应D.ATP合成
(2)与正常光照相比,植株遮荫条件下细胞内叶绿体中短时内发生的变化是        
A.光合色素的种类减少B.C3的量增加
C.O2的生成速率不变D.NADPH的量增加
(3)植物种植过密引起的避荫反应会造成植株侧芽生长受抑制。图 2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植株分枝增多
B.避荫反应现象与顶端优势相似
C.侧芽处生长素浓度大于C
D.避荫反应有利于植株获得更多光能

番茄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人工可通过延长光照时间使番茄增产,但某些番茄品种在24 h持续光照下生长时,叶片受到损伤反而会减产(图3)。研究人员发现第7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对超过16小时的长日照耐受有贡献。A基因的表达产物CAB捕光蛋白具有结合色素并抑制光能转换的功能,进而提高长日照的耐受力,敏感型的基因型为aa。但A基因纯合子表达的产物量会导致抑制效应提前到16小时之前。

(4)科研人员在进行图3数据所示的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在光照16小时下的实验时,应设置的合理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填写下列编号)
① 保持大气湿度恒定② 保持光照强度不变③ 保持二氧化碳浓度不变④ 选取若干株同一品种的番茄⑤ 所选取的番茄植物生长发育状况保持基本一致
(5)据图4信息可知,大棚提高番茄产量可采用的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
(6)据题干和图4中的信息,阐述⑥低于④,但却与②无显著性差异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2023-03-02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上海市黄埔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AAaX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
A.aXb,Y,YB.Xb,aY,Y   
C.AXb,aY,YD.AAaXb,Y,Y
2023-03-02更新 | 2029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黄埔区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2010·上海黄浦·二模
7 . 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在如图所示的图像中,属于该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  )

A.①②B.②③C.④②D.③④
2023-03-02更新 | 1288次组卷 | 88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8 . 北大西洋沿岸某水域生活着多种海藻和以藻类为食的一种水虱以及水虱的天敌隆头鱼。柏桉藻在上世纪末被引入,目前已在该水域广泛分布,数量巨大,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为探究柏桉藻成功入侵的原因,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划分,柏桉藻属于_____________。如要调查该水域隆头鱼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若标记物脱落,则种群密度的估算值会偏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或“不变”)
用三组水箱模拟该水域的环境,水箱中均放入柏桉藻和甲、乙、丙三种本地藻各0.5克,用纱网分区(见图1)三组水箱中分别放入0、4、8只水虱/箱,十天后对海藻称重,结果如图2。

(2)图2结果说明             
A.水虱对本地藻有更强的取食作用
B.水虱对所栖息的海藻种类具有选择性
C.水虱不捕食柏桉草
D.在没有水虱情况下,乙种本地藻生长最快
(3)为研究不同海藻对隆头鱼捕食水虱的影响,在盛有等量海水的水箱中分别放入相应的实验材料,一段时间后,检测结果如图(甲、乙、丙为上述本地藻)。该实验的对照组放入的是____________


(4)有研究发现,柏桉藻含有一种引起动物不适的化学物质,若隆头鱼吞食水虱时误吞柏桉藻,会将两者吐出。请综合上述研究结果,阐明柏桉藻成功入侵的原因_____________
科学家模拟某生态系统并实验测出各成分的能量流动,绘出下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5)上图中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两种成分是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
9 . 经由食物摄取过量生物胺会引起头痛、胃肠道不适和过敏等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对食品中生物胺的含量进行减控。微生物来源的多铜氧化酶(MCO)能高效分解生物胺,基于基因工程规模化生产重组MCO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用途。我国科研人员采用PCR技术获得发酵乳杆菌的MCO基因,然后转入大肠杆菌中实现了高效表达。
(1)通过上述基因工程技术获取目标产物,涉及如下步骤,则合理的操作步骤排序是_________。(填写下列编号)
① 筛选和鉴定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② 选用合适的方法获取目的基因   ③ 借助发酵工程规模化生产目标蛋白     ④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⑤ 目的基因和运载体重组构建表达载体
(2)在PCR过程中,引物的功能是             
A.启动DNA复制B.规定扩增区间
C.解旋DNA双链D.充当复制模板
(3)为获得目的基因MCO(下图灰色表示的序列),正确设计的PCR引物应为       

