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028 道试题
1 . 研究发现,缺少了胰岛素信号的刺激,T细胞虽不会死亡,却会“怠工”,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静息状态的T细胞表面没有胰岛素受体,但随着T细胞的激活,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大大增多。为探究T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对流感病毒感染的影响,研究人员选择性敲除了T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然后在小鼠鼻中接种了流感病毒H1N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绝大部分流感病毒会被鼻腔中的黏膜阻挡在体外,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到了第9天,两组小鼠体重出现差异的原因是胰岛素受体缺陷小鼠的T细胞效应功能降低
C.胰岛素分泌正常的患者,血糖浓度超标并出现糖尿,这一症状可能与T细胞有关
D.用培养液培养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其进行分析,进而加快疫苗的研制
2 . 在人体内存在多种信息分子,由轴突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信息分子叫神经递质;由内分泌腺分泌到血液中的信息分子叫激素;由细胞分泌作用于相邻细胞的信息分子叫旁分泌调节物,如胃黏膜细胞分泌的组织胺可通过扩散的方式调节胃壁细胞分泌胃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饥饿时,肾上腺通过分泌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来提高血糖浓度
B.紧张时,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通过组织液运输使胃肠蠕动减弱
C.神经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能影响神经发生,生长因子属于旁分泌调节物
D.旁分泌调节物作为信使传递信息,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活动
3 . 科研人员利用中国番茄黄曲叶病毒(TV)及其卫星病毒(TB)作为研究系统,发现TV单独侵染不会引起植物发病,只有TV和TB共同侵染才导致植物发病,在侵染时,TV基因组甲基化水平降低。而在沉默植物中DNA糖基化酶会导致TV基因组甲基化水平恢复,且TV和TB的复合侵染被显著抑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病毒在植物茎尖、根尖等处积累量较低因此可用来培育脱毒苗
B.DNA甲基化不改变DNA碱基排列顺序但可以使产生的表型变化稳定遗传
C.共同侵染时TB通过降低TV基因组甲基化水平从而增强TV的致病性
D.植物可能是通过对TV基因组进行DNA甲基化修饰从而抵御该病毒的侵染
4 . CO2是制约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蓝细菌中有特殊的CO2浓缩机制,如图所示。其中光合片层膜上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羧化体具有蛋白质外壳,可限制气体扩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蓝细菌光合片层膜上含有的色素和绿色植物绿叶中的色素不完全相同
B.蓝细菌的细胞膜和光合片层膜上发生光反应,暗反应则发生在羧化体中
C.CO2不仅可以自由扩散通过光合片层膜,还可以主动运输通过膜
D.蓝细菌的CO2浓缩机制应该与HCO3-转运蛋白和CO2转运蛋白有关
5 . 气孔是植物表皮上高度特化的细胞,由两个保卫细胞合围而成。保卫细胞通过体积变化来调节气孔运动,这对于植物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中的气体和水分交换至关重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绿光相比,植物在同等强度红光条件下气孔开度较小
B.盛夏正午时分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可由部分气孔关闭导致
C.雨天叶片含水过多,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使气孔张开
D.荒漠生物群落中的许多植物为了适应干旱环境,气孔在夜晚打开
6 . 如图为大肠杆菌DNA复制模式图,催化④⑤两个DNA片段之间连接的酶是(  )

A.DNA酶B.DNA聚合酶C.DNA连接酶D.限制酶
7 . 鸡的翻毛与正常羽(非翻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翻毛鸡与正常鸡杂交,F1是轻度翻毛,F1相互交配,F2翻毛鸡:轻度翻毛:正常羽比例为1:2:1.翻毛鸡羽毛翻卷、皮肤外露,与正常羽鸡在许多性状上有差别,如体温、心跳、代谢、生殖能力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翻毛对正常羽可能为不完全显性
B.F1轻度翻毛与正常鸡杂交,子代比例为1:1
C.翻毛鸡更适合生长在武汉这种冬冷夏热的环境
D.该现象说明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8 . 治疗性克隆对解决供体器官缺乏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流程图如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核移植前卵母细胞去核的时期应该在MⅡ期
B.治疗性克隆的原理之一是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获得的组织器官移植给个体A一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D.克隆技术会导致社会伦理问题,治疗性克隆技术的应用也应禁止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9 . 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多次用到盐酸,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以选用淀粉酶、淀粉、盐酸、氢氧化钠等试剂
B.将一定浓度的盐酸与酒精1∶1混合,可作为解离液用于制作植物根尖有丝分裂装片
C.将一定浓度的盐酸加入自来水和生物材料中,充分说明缓冲物质可维持pH相对稳定
D.用稀盐酸刺激小狗的小肠黏膜细胞产生促胰液素,引起胰液的分泌的过程属于反射
10 . 线粒体是细胞内产生活性氧(ROS)的主要场所,而ROS的产生与氧气参与代谢有关。大部分ROS在细胞凋亡中发挥着双刃剑的作用,适量的ROS可以作为信号分子,激活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而过量的ROS则可能导致线粒体损伤,进一步加剧细胞凋亡。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产生ROS可能主要是在其内膜上,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的ROS可能越多
B.适量的ROS可能通过信号转导激活细胞中某些基因的表达来激活细胞的生命活动
C.过量的ROS可能攻击线粒体膜中的磷脂分子,引发雪崩式反应造成线粒体损伤
D.提高癌细胞线粒体中的ROS的含量,可作为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有效途径之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