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有两类豌豆矮生突变体,分别为激素合成缺陷型和激素不敏感型。为研究某种矮生豌豆属于哪种类型,研究者用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该实验体现了赤霉素和生长素对豌豆茎的伸长只有促进作用
B.该实验豌豆矮生突变体可能是激素合成缺陷型
C.该实验需要多次测量豌豆茎在激素处理前后的长度
D.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通过促进正常豌豆茎有丝分裂从而促进生长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忻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仿真考试生物试题
2 . 为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小组对不同植物种子分别进行光照和黑暗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萌发率(%)如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种子
萌发率
条件
烟草莴苣早熟禾毛蕊洋葱番茄
光照95.291.593.488.669.373.4
黑暗2.34.878.364.989.592.7
A.光能为烟草、莴苣种子的萌发提供了能量
B.光能够提高早熟禾、毛蕊种子的萌发率
C.实验结果表明,植物种子的萌发都需要光
D.实验证明,种子在光下合成生长素促进了萌发
3 . 科研人员研究发现,老鼠幼崽的性格发育与大脑海马区皮质醇受体基因的表达水平有关,若幼鼠皮质醇受体基因正常表达就会使幼鼠皮质醇含量少,大鼠表现为保持安静、放松的状态。若该基因的启动子高度甲基化,从而抑制其表达使幼鼠皮质醇含量高。为了进一步研究确定亲子抚养方式是否影响大鼠幼崽性格,研究人员选取一批皮质醇受体基因的碱基序列完全相同的幼崽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由“负责任”母鼠和“不负责任”母鼠进行亲子抚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大鼠表现为保持敏感、紧张的生物性状能够遗传给下一代,这种现象叫作表观遗传
B.在这个实验当中的无关变量不仅是完全相同的皮质醇受体基因的碱基序列
C.“不负责任”母鼠抚养的幼崽敏感、紧张,原因是其幼鼠皮质醇受体基因被甲基化,促进了幼鼠皮质醇含量增加
D.该实验的结论是老鼠幼崽的性格发育与大脑海马区皮质醇受体基因的表达水平有关
2024-05-2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十校联盟体第二次月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为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某班学习小组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案例1案例2
实验假设微生物能分解落叶使之腐烂微生物能分解淀粉
设计第1组对土壤进行高温处理放入淀粉糊的A烧杯中加入30mL土壤浸出液
第2组对土壤不作处理放入等量淀粉糊的B烧杯中加入30mL蒸馏水
A.案例1的自变量为土壤中微生物的有无,所以对土壤进行高温处理应该是实验组
B.案例1控制自变量利用的是减法原理,无关变量有落叶的种类、落叶的处理的时间、落叶的腐烂程度等
C.案例1第1组为了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应该是60℃恒温箱处理1h
D.案例2中,可用碘液或者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
2024-05-2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十校联盟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实验小组为探究温度对蔗糖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取6支试管,向每支试管中加入1mL一定浓度的蔗糖酶溶液;②向每支试管中加入1mL 0.25%蔗糖溶液,摇匀;③将6支试管分别置于0℃、20℃、30℃,40℃.50℃和70℃水浴中保温10 min;④检测反应速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蔗糖水解的产物是单糖
B.各个实验组相互对照,属于对比实验
C.应将酶溶液与底物溶液先分别保温再混合
D.一般用斐林试剂检测反应生成物的含量
6 . 研究人员将结核杆菌分别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A与B的培养基中,在一定温度的环境下培养24小时后,细菌生长情况如图(“+”代表含抗生素,“+”的数量多少代表抗生素浓度的高低,“一”代表不含抗生素)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抗生素A浓度的增大,其抑菌效果逐渐加强
B.实验结果显示,抗生素B对结核杆菌具有抑制作用
C.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抗生素的种类和抗生素的浓度
D.该实验中接种完结核杆菌后,待菌液吸收后再将平板倒置
7 . 在探究通气方式对餐厨垃圾分解转化的影响时,研究人员将添加了高效微生物菌剂的餐厨垃圾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两种通气方式进行堆肥形成腐殖质,实验数据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通气方式

达到50℃所需时间(h)

最高温度(℃)

高温持续时间(天)

间歇通气

42

68.6

7

连续通气

38

65.1

5

A.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能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
B.实验过程中应控制好餐厨垃圾的种类、微生物菌剂的种类等无关变量
C.间歇通气组在停气期间会影响好氧菌的生长繁殖
D.微生物对有机物分解的产热速率,连续通气组<间歇通气组
8 .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若干个玉米胚芽鞘在黑暗环境中进行了两组实验。实验①;将一部分解胚芽鞘用黑色碳素笔从尖端向下画一条直线,如图1所示,培养2~3天后观察a,b段直线颜色的深浅(注:胚芽鞘长度变化会引起直线颜色深浅变化);实验②;将一部分胚芽鞘去除尖端后,在其形态学上端放置一块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在其形态学下端放置一块相同体积大小的空白琼脂块,如图2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在黑暗中进行,是为了防止光合作用影响实验结果
B.每组实验均使用多个胚芽鞘的目的是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C.实验①的目的是探究生长素的作用部位,a与b构成了对照
D.实验②由于缺少对照,不能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
2024-03-29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柳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9 . “恐惧生态学”认为恐惧能影响捕食者的捕食行为。某岛屿上中型肉食动物浣熊的天敌——大型肉食动物被人类捕杀殆尽后,浣熊大量捕食蟹类(如红黄道蟹)和鱼类(如线 鳚),导致该岛屿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为探究恢复该岛屿生态平衡的对策,研究者在观测区播放浣熊的捕食者(大型肉食动物)和非捕食者的叫声,一段时间后调查统计观测区相关数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型肉食动物的存在会导致该岛屿的物种多样性降低
B.恐惧使浣熊躲避或离开观测区,并减少了捕食时间
C.该研究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播放浣熊捕食者叫声的对策有利于恢复该岛屿的生态平衡
10 . 为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某班学习小组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方案1:以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观察落叶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的腐烂情况。方案2:以土壤浸出液为材料,检测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情况。下列关于这两个方案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方案1应设置两组,对照组土壤不做处理,实验组土壤进行处理,尽可能排除微生物的作用,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落叶的腐烂情况
B.方案2中实验组取30mL土壤浸出液加到含淀粉糊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适量液体,可滴加碘液后观察溶液是否变蓝
C.方案2中对照组向装有淀粉糊的烧杯中加入30mL蒸馏水,一段时间后取出适量液体,加入斐林试剂即可观察到砖红色沉淀
D.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变量,如方案1实验组土壤处理要尽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这属于控制无关变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