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研究表明miR160(一类内源非编码单链小RNA),主要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来参与细胞分化、生长和发育等多种生物学调控,并在小麦抵抗低温胁迫时具有重要作用。图1为冷害胁迫下miR160和对应靶基因(TaARF11-7A)的表达水平。
为进一步探究miR160的作用,研究人员利用短串联靶标模拟技术(STTM)构建了miR160沉默小麦,其原理见图2,图2中过程④是miRNA的作用机理,过程③是短串联靶标模拟技术(STTM)沉默miRNA的作用机理。

(1)据图1、2分析,miR160对TaARF11-7A基因表达的影响是____(促进/抑制)。
(2)图2中,存在A—U、C—G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有__________ 。(请用图2中编号选填)
(3)根据图2的过程③、④、⑤、⑥,阐述科研人员利用短串联靶标模拟技术(STTM)构建miR160沉默小麦的思路。____________
低温胁迫会增加小麦活性氧(ROS)的产生,导致次生氧化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清除ROS,丙二醇(MDA)的含量可反映出细胞内氧化损伤的程度。图3为常温和冷害胁迫下两组小麦存活率、SOD酶活性、MDA含量,其中“*”表示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

(4)根据上述信息分析,关于小麦抵抗冷害胁迫的机制说法正确的是
A.冷害胁迫会增加miR160的表达量
B.冷害胁迫后,TaARF11-7A基因发生突变而改变了碱基序列
C.miRNA影响靶基因的表达是通过直接与靶基因mRNA结合所致
D.TaARF11-7A的表达量下降,可能会导致细胞中SOD酶活性上升
E.TaARF11-7A的表达量下降,可能会导致细胞中MDA含量上升
F.miR160基因沉默小麦的耐寒性下降可能与ROS清除能力的下降有关

某研究小组发现部分二倍体野生型小麦经历严冬之后会变异为四倍体小麦,并对四倍体小麦做了抗寒实验,发现其更适应寒冷环境。
(5)以下是二倍体小麦和四倍体小麦细胞分裂的模式图,其中为四倍体小麦次级精母细胞的图是
A.B.C.D.

(6)四倍体小麦和二倍体小麦并非是同一物种,原因是它们     
A.基因完全不同B.存在地理隔离
C.存在生殖隔离D.蛋白质完全不同

(7)推测寒冷环境下四倍体小麦更适应寒冷环境的原因是其
A.miR160含量更多
B.SOD酶活性更强
C.MDA含量更多
D.TaARF11-7A基因数更多
2 . 近年来随着甲醇工业产能过剩的情况日益严重,研究人员通过构建甲醇工程菌来有效利用甲醇。RuMP途径是目前研究较多的甲醇同化途径之一,其中MDH酶是同化甲醇的关键酶之一,现科学家利用下图质粒构建表达载体,制备可利用甲醇的大肠杆菌。

(1)为了使目的基因能与图示质粒高效正确构建表达载体,需在目的基因的两端加上__________的碱基序列。(编号选填)
①EcorR I②Kpn I③Acc65 I       ④Bgl Ⅱ
(2)结合上述信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受体细胞应选取氨苄青霉素敏感型
B.可以使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重组质粒能够被其吸收
C.培养受体细胞的培养基必须加入甲醇
D.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受体细胞能在培养基上生长

(3)待培养12h后,挑取单菌落分离DNA进行PCR扩增,若扩增后的DNA样品电泳结果显示有968bp和1566bp两个片段,则下图(深色部分为目的基因区段)中对应两个片段的引物组合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图8中编号选填)

(4)检测上述构建的甲醇工程菌,其MDH的表达量远高于一般大肠杆菌,但仍无法确定是否成功构建能同化甲醇能力较强的工程菌。下列叙述中能支持该观点的是
A.尚未对工程菌合成的相关蛋白的活性进行测定
B.尚未对工程菌分解甲醇的能力进行鉴定
C.尚未在个体生物学水平进行抗原-抗体杂交
D.尚未对目的基因进行碱基序列的测定和比较

(5)利用DNA探针(单链DNA)能与待测样本中mRNA互补结合形成双链复合杂交体,从而可确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检测发现部分受体细胞无目的蛋白却有目的基因,原因可能是表达过程中的_______过程受阻;现拟对原因做出进一步的精准判断,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
3 .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s)是一种人体运动能力、协调能力障碍的单基因遗传病,图1为某SCAs6患者(SCAs中一种亚型之一)的家系图,图2为该病致病CACNA基因和正常基因编码链的部分碱基序列,其编码的蛋白为钙离子通道蛋白。

