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89 道试题
1 . 放牧、割草、焚烧等人类活动会造成草原植物凋落物<生长季结束后自然凋落的枯叶干枝等)减少,对草原生态系统形成干扰。针对植物凋落物对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
(1)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物质循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5~2021年,在内蒙古草原选取适宜的研究区域,分别进行凋落物不移除和完全移除的处理,部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注:ANPP为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净初级生产力是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值。2016和2017年,研究区域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干旱。
①本实验应在______________(填“进行”或“不进行”)放牧或割草活动的区域开展。净初级生产力是生产者的同化量与______________的差值。
②图中各年份的ANPP高于2015年则显示为正值,反之为负值。由2016和2017年实验结果可知,植物凋落物______________。据图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多选)。
A.干旱之后第一年,各组的ANPP均开始恢复
B.干旱之后第二年,植物凋落物对ANPP没有影响
C.植物凋落物对干旱之后ANPP的恢复没有显著促进作用
D.植物凋落物对ANPP的作用在干旱年份和非干旱年份是相同的
(3)土壤氮矿化是在分解者作用下,土壤中有机态氮转化为无机态氮的过程。研究发现,在干旱年份,移除植物凋落物后土壤氮矿化显著减弱,但土壤无机态氮含量无显著变化,请结合(2)实验结果,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解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
2024-05-11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4年高三二模考试生物试题
2 . 烟粉虱是农业主要害虫之一,对化学农药抗性较强。烟粉虱的发育依次经历卵、1龄若虫、2~3龄若虫、4龄若虫和成虫,烟盲蝽主要捕食烟粉虱的若虫和成虫。研究人员将两种不同虫态的烟粉虱置于同一培养皿中,测试烟盲蝽的猎物选择偏好,部分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烟粉虱虫态

被捕食量(只)

猎物1(30只)

猎物2(30只)

猎物1

猎物2

1

2~3龄若虫

1龄若虫

15.0±3.0

9.5±1.9

2

4龄若虫

18.3±3.0

6.8±1.2

3

成虫

24.3±1.7

1.8±0.5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可通过标记重捕法统计存活猎物数量,再计算出被捕食量
B.烟盲蝽对烟粉虱的捕食存在明显偏好,更偏好2~3龄若虫
C.烟盲蝽与捕食烟粉虱卵的天敌联合使用可增强防治的效果
D.利用天敌进行防治既能减轻烟粉虱危害又能避免化学污染
2024-05-11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4年高三二模考试生物试题
3 . 月季是北京市市花之一,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月季种苗繁殖以扦插为主,植物激素和环境因子等条件影响扦插成活率。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适宜的温度有利于扦插枝条成活
B.适度保留芽有利于扦插枝条生根
C.去除部分叶片有利于扦插枝条成活
D.沾蘸脱落酸有利于扦插枝条生根
2024-05-11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4年高三二模考试生物试题
4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溶酶体快速修复机制
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研究发现溶酶体还具有参与细胞免疫、清除受损细胞组分等功能。溶酶体损伤是许多疾病的标志,尤其像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为此,科研人员对溶酶体修复机制进行了探索。
溶酶体膜通透化(LMP)是溶酶体损伤的重要标志,严重的LMP会引发溶酶体自噬。研究者利用生物素标记,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溶酶体受损后膜表面特异性富集的蛋白质,来研究与溶酶体损伤修复相关的蛋白,并弄清了溶酶体损伤的快速修复机制,即PITT途径(如图1)。一般的情况下,内质网和溶酶体几乎不接触,而当溶酶体发生膜损伤时,外溢的Ca2+迅速招募PI4K2A激酶,从而在受损的溶酶体膜上产生较高水平的PI4P。而PI4P招募ORP使内质网广泛包裹受损溶酶体,并介导PS转移进溶酶体。与此同时,PI4P还可以招募OSBP,将胆固醇转运到受损溶酶体。胆固醇含量升高可以提高溶酶体膜的稳定性。而PS的积累会激活ATG2将大量脂质运送到溶酶体,修复溶酶体膜。
研究表明PITT途径的关键酶缺失,会导致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早衰,该途径的发现为我们研究与溶酶体功能障碍相关的衰老和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1)真核细胞中的膜结构共同构成了______。当溶酶体受损时,内质网将其包裹,体现了内质网膜具有______的结构特点。
(2)为筛选与溶酶体损伤修复相关的蛋白,将生物素连接酶T靶向连接在溶酶体表面,再用物质L引发溶酶体损伤,实验组处理如图2。对照组步骤Ⅰ和步骤Ⅱ的处理分别为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选择______的蛋白质作为候选蛋白。
a.+生物素       b.+L        c.不处理

   

注:生物素连接酶T可将临近的蛋白质标记上生物素
(3)研究人员利用红色荧光标记溶酶体,利用绿色荧光标记内质网,通过显微镜观察溶酶体与内质网的作用情况(图3),根据文中信息预期3、4组荧光的结果(“A”或“B”)填入表格。

