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6697 道试题
1 . 孟德尔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揭示了生物性状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遗传规律,后人称为孟德尔定律。孟德尔实验的成功取决于他取材适当,方法严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玉米的籽粒黄色(Y)对白色(y)为显性,糯性(R)对非糯性(r)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亲本为纯种的黄色糯性玉米和纯种的白色非糯性玉米杂交,F1自交,F2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1/16B.3/8C.9/16D.10/16
2.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不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  )
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不完全显性
B.子二代各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能力有差异
C.在子一代产生子二代的过程中未进行去雄和套袋处理
D.子一代产生的各种类型雄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
3.人类的ABO血型及其对应基因型关系:基因型为IAIA或IAi个体的血型为A型:基因型为IBIB或IBi个体的血型为B型;基因型为IAIB个体的血型为AB型;基因型为ii个体的血型为O型,若一对夫妇生育的2个孩子中一个是AB型血,一个是O型血,则这对夫妇的血型组合为(  )
A.A型和O型B.A型和B型
C.AB型和O型D.AB型和B型
4.某植物的4对等位基因(A/a、B/b、C/c和D/d)独立遗传,现有一株基因型为AaBbCcDd的植株和一株基因型为AAbbCcDd的植株进行杂交,得到后代。在后代中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
A.AaBBCCDDB.AabbCCdd
C.AABBccDDD.aabbccdd
5.小鼠的体色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尾巴有短尾(B)对长尾(b)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任取一对黄色短尾鼠,让其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6:3: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BB的小鼠致死
B.黄色短尾的基因型有4种
C.让F1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F2代会出现黄色短尾
D.让F1中黄色短尾雌鼠与灰色长尾雄鼠交配,F2的表现型之比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1:1:1:1
6.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分裂间期又分为G1期、S期、G2期,其中S期为DNA复制的时期。为保证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细胞自身存在着一系列的检验点,对细胞周期的过程是否异常加以检测(如图所示)。药物秋水仙素能在细胞分裂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能移动到细胞两极,从而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与G1期细胞相比,G2期细胞中染色质数目和DNA分子数目均不发生变化
B.如检测发生分离的染色体是否正确到达细胞两极,应选择检验点5
C.如检测秋水仙素处理细胞后是否发挥作用,可选择检验点4
D.如检测DNA合成抑制剂处理细胞后是否发挥作用,应选择检验点2
7.玉米籽粒的颜色有紫色和白色,甜度有甜和非甜。某紫色非甜玉米自交,F1中籽粒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紫色非甜:紫色甜:白色非甜:白色翻=27:9:2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控制玉米籽粒颜色和甜度的基因独立遗传,互不干扰
B.玉米籽粒的颜色至少受2对基因控制,甜度至少受1对基因控制
C.F1中的白色籽粒发育成植株后随机受粉,得到的籽粒中紫色占4/49
D.F1中籽粒为紫色非甜的基因型种类要少于白色非甜的基因型种类
8.真核细胞的染色体在分裂间期完成复制后,在分裂期才会分离并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黏连蛋白(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连结蛋白)的裂解是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的关键性事件,分离酶(SEP)是水解黏连蛋白的关键酶,其活性被严密调控。下图a、b、c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应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含量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a所示时期,细胞中进行与细胞分裂有关的蛋白质的合成
B.图b所示时期APC的合成量增加,SEP开始发挥作用水解黏连蛋白
C.图c所示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SCR大多数被水解
D.与细胞分裂有关的APC、SCR和SEP本质上都是蛋白酶
2024-04-0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

2 . 纺锤体组装检验点(SAC)的检查机制是保证染色体正确分离的重要机制之一。正常情况下,当所有的染色体与来自纺锤体两极的微管正确连接,并排列在赤道板上时,SAC才能失活,从而使细胞分裂进入下一时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纺锤体的组装发生在有丝分裂的中期
B.SAC失活是细胞进入有丝分裂后期的关键
C.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时,是观察染色体形态的最佳时期
D.若SAC异常,则细胞分裂可能会停止
2024-03-3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
3 . 内质网具有严格的质量控制系统(ERQC), 该系统确保只有正确折叠、修饰的成熟蛋白质才会通过分拣过程, 并被不同囊泡捕获,未完成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不会被运出细胞。下列说法正确是(       
A.成熟蛋白质出高尔基体后的运输路线是相同的
B.内质网、囊泡等结构中含有能识别不同蛋白质的成分
C.ERQC 可以直接检测核糖体所合成的肽链的氨基酸序列是否正确
D.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错误折叠后在内质网中积累过多,可能阻碍细胞代谢
4 .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离不开实验材料的正确选择和科学的实验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豌豆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的原因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B.豌豆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便于观察和统计
C.豌豆杂交实验时必须在开花后对母本去雄并套上纸袋
D.统计学方法的运用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马铃薯,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富含淀粉和蛋白质等物质,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其块茎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其活性受温度、pH和重金属的影响。
1.为了检测马铃薯块茎中的营养物质,将马铃薯块茎研磨、过滤后获得上清液,均分为3组。分别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双缩脲试剂和本尼迪特试剂并振荡,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碘—碘化钾试剂是为了检测过氧化氢酶
B.双缩脲试剂A和B等体积混合后加入上清液
C.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未出现红黄色沉淀,说明上清液中不含还原糖
D.3组的实验结果需要与淀粉、蛋白质和还原糖标准样液的反应结果进行比对
2.在“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活动中,加入实验装置的试剂和物质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吸附有马铃薯匀浆的滤纸(片)