   

(1)研究人员对家系中正常个体进行相关基因检测,CAG都为重复22次一种类型, 由此判断致病CACNA基因为位于_______(常/X/Y)染色体上的_______(显性/隐性)致病基因。
(2)根据图2判断SCAs6的变异类型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

(3)致病CACNA基因所表达的钙离子通道蛋白的功能异常,根据图2推测可能的原因是该蛋白质的       
A.氨基酸种类增加B.氨基酸种类减少
C.氨基酸数量增加D.氨基酸数量减少

图3表示SCAs6患者神经—肌肉接头模式图,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

   

(4)图3所示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称为_____ ,该方式与细胞膜具有_______的特性相关。
(5)下列关于图3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①中含有神经递质
B.②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兴奋时,轴突末梢处的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D.兴奋的传递方向为②→③→④

(6)SCAs6患者运动障碍的原因是可能在神经冲动传导时     
A.体内缺钙B.钙离子内流减少
C.神经递质含量减少D.钠离子通道减少
4 . 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无细胞壁、能独立生活的原核生物,是造成肺炎、支气管炎的重要病原体,也可引起多种肺外并发症。MP感染发病机制主要倾向于呼吸道上皮细胞吸附和免疫学发病机制,部分过程如图所示。表为科研工作者对肺炎支原体患者和健康者血清中的IgG和IgM两种免疫球蛋白含量检测结果。

组别

IgG

IgM

肺炎支原体患者

7.61±2.56

1.36±0.37

健康者

7.50±2.52

1.12±0.33

P

0.570

0.000

注: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MP与人体细胞属于不同类型的细胞,其主要区别是MP无
A.细胞膜B.核糖体C.叶绿体D.核膜

(2)支原体肺炎患者常出现高热症状,在体温上升期时患者可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骨骼肌战栗②肾上腺素分泌量下降③甲状腺素分泌量上升④胰岛素分泌量上升⑤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3)图所示肺炎支原体(MP)可破坏了呼吸道粘膜的完整性,从而破坏了人体免疫的第_______(一/二/三)道防线。
(4)据表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可被作为判断病情及其发展重要依据的免疫球蛋白是_____(IgG/IgM)。原因是_______
A.健康者与患者都有该免疫球蛋白
B.健康者与患者都无该免疫球蛋白
C.与健康者相比,患者体内该免疫球蛋白含量显著提高
D.与健康者相比,患者体内该免疫球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
(5)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也会引发机体的细胞免疫过程,以下细胞或物质可能参与此过程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B淋巴细胞②T淋巴细胞③抗原呈递细胞④辅助性T细胞⑤细胞毒性T细胞⑥浆细胞⑦细胞因子⑧ 抗体
(6)MP作为抗原与机体心、肺、脑、肝、肾、平滑肌等存在着共同抗原,因而能引起多种肺外并发症,请结合图、表以及所学知识,简述MP感染后引起多种肺外并发症的机制。________
(7)目前,MP疫苗还在研发中,请结合题意和已学知识,请在以下方案中选出MP疫苗研制的可行性方案 ________。(编号选填)
①P1蛋白制作成疫苗②灭活或减毒的支原体作为疫苗③编码P1蛋白的基因制作成疫苗④将能与神经氨酸受体结合的药物制作成疫苗
5 .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RTH)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受体(TR)异常导致垂体或外周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敏感性降低的一种遗传病。选择性垂体甲状腺激素不敏感型(PRTH)是RTH中一种类型,图7为医生依据临床症状及基因检测结果绘制的某PRTH女性患者(III-7)家系图。表为I-2和III-7的 TR基因模板链测序结果。(密码子:5’-CGG-3’ :精氨酸;5’-GGC-3’:甘氨酸;5’ -CAG-3’:谷氨酰胺;5’ -GAC-3’:天冬氨酸)

TR基因

TR基因模板链序列

I-2

III-7

正常基因

5’-……CCG……-3’

致病基因

5’-……CTG……-3’

