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氧呼吸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1 道试题
1 . 酵母菌是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进行计数,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00倍后,观察到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如图1所示的酵母菌细胞中含RNA的结构只有③④⑥
B.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常用来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
C.对于培养液中酵母菌逐个计数非常困难,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进行计数
D.若仅依照图2结果,则可以估算出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密度为4.25×109个/ml

2 . 为探究氧气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分别将酵母菌置于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下进行实验,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结果如甲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________;图甲中a点种群增长速率________b点种群增长速率。b点后,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培养液中营养物质减少和细胞呼吸产生的代谢废物使培养液的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2)图甲中曲线的种群数量显著低于曲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造成酵母菌增殖速率较慢。
(3)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①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连续3天取样计数;②用无菌吸管从静置试管底部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少许;③将培养液加入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2处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是采用血细胞计数板(400个小方格,体积为1mm×1mm×0.1mm),测得的酵母菌分布情况。测得平均每个中方格内有24个酵母菌,则1L酵母菌培养液含有的酵母菌数约为_____________个。
3 . 如图为两种细胞代谢过程的示意图。转运到神经元的乳酸过多会导致其损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抑制MCT可降低神经元损伤
B.Rheb蛋白失活可降低神经元损伤
C.乳酸可作为神经元的能源物质
D.自由基累积可破坏细胞内的生物分子
4 . 高山病是指人体进入高山和海拔相对较高的地区,出现的一系列适应能力不足的临床表现的总称。低氧环境引起机体缺氧是高山病的病因,该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严重的病人可出现急性的肺水肿,另外,低氧环境会促进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增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低氧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B.高山病病人出现肺水肿,与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降低有关
C.人体会患高山病,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D.初次进入高山的人出现肌肉酸痛与内环境中无氧呼吸产物增多有关
5 . 从小鼠的肝细胞中提取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分别保存于试管中,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相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盛有细胞质基质的试管中注入葡萄糖,可测得有CO2
B.向盛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葡萄糖,可测得CO2的释放量等于O2吸收量
C.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葡萄糖,可测得氧气的消耗量加大
D.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降低温度不改变线粒体的耗氧速率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6 . 人体酒精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肝细胞的光面内质网有分解酒精的作用,酒精经一系列脱氢氧化生成乙酸,乙酸可直接进入线粒体参与需氧呼吸(有氧呼吸)的II、III阶段,从而彻底氧化分解。酒后驾驶是危害交通安全的危险行为,对酒后驾驶人员可采用吹气式检测仪快速筛查。某种吹气式检测仪内芯是含有重铬酸钾的硅胶柱,通过变色反应可初步判定是否饮酒。
过度酗酒可引发肝硬化,甚至肝癌。肝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失去接触抑制、体内转移和多核等特征。癌细胞代谢也出现异常,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厌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ATP的现象,称为“瓦堡效应”。肝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NADH是一种氢的载体,也可用[H]表示。
A.过程①和③都能产生少量的ATP
B.过程②会消耗①过程产生的NADH
C.过程③产生的NAD对①过程具有抑制作用
D.“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消耗的葡萄糖越多,释放的能量越少
2022-12-09更新 | 1078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4年高考模拟试题(一)生物试题变式题1-5
7 . 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的
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时伴随着大量ATP的生成
C.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抑制酸味的产生
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温度的适当降低会抑制酸味的产生
22-23高三上·宁夏银川·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8 . 细胞呼吸是细胞产生ATP的主要方式,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贮存的干种子不能进行细胞呼吸
B.蛙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细胞呼吸的每个阶段都能产生ATP和热能
D.甘薯块茎、动物骨骼肌细胞等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2022-11-24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9 . 某植物光合作用与红细胞呼吸过程中部分含碳化合物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①~⑤表示相应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两个不是同一种物质
B.过程①不消耗ATP,②消耗ATP
C.过程③④中均有ATP的生成
D.图中所示过程③④⑤均可发生在人和动物体细胞中
10 . 下面分别是真核细胞内呼吸作用的过程和“研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装置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①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图一中能产生ATP的过程有________(填序号)。其中X代表________
(2)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其目的是促进________(填序号)过程的进行,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
(3)图二甲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乙装置中B瓶先密封放置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其目的是________
(4)图二中的实验结束时,取少量酵母菌培养液A和培养液B,分别加入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其中B呈现________,说明该种呼吸方式的产物有________
(5)在储藏果蔬时,一般采用适当________温度或氧浓度的方法,________细胞呼吸,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