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将萝卜A和B的幼根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萝卜条若干,均分为5组,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记为甲~戊组。浸泡相同时间后,对各组萝卜条称重,结果如下图。假如蔗糖溶液与萝卜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时,萝卜A比B的细胞液浓度高
B.甲~戊组中,蔗糖溶液浓度最大的是乙组
C.萝卜A和B均未发生质壁分离的是乙组和丁组
D.戊组中,萝卜B与蔗糖溶液的水分交换处于动态平衡
2 . 机体过度的炎性反应会引发脓毒症。为研究黄芪多糖(APS)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机制,科研人员选取90只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5组,操作如下表所示,LPS为脂多糖,可诱发小鼠发生炎性反应而患脓毒症。腹腔注射LPS12h后,取小鼠外周血测定炎症因子浓度和T淋巴细胞亚群中Th1、Th2的水平,部分实验结果见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操作

白细胞介素-2(IL-2,抑炎因子)(ng/L)

白细胞介素-4(IL-4,促炎因子)(ng/L)

Th1(%)

Th2(%)

Th1/Th2

假手术组

连续7d腹腔注射适量生理盐水

88.93

45.80

21.43

2.17

9.87

模型组

连续6d腹腔注射适量生理盐水,第7d注射10mg/kg的LPS

16.09

208.66

11.52

5.86

1.96

APS低剂量组

连续6d腹腔注射等体积100mg/kg的APS,第7天注射10mg/kg的LPS

40.04

155.22

15.33

4.63

3.31

APS中剂量组

连续6d腹腔注射等体积200mg/kg的APS,第7天注射10mg/kg的LPS

57.27

110.35

16.88

3.80

4.45

APS高剂量组

连续6d腹腔注射等体积400mg/kg的APS,第7天注射10mg/kg的LPS

74.61

83.39

19.25

3.07

6.27

A.人体的免疫系统由T细胞等免疫细胞和白细胞介素等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B.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外周血中T细胞水平和白细胞介素均增加
C.APS处理后的小鼠与假手术组相比,促炎因子含量增加,抑炎因子含量也增加
D.APS处理可调节小鼠Th1/Th2的水平,同时还可以抑制脓毒症小鼠体内的炎症水平
3 .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强度会影响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发现在不同强度体育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呼吸消耗的糖类和脂类的相对量不同。下图为相关研究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血糖是各种强度体育运动的主要供能物质
B.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为骨骼肌供能的脂肪酸、葡萄糖和脂肪减少
C.在高强度剧烈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释放的CO2量等于吸收的O2
D.想要减脂人士,进行中等运动强度效果最好
2024-05-25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育明高中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4 . 有人以豌豆完整植株为材料研究植物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IAA)及其他物质的共同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分组进行去顶芽、去顶并在切口处涂抹IAA,处理后,定时测定侧芽长度,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二:用14CO2处理叶片,测定去顶8h时侧芽附近14C放射性强度和IAA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去顶8h时,Ⅱ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Ⅰ组可能原因是去顶后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多,促进侧芽生长
B.去顶8h时Ⅰ组和Ⅲ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关系为Ⅰ组大于Ⅲ组
C.实验一,去顶32h时Ⅲ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Ⅱ组,原因可能是人工涂抹的IAA起到了抑制作用
D.通过Ⅰ组和Ⅱ组实验可以说明顶端优势现象与顶芽有关
2024-05-2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高考生物学冲刺押题卷(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种子的发芽势是指发芽试验初期,规定日期内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种子发芽率是指发芽试验终期,在规定的日期全部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种子发芽能力,通常用发芽势和发芽率表示。0.8%NaCl可对植物的生长产生盐胁迫,植物体能产生激动素(Kinetin,一种细胞分裂素),激动素对盐胁迫下种子发芽和幼芽生长的影响如下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处理发芽势/%发芽率/%
CK94.3594.90
0.8%NaCl39.5574.45
1mmol/LKinetin+0.8%NaCl58.8189.82
10mmol/LKinetin+0.8%NaCl47.6987.23
100mmol/LKinetin+0.8%NaCl40.8250.21

A.激动素是一种微量、高效的信息分子,在植物体内可以通过体液来传送
B.CK为不施加盐胁迫和外源激动素,与0.8%NaCl处理的组别均为对照组
C.过高盐浓度下,使用激动素后种子的发芽及幼芽生长也会出现明显改善
D.低浓度激动素对发芽和幼芽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激动素则为抑制作用
6 . 科研人员在对拟南芥雄蕊发育的研究中,得到了如下实验结果,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

A.不施加IAA条件下,高温会促进拟南芥雄蕊发育
B.施加IAA条件下,高温会促进拟南芥雄蕊发育
C.正常温度条件下,IAA会抑制拟南芥雄蕊发育,且浓度高效果强
D.高温条件下,IAA会促