×


(1)据图和表分析,该家庭成员所含的致病基因是_______(显性/隐性)基因,该病属于_______(X/常)染色体遗传病。
(2)如检测II-5 TR的氨基酸序列,则对应表4该位置的氨基酸是     。(单选)
A.精氨酸B.甘氨酸C.谷氨酰胺D.天冬氨酸

(3)不考虑分裂异常,下列关于III-7的致病基因的来源与分布,正确的是____。(多选)
A.部分卵细胞含有
B.仅源自其父亲的精子
C.其所有初级卵母细胞均含有
D.仅源自其母亲的卵细胞

(4)据题意分析,PRTH的致病原因是 。(单选)
A.整个TR基因的缺失
B.整个TR基因被替换
C.TR基因中一对碱基发生了替换
D.TR基因中缺失了一对碱基

病人小张的甲状腺Ⅱ度肿大,伴多食易饥、消瘦、脾气急躁,临床症状与和III-7相似,基因检测其TR基因正常。表是小张、II-4和III-7甲状腺功能三项化验结果。化验单中的FT3和FT4是甲状腺激素的两种存在形式,均具有生物活性。

项目名称

小张

II-4

III-7

参考范围

促甲状腺激素(TSH)

0.41

3.87

10.4

0.55~4.87mU/L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5.15

1.25

4.73

0.8~2.0ng/dL

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

44.18

22.12

50.3

12~22pmol/L


(5)表中II-4的各项指标基本正常,检测发现其致病基因启动子区域有一定程度的DNA甲基化,推测DNA甲基化可能 。(单选)
A.促进致病基因的表达
B.抑制致病基因的表达
C.对致病基因的表达无影响
D.改变碱基序列使致病基因突变成正常基因

(6)医生根据化验单给出的诊断是临床上小张和III-7都患有甲亢,依据是__________,他们体内细胞的代谢速率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正常人体细胞的代谢速率。
(7)小李因缺碘出现像小张一样的甲状腺肿大症状,其垂体和下丘脑没有病变。推测小李体内的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含量变化是     。(单选)
A.TSH和TRH含量都减少
B.TSH和TRH含量都增加
C.TSH含量减少,TRH含量增加
D.TSH含量增加,TRH含量减少

(8)表数据显示小张的TSH值偏低和而III-7的TSH偏高,请根据题中信息分析原因。___
6 . 重症肌无力是人类常见的自身免疫病,患者表现为肌肉易疲劳无力、眼睑下垂、呼吸困难等症状,图为重症肌无力致病机理示意图。

(1)图中乙酰胆碱是__________(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其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血浆/组织液/淋巴)。
(2)正常情况下,当神经冲动传递至突触前膜时,膜内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_,神经冲动再通过神经-肌肉突触结构传递至肌肉并引起其兴奋而收缩,但不会持续收缩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
(3)下列①-⑨中,引起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的抗原可能是________,能分泌免疫活性物质的细胞有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乙酰胆碱②细胞因子③乙酰胆碱受体蛋白④肌肉细胞膜蛋白 ⑤细胞a⑥细胞b⑦细胞c⑧细胞d⑨细胞e
(4)重症肌无力的自身免疫属于_________(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5)据图分析,重症肌无力患者肌肉出现疲劳无力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7 . 在塑料制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微塑料(直径小于5mm的含碳有机物),主要种类有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等,它们以颗粒等形态释放到环境中,影响动植物生长及人类健康。图1为某地区微塑料的迁移示意图。
   
(1)下列①—⑧中,中无脊椎动物和家禽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__,他们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非生物因素②生产者③消费者④分解者⑤捕食⑥种间竞争⑦寄生⑧共生
(2)图1中微塑料迁移到人体体内通过的食物链条数有           。(单选)
A.1条B.4条C.5条D.8条

微塑料能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功能,表为PE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图2为放线菌降解PE的模式图。

土壤微生物群落

碳利用率

丰富度

多样性

放线菌

+++

++

++

细菌

+

-

-

真菌

++

++

-

病毒

=

=

=

“+”促进;“-”抑制;“=”无影响
   
(3)含有图3所示细胞结构的生物最有可能是表中的       。(单选)
   
