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049 道试题
1 .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我国稻作区大多会遭遇不同程度的冷害。研究者利用突变体水稻ospus1开展水稻冷害发生机制的研究。
(1)将突变体水稻ospus1置于低温下种植,会出现叶片白化现象。白化植株会在储存的养分耗尽时死去,原因是位于叶绿体______上的光合色素减少,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
(2)细胞内活性氧(ROS)主要来自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研究发现,导入R酶基因的突变体ospus1在低温下表现为绿叶,研究者据此认为ROS的积累是引起突变体ospus1低温白化表型的原因。R酶的作用是______
(3)研究者欲寻找突变体ospusl的抑制因子,获得抑制因子的研究思路是:建立针对______(填“野生型”或“突变体ospus1”)的诱变库→筛选______的幼苗→从筛选的植株中获取抑制因子对应的基因并进行克隆。基于以上研究思路,研究者从诱变库植株Y中发现一种抑制因子,为定位在线粒体的SOP10蛋白。
(4)nad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为进一步研究SOP10的作用机理,研究者在低温条件下开展进一步实验,结果见图1、2。

综合以上研究,SOP10抑制冷害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生物试卷
2 .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机制如下图所示。胰岛素分泌不足是糖尿病的常见病因,线粒体糖尿病(MDM)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是由线粒体中的基因M突变导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M突变使胞吐过程所需能量供应不足而减少胰岛素分泌
B.胰岛B细胞Ca2+转运蛋白结构异常也可能引起糖尿病
C.男性MDM患者的次级精母细胞只有一半会含致病基因
D.MDM患者基因M来自其母亲体内胰岛B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生物试卷
3 . 下图表示人体内某细胞生命活动调节的模式图,S通过作用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最终促进细胞A对H的释放,以下对应关系中不合理的是(       

   

选项

S

细胞A

H

A

促胰液素

胰腺细胞

胰液

B

胰高血糖素

肝细胞

葡萄糖

C

甲状腺激素

垂体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

D

抗原呈递细胞处理后的抗原

辅助性T细胞

细胞因子

A.AB.BC.CD.D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生物试卷
4 . 心率为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心肌P细胞可自动产生节律性动作电位以控制心脏搏动。同时,P细胞也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受体阻断剂A和B能与各自受体结合,并分别阻断两类自主神经的作用,以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为对照,检测了两种受体阻断剂对心率的影响,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调节心脏功能的基本中枢位于________。大脑皮层通过此中枢对心脏活动起调节作用,体现了神经系统的________调节。
(2)心肌P细胞能自动产生动作电位,不需要刺激,该过程涉及的跨膜转运。神经细胞只有受刺激后,才引起________离子跨膜转运的增加,进而形成膜电位为________的兴奋状态。上述两个过程中离子跨膜转运方式相同,均为________
(3)据图分析,受体阻断剂A可阻断________神经的作用。兴奋在此神经与P细胞之间进行传递的结构为________
(4)自主神经被完全阻断时的心率为固有心率。据图分析,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有心率。若受试者心率为每分钟90次,比较此时两类自主神经的作用强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河北生物试卷
5 . 热性惊厥(FC)是指当患儿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导致体温在38~40℃时发生的惊厥。幼儿由于脑发育不成熟。对体温的控制力不强。当机体高热时。患儿的神经细胞会释放大量的谷氨酸。下图为其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1)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安静状态下,人体热量主要来自______等器官。
(2)大量的谷氨酸释放后,与______上的A受体结合,促进Ca2+进入细胞内,正常生理状态下,当细胞内Ca2+过多时,可通过______的方式逆浓度将过多的Ca2+排出,以避免可能引起的神经细胞衰老或死亡。大量Ca2+进入幼儿神经细胞细胞内,会促进产生过量的一氧化氮,使神经元与肌肉细胞的细胞膜对钠离子通透性______引发动作电位。导致惊厥发作。
(3)病原体感染后,机体体温升高的直接原因是______。病原体感染会引起机体释放致热性细胞因子,导致体温调定点(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上升。一方面,下丘脑发出的神经支配肌肉收缩。使产热量增加。同时毛细血管收缩,______,使散热量减少;另一方面,下丘脑分泌______,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强,产热量增加,最终导致体温升高。
(4)为验证某种中药材X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将X的粉末溶解于生理盐水后,采用灌胃的方法利用发热大鼠进行实验,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6 . 科技人员利用两种二倍体烟草可培育出品质更加优良的四倍体烟草,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过程需要利用酶进行处理,该过程受温度影响
B.经b过程后溶液中的原生质体按染色体组成划分有3种类型
C.将杂种试管苗(作为接穗)嫁接到二倍体烟草(砧木)上,砧木的遗传物质会改变
D.杂种四倍体烟草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21个四分体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7 . 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对大熊猫实施保护,但在其栖息地一定范围内依旧存在人类活动的干扰。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大熊猫主要分布于六个山系,各山系的种群间存在地理隔离。

   

回答下列问题:
(1)割竹挖笋和放牧使大熊猫食物资源减少,人和家畜属于影响大熊猫种群数量的________因素。采矿和旅游开发等使大熊猫栖息地的部分森林转化为裸岩或草地,生态系统中消费者获得的总能量________。森林面积减少,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等功能下降,这些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2)调查结果表明,大熊猫种群数量与________________呈正相关。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及自然保护区建设使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扩大,且________资源增多,提高了栖息地对大熊猫的环境容纳量。而旅游开发和路网扩张等使大熊猫栖息地丧失和________导致大熊猫被分为33个局域种群,种群增长受限。
(3)调查结果表明,岷山山系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和竹林面积最大,秦岭山系的秦岭箭竹等大熊猫主食竹资源最丰富,这些环境特征有利于提高种群的繁殖能力。据此分析,环境资源如何通过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大熊猫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分析,除了就地保护,另提出2条保护大熊猫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河北生物试卷
8 . 将丁桂儿脐贴在患儿肚脐处皮肤贴敷12小时可有效缓解小儿腹泻腹痛。如图所示,贴剂中的丁香酚经扩散最终进入胃壁细胞,刺激胃蛋白酶和胃酸分泌,进而促进食物的消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丁香酚进入细胞的方式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B.胃壁细胞膜上协助H+排出的载体蛋白还可为反应提供活化能
C.胃蛋白酶在胃壁细胞内合成后可通过胞吐作用进入内环境
D.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中与H+从胞内排出的方式相同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9 . 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结构复杂而精巧。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合理的是(       
A.洋葱表皮细胞在清水中不会涨破,主要是因为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
B.变形虫细胞中的细胞骨架锚定并支撑许多细胞器,并与细胞的运动有关
C.叶绿体内堆叠着大量类囊体,有利于二氧化碳在膜上的吸收利用
D.蓝细菌细胞具有多种膜结构细胞器,可将细胞质分割成许多功能化区域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10 . 通过系统性生态治理,如清淤补水、种植水生植物和投放有益微生物等措施,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清除淀区淤泥减少了系统中氮和磷的含量,可使水华发生概率降低
B.对白洋淀补水后,可大力引入外来物种以提高生物多样性
C.种植水生植物使淀区食物网复杂化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D.水中投放能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有益微生物可促进物质循环
7日内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河北生物试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