3

3

3

3

缓冲液pH

5.0

6.0

7.0

8.0

3%的H2O2溶液(ml)

2.0

2.0

2.0

2.0

0.5分钟收集气体(ml)





1.0分钟收集气体(ml)





A.滤纸片上吸附的马铃薯匀浆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B.酶具有高效性,滤纸片吸附的匀浆量不影响实验结果
C.为减小实验误差,可用1套实验装置重复进行4组实验
D.若加入的3%H2O2溶液的量过少,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3.某科研小组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酶,然后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实验得到下图所示曲线。与a比较,对b、c曲线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A.b可能是酶增加,底物量不变
B.b可能是底物增加,酶量不变
C.c可能是酶量增加,底物量不变
D.c可能改变了反应温度
2024-03-2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易位子蛋白(TRAP)是广泛存在于内质网膜上的一种受体蛋白,其中心有一个直径大约2nm的通道,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生肽链进入内质网,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未正确折叠,则会通过TRAP运回细胞质基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TRAP功能异常将会影响真核细胞内分泌蛋白的加工过程
B.从内质网运往高尔基体的蛋白质是通过TRAP进入高尔基体的
C.易位子和核膜上的核孔相似,既能进行物质运输又具有识别能力
D.TRAP引导新生肽链进入内质网的过程体现了内质网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7 . 野生型青霉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其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无法合成某种氨基酸,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如图为纯化某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部分流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注:①②③④代表培养基,A、B、C表示操作步骤,D、E为菌落
A.图中①②④为完全培养基,③为基本培养基
B.A操作的目的是提高突变率,增加突变株的数量
C.B的正确操作是用接种环把菌液接种到②的表面
D.经C操作培养后,可从④中挑取D菌落进行纯化培养
2024-03-21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植物细胞被某需氧型致病细菌感染后会发生一系列防御反应,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与图中致病细菌及植物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均有质膜,但致病细菌膜内侧含有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
B.两者的细胞壁成分相同,都可为细胞能量代谢提供关键糖类
C.两者正常细胞内均存在RNA-蛋白质复合物,便于RNA复制
D.两者均存在核糖体,表明两者均具有与rRNA合成有关的核仁
2.下列与植物细胞防御过程中相关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质膜上的受体与诱导子特异性结合的过程体现了质膜的选择透过性
B.图中NADPH氧化酶主要功能是将光反应阶段产生的NADPH氧化
C.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的NO能影响植物细胞内的基因表达
D.转运蛋白在转运Ca2+时发生的变化与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时的变化相同
3.下列与植物细胞内一系列防御反应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活性氧和H2O2的强氧化性使致病细菌的生命活动受抑制
B.植物合成的抗毒素属于其生命活动必需的初级代谢产物
C.植物合成的水解酶可能会引起致病细菌细胞壁的降解
D.水杨酸的含量可通过Ca2+参与的调节机制维持动态平衡
2024-03-21更新 | 4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研(一) 生物试题
9 . 家鸡的Z染色体上分布着影响羽毛生长速率的基因,其中慢羽基因表达使雏鸡的翅尖羽毛长得慢而较短,快羽基因表达使雏鸡的翅尖羽毛长得快而较长。在慢羽雌鸡与快羽雄鸡杂交产生的F1中,雌鸡均为快羽、雄鸡均为慢羽。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慢羽基因与快羽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B.慢羽基因是显性基因,快羽基因是隐性基因
C.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中,慢羽鸡的雌雄比例为1:1
D.纯合快羽雌鸡与纯合慢羽雄鸡杂交的子代在雏鸡阶段也能正确辨识性别
10 . 有丝分裂中存在SAC蛋白与APC(后期促进因子)的监控机制。初期SAC位于染色体的着丝粒上,当染色体与纺锤丝正确连接并排列在赤道板上之后,SAC很快失活并脱离着丝粒,于是APC被激活,细胞才能正常完成后续的分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染色体与纺锤丝的连接发生在有丝分裂的中期
B.抑制SAC与着丝粒的脱离,细胞将停留在中期
C.APC被激活需要所有染色体着丝粒上的SAC失活
D.该监控机制异常可能会导致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改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