A.放线菌B.细菌
C.真菌D.病毒

(4)据表推测,该地区被微塑料污染后,表中的_________可能逐渐成为优势类群,这种群落的演替称为____(初生/次生)演替。该微生物类群成为优势类群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多选)。
A.该微生物类群可降解微塑料成为其碳源
B.其他微生物类群不能降解微塑料
C.微塑料抑制其他所有微生物类群的生长
D.其他微生物类群对微塑料的降解能力低
(5)据图2分析,下列编号为①—⑧的细胞结构或物质中,直接参与降解PE的有________,参与胞外酶的合成和分泌的有________。(编号选填)
①细胞膜②溶酶体③核糖体④内质网⑤高尔基体⑥DNA⑦胞内酶⑧胞外酶
(6)据表推测,在PE污染土壤后,生活在其中的放线菌的生长曲线最可能的是       。(单选)
A.   B.   C.   D.   

科研人员采用水培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聚苯乙烯(PS)对生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得到表数据。表中C、D、E实验组均含1%甲醇用以溶解PS; RuBisCo酶可催化CO2形成三碳化合物。

组别

处理

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总叶绿素(mg.g-1)

胞间CO2浓度(μmolCO2.mol-1)

RuBisCo酶活性相对值(U.mg-1)

A

对照

19.83a

7.94a

393.67a

0.165a

B

1%甲醇

19.82a

7.94a

393.00a

0.164a

C

0.25%PS

19.63b

7.51b

400.00b

0.160b

D

0.5%PS

16.44c

7.31c

422.33c

0.156c

E

1%PS

14.36d

7.05d

438.67 d

0.150d

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统计学上差异显著
(7)表中测定叶绿素含量所用的方法是           。(单选)
A.层析法B.差速离心法C.同位素标记法D.分光光度法

(8)据表中数据分析,实验组的胞间CO2浓度高于对照组的原因可能是实验组生菜幼苗       。(单选)
A.吸收的光能较多
B.吸收的CO2较多
C.碳反应强度较弱
D.光反应合成的ATP、NADPH较多

(9)以下对该实验处理及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多选)
A.甲醇可增强生菜光合作用强度
B.设置B组的目的是排除甲醇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C.PS可能破坏叶绿素结构导致生菜净光合速率降低
D.低浓度PS对生菜生长没有影响,高浓度PS危害生菜生长
E.PS能降低RuBisCo酶活性从而直接导致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减少

某学校多个研究小组按图4所示操作步骤筛选出降解PE能力较高的菌株DL-1和DL-2。表为某一小组配制的过程③和过程④培养基的成分表。
成分过程③过程④
葡萄糖+-
(NH4)2SO4++
NaCl++
KH2PO4++
微量生长因子++
PE-+
琼脂++
“+”添加; “-”未添加
   
(10)过程③纯化培养时接种的方法一般可以是______,目的是得到______。(单选)
A.单个目的菌B.大量目的菌C.单个目的菌菌落D.大量土壤微生物
(11)表中过程③和过程④中的培养基成分配制的不合理之处有         。(多选)
A.过程③中没有添加PE
B.过程③中不应添加葡萄糖
C.过程④中不应添加PE
D.过程④中应添加葡萄糖
E.过程④中不应添加琼脂

(12)科研人员测定了DL-1和DL-2的 DNA序列,发现它们分属于黄曲霉和波兰青霉,这为研究它们的进化历程提供了              。(单选)
A.化石证据B.比较解剖学证据
C.细胞生物学证据D.分子生物学证据
8 . 性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用 D,d 表示)。该病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其中 II-2 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属于________性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2)若 III-2 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生一个患该病女儿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3)遗传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可以采取如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措施将发病率尽可能降低,请将下列遗传咨询过程的基本程序用数字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
①再发风险率估计          ②病情诊断        ③提出预防措施        ④系谱分析确定遗传方式
(4)若 III-1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__________(选填“父 亲 ”或“母亲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项研究发现,细胞周期蛋白 B3(Cyclin B3)缺失的女性所产生的卵 细胞异常,但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能正常分开。为进一步揭示 Cyclin B3 的功能,研究者对正常女性与 Cyclin B3 缺失女性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关键 时期进行了对比图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5)对正常女性而言,若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图中的________(填分裂时期)。中期 I 和中期 II 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推测 Cyclin B3 的功能是促进(       
A.纺锤体的形成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DNA 的复制D.着丝粒的分裂