分组

材料

处理

结果

1

正常细胞

不处理

A

2

正常细胞

+L

B

3

敲除PI4K2A基因细胞

不处理

______

4

敲除PI4K2A基因细胞

+L

______

   

(4)根据本文信息,在答题卡上完善溶酶体修复的PITT途径_________
5 . 运动一定时间之后,机体表现出运动耐力下降的现象。研究者进行实验探究上述现象的机制。
(1)高强度运动初期时,氧气与[H]在___(场所)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此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持续高强度运动消耗大量氧气,使肌细胞处于低氧环境。
(2)研究表明P酶通过提高氧化磷酸化强度进而提升运动耐力。AR蛋白可将乳酸转移至P酶特定氨基酸位点(乳酰化修饰)。研究者用小鼠进行持续高强度运动模拟实验,检测肌细胞中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
检测指标运动0min运动30min
P酶相对活性(%)10035
P酶乳酰化水平(%)970
①据表中数据推测持续高强度运动诱发___,减弱骨骼肌氧化磷酸强度,使运动耐力下降。
②敲除小鼠AR基因,进行持续高强度运动模拟实验,发现P酶活性始终高于野生型。
③研究者用小鼠肌细胞进行如图1中实验,推测:AR蛋白使P酶336位氨基酸发生乳酰化修饰,依据是___

   

(3)H蛋白是细胞中的氧含量感应蛋白,可感应氧气含量变化从而调控AR蛋白降解。研究者进行图2中实验并检测AR蛋白、H蛋白含量。

   

由结果可知,持续高强度运动导致AR蛋白含量升高的原因是持续高强度运动使肌细胞氧气浓度下降,___,AR蛋白含量升高。
(4)上述研究揭示了持续高强度运动后运动耐力降低与AR蛋白、P酶、氧化磷酸化的关系。有研究表明氧化磷酸化过程会有活性氧产生,超过一定水平后诱发细胞凋亡。有人认为AR蛋白表达量较低的人运动耐力强,适宜做长时间持续高强度运动。结合本研究评价该观点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
6 . 昆虫取食可诱导植物激素茉莉酸(JA)迅速积累,进而激活植物防御反应。
(1)在植物防御反应中,JA作为___分子,通过诱导防御蛋白的表达来抑制昆虫的生长。
(2)植物在响应虫害过程中乙烯含量也快速增加。为探究乙烯在JA合成中的作用,研究者进行实验。
①与野生型植株相比,昆虫取食后的乙烯不敏感突变体中JA积累量减少、JA合成基因表达下调,说明乙烯___JA的合成。
②ERF蛋白具有转录激活活性,乙烯可促进该蛋白表达。研究者推测在JA合成基因的启动子中存在ERF的结合序列,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如下图。

   

注:依据JA合成基因启动子序列制备双链DNA做探针
由于第1、3、4组的阻滞带出现情况依次为___(填“有”或“无”),从而证实上述推测。
(3)将ERF启动子与荧光素酶(能够催化荧光素氧化发光的酶)基因拼接后构建表达载体,与ERF基因表达载体共同导入烟草原生质体中。检测发现,导入ERF基因的细胞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该实验的目的是___。由此可知,昆虫取食后,ERF表达量通过___调节实现快速增加、进而诱导JA的迅速积累。
(4)昆虫取食还激活了脱落酸信号通路,进而促进重要防御性蛋白基因的表达。综上所述,多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___调控植物的防御反应。
7 . 栽培水稻(二倍体)主要有亚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两种类型,二者育性均正常,杂交可以产生具有杂种优势的后代,但远缘杂交带来的杂种不育现象,严重限制了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人员对杂种不育的相关基因进行了研究。
(1)亚洲栽培稻与非洲栽培稻进行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观察每一代植株的花粉育性。亲本花粉育性正常,F1花粉一半不育,F2植株花粉可育与一半不育之比为1:1。请写出F1产生的雌配子种类数及比例___
(2)研究发现非洲栽培稻与花粉育性相关的基因G。
①将非洲栽培稻的一个G基因敲除(基因型记为Gg)并自交,后代中GG、Gg、gg的个体数之比为107:123:16。以上结果可知,Gg个体产生的不含___基因的花粉育性极低(不育)。
②Gg做母本与亚洲栽培稻杂交,F1的基因型有___种。
③观察发现gg个体花粉全可育。综合以上信息可知在花粉半不育性状产生中,G基因的作用是___
(3)Gg细胞中转入一个G基因,整合至染色体上,获得的转基因个体花粉育性有大幅度提高,则G基因被转入的位置及花粉可育的占比是:位置一及占比___;位置二及占比___
8 . 贾第虫是寄生于人畜肠道内的单细胞动物,能依靠端粒酶维持端粒长度,反复传代呈现“永生化”。
(1)端粒是___两端的DNA—蛋白质复合体,正常情况下会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逐渐截短,最终损伤端粒内侧正常基因,使细胞活动趋于异常。贾第虫端粒酶由RNA和逆转录酶组成,能以RNA为___催化合成新的端粒DNA序列,T区是逆转录酶的RNA结合功能域。
(2)研究者筛选出多种能与T区结合的蛋白,其中蛋白Z为贾第虫特有。通过图1所示实验进行验证(Myc和HA是已知短肽)。