(4)获取目的基因后,需要和载体重组导入受体细胞。载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填DNA或RNA/DNA或RNA)
(5)在常规PCR的每一轮扩增反应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顺序是             
A.B.C.D.
(6)若目的基因MCO经限制酶切开后呈图10(左上)所示的末端,那么载体质粒pCLY15图10(左下)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切开,才能与MCO片段高效连接。

(7)下列实验操作中,能有效鉴别载体质粒pCLY15空载还是“满载”的是         
A.从抗药性克隆中提取质粒DNA,用合适的限制酶切割
B.在选择培养基中添加X-gal试剂,以克隆的颜色进行鉴别
C.从抗药性克隆中提取质粒DNA,以此为模板进行PCR检测
D.将Ap抗性克隆转移至含Tc(四环素)的平板上,根据大肠杆菌生长与否加以鉴别
10 . 糖尿病的治疗是现代医学仍未很好解决的难题。研究人员通过多种实验试图找到治疗或减轻糖尿病患者症状的方法。
方法一:研究者用一种金属有机骨架纳米载体(简称U)装载胰岛素,制备成口服胰岛素。图1所示分别为内源胰岛素、皮下注射胰岛素以及口服胰岛素的循环途径,图中箭头代表血液流经方向。

(1)健康人体内,胰岛分泌的胰岛素有约80%为肝所利用,而皮下注射胰岛素有时会引发“低血糖”或是“肥胖”,可能的原因是皮下注射相比内源胰岛素             
A.各组织细胞对糖的利用减弱
B.肝糖原合成增强
C.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增加
D.肝细胞内糖大量转化为脂肪
(2)结合图1判断,表中与U各结构特点对应的“设计意图说明”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U的结构

(补充说明)

设计意图说明

内部多孔

(胰岛素可嵌于孔内)

①提高胰岛素的装载量

孔的直径为2.6nm

(胃蛋白酶直径约6nm)

②避免胃蛋白酶水解胰岛素

表面可附着铁转蛋白

(小肠上皮细胞表面多转铁蛋白受体)

③便于细胞识别并吸收

耐酸且稳定

(在血浆中可分解)

④消除毒性或副作用


(3)U能够逃避细胞内的一种膜状细胞器,来避免所装载物被分解。U能够逃避的细胞器是             
A.高尔基体B.内质网C.溶酶体D.液泡

方法二:研究人员人工设计了HEK-β细胞(图2),在其细胞膜上添加了葡萄糖转运蛋白和钙离子通道蛋白,当血液中葡萄糖偏高时,能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维持血糖稳定。

(4)HEK-β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和钙离子通道蛋白功能不同的原因是        
A.氨基酸的空间结构不同B.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C.肽键的空间结构不同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5)据图分析,胞外钙离子进入HEK-β细胞的方式是             。钙离子进入后,HEK-β细胞产生兴奋,其细胞膜两侧电荷分布变为             
A.B.C.D.
(6)人体中与胰岛素有拮抗作用的是             
A.抗利尿激素B.胰高血糖素
C.肾上腺素D.维生素
(7)HEK-β细胞通过实时感知血糖浓度变化产生所需的胰岛素。请结合图2信息和已有的知识,描述该细胞有助于精准治疗糖尿病的降糖机制_____________
方法三:移植来自人类多能干细胞诱导形成的胰岛细胞是一种潜在的糖尿病治疗方法。
(8)多能干细胞诱导形成胰岛细胞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
(9)为了判断人工诱导的胰岛细胞是否可用于移植,需要观测或检测细胞的形态结构、胞吐能力、在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生理反应以及部分基因的表达情况。结合已有知识说明检测这些指标的必要性:_____________
2023-02-19更新 | 3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上海市黄埔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