(7)(4)题中 III-1 的妈妈是否 Cyclin B3 缺失这种情况(       
A.是B.否

现代生命科学研究出了基因编辑技术,或许在将来能通过这种方式治疗一 些遗传病,为遗传病家庭带来福音。科学家先利用细菌进行研究。
科学家通过人工合成的方式合成了特殊的碱基 X 和 Y,它们能互补配对。 如下图示,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中一个丝氨酸对应的编码序列 AGT 改造 成 AXC,并构建识别相应 mRNA 序列的丝氨酸 tRNA。将改造后的含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的 DNA 以及丝氨酸 tRNA 导入某细菌,并在含有 X 和 Y 的细菌培养基中培养。 检测结果发现细菌可以正常表达绿色荧光蛋白。

(8)图中过程①属于(       
A.复制B.转录C.翻译D.逆转录

(9)图中与改造后的丝氨酸 tRNA 配对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__
(10)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中碱基序列 AGT 被人工改造为 AXC,但依然能够表达出正常的荧光蛋白,原因可能是(       
A.基因的简并性
B.DNA复制过程中,X与Y互补配对,合成含 5’-GYT-3’的 DNA 模板链,从而转录出含AXC的mRNA
C.翻译过程中,改造后的 tRNA 可识别 mRNA 中的 AXC,引入丝氨酸,不改变绿色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

(11)若只向细菌中导入含 X、Y 的 DNA,但未构建与之相匹配的 tRNA,会影响细菌生长所需蛋白质的合成,进而影响细菌的生长。其原因可能是(       
A.RNA 聚合酶在含 X、Y 的 DNA 上移动受阻
B.核糖体在含 X、Y 的 mRNA 上移动受阻
C.RNA 聚合酶被含 X、Y 的 DNA 占用,影响其他 mRNA 的合成
D.核糖体被含 X、Y 的 RNA 占用,影响其他 mRNA 的翻译
2023-12-03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大嘉定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9 . 水蛭的唾液腺可分泌水蛭素(一种蛋白质),研究表明它可与人体内的凝血酶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网(图),因此具有较好的抗凝血作用,能辅助预防血栓的再次形成。
   
(1)根据题干信息及图推测,水蛭素抗凝血的原理可能是____
A.改变凝血酶的识别位点
B.改变凝血酶的空间结构
C.改变纤维蛋白原的空间结构
D.与纤维蛋白原竞争凝血酶的识别位点

(2)研究发现,若将水蛭素第47 位氨基酸由天冬胺替换为赖氨酸,可获得能提高人类抗凝血活性“新型水蛭素”。若对天然水蛭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则其主要操作步骤是______ (编号选填并排序)
①确定影响水蛭素活性的氨基酸序列
②分析并确定影响水蛭素活性的空间结构
③找到水蛭素需要改变的氨基酸位点
④从DNA水平确定水蛭素需要改造的碱基序列
(3)若想利用蛋白质工程高效生产提高“新型水蛭素”治疗血栓的功能,阐述其基本策略是____
2023-12-03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研究人员在研究某种开花植物A及其传粉者B时,通过模拟增温来研究全球气候变暖对两者关系的影响,部分研究数据如表所示。

A 的指标

对照组

实验组(模拟增温)

第一朵花开放时间

一年中的第214天

一年中的第211天

平均花寿命(天)

13

11.5

平均蜜距长度(mm)

25

22.5

总种子数量(粒)

99±5

98±2

种子萌发率(%)

80

70

*注:蜜距越长的植物,其传粉者的口器越长
(1)据表推测,全球气候变暖对A植物的影响是        (单选)
A.只影响花期
B.种群数量和花期都受影响
C.只影响种群数量
D.种群数量和花期都不受影响
(2)据表推测,全球气候变暖过程中,传粉者B的口器基因最可能发生 (单选)
A.定向突变且基因频率不变
B.定向突变且基因频率改变
C.非定向突变且基因频率不变
D.非定向突变且基因频率改变
(3)植物A与其传粉者B所在的生态系统中,传粉者B属于该生态系统的_____,除A和B所代表的生态系统成分外,该生态系统至少还应有_______
(4)要获得表所示的研究结果,且使研究结果准确和具代表性,应选择下列实验方法中的            (多选)
A.在禁止放牧区域随机取样
B.记录传粉者B的口器
C.在放牧区域固定地点取样
D.测量植物A花的蜜距
2023-11-3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