①为验证各组动物细胞均表达了相应的融合基因,可对___进行电泳后,做抗原—抗体杂交检测。
②通过比较___两组的___抗体的检测结果证实T区与蛋白Z能够结合。
(3)研究者根据蛋白Z的基因序列设计核酶基因表达载体转染贾第虫,核酶可特异性结合并剪切Z基因的mRNA。检测贾第虫体内端粒酶活性,结果如图2。

   

①端粒酶活性检测的原理是:端粒酶可将重复序列—(TTAGGG)连续加到寡核苷酸序列二(AATCCGTCGAGAGTT)的3'末端合成端粒DNA序列;根据___设计引物对端粒DNA序列进行PCR扩增,电泳检测产物;端粒酶活性越大,电泳条带___
②检测还发现: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转基因贾第虫的端粒缩短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对照组贾第虫数量显著增加而转基因贾第虫数量无明显变化。结合图2结果,解释贾第虫“永生化”的原因___
(4)基于上述实验,提出一个研发贾第虫病特异性药物的方向___
9 . 紫茎泽兰根、茎、种子皆可繁殖且能产生多种化感物质抑制其他生物生长,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入侵植物。在防除过程中,紫茎泽兰残体亟待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紫茎泽兰入侵会造成___降低或丧失,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___性。
(2)以紫茎泽兰为原料,野外就近接种可降解化感物质的高温纤维梭菌(最适温度60~65℃)进行堆肥发酵,检测堆肥温度和堆肥基质中两种主要化感物质含量变化,如图1。

据图推测5~10天化感物质含量下降速率最快的原因:一方面___一方面___,有利于化感物质的快速分解。
(3)将未经堆肥(UA)和经过堆肥(CA)的紫茎泽兰浸提液加入灭菌土壤中,接种三种土壤真菌后检测生长情况,如图2。

结果表明___。将UA组、CA组紫茎泽兰风干粉碎后加入到种植有玉米幼苗的土壤中,60天后检测发现UA组玉米的生物量显著低于对照,而CA组则显著高于对照。
(4)与上述研究相关叙述,正确的有___(多选)。
A.堆肥过程中堆肥基质的有机物总量增加,肥力增强
B.发酵初期堆肥温度升高有利于堆肥中杂菌的消毒和灭菌
C.发酵初期堆肥温度升高有利于高温纤维梭菌占据竞争优势
D.堆肥发酵可分解紫茎泽兰的根、茎、种子,降低其扩散的风险
E.堆肥发酵可减弱化感物质对农田生物群落其他生物的危害
F.无害化的紫茎泽兰还田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10 . 细胞体积的调节
有些细胞的体积可自身进行调节。这些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不仅仅只涉及水分的流入和流出,还主要涉及到细胞内外的Na+、K+、H+、Cl-、HCO3-五种无机盐离子流入流出的调节过程(溶液中HCO3-增加会升高溶液pH,而H+反之)。
细胞急性膨胀后,通过调节使细胞体积收缩称为调节性体积减小(RVD)。将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加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后细胞体积的变化如图1。研究发现酪氨酸激酶活性提高后可激活Cl-、K+通道,RVD过程中Cl-K+流出均增加,Cl-流出量是K+的两倍多,但此时细胞膜电位没有发生改变。
细胞急性收缩后,通过调节使细胞体积膨胀称为调节性体积增加(RVI),RVI期间细胞有离子出入,细胞膜电位没有发生变化。NKCC是将Na+、K+、Cl-以1:1:2的比例共转运进细胞的转运蛋白。将细胞置于高渗溶液中,并用NKCC抑制剂处理,细胞体积的变化如图2。RVI期间激活Cl-/HCO3-交换转运蛋白(两种离子1:1反向运输,HCO3-运出细胞),测定在不同蛋处理条件下,胞外pH的变化(图3),DIDS是Cl-/HCO3-交换转运蛋白的抑制剂。RVI期间引发离子出入的原因涉及细胞中多种酶活性的改变及细胞骨架的更新。
细胞通过调节,维持体积的相对稳定。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运动等也与细胞调节性的体积改变有关,如分裂间期细胞体积的增加。

   

(1)图1实验开始时细胞吸水体积增加的原因是___
(2)图1结果说明RVD过程中有___的参与。依据材料中划线部分推测:在此过程中有其他___(填“阳”或“阴”)离子的流出,导致膜电位不发生变化。
(3)RVI期间,存在运出细胞的阳离子、此阳离子与Na+利用其他膜蛋白反向共转运。根据图3结果可推知此离子是___,理由是___
(4)综合以上信息,请在答题卡的图中标出参与RVI过程的转运蛋白(用僵表示)及其运输的物质,并用箭头标明运输方向___
(5)请概括当外界溶液浓度改变后,细胞体积维持基本稳定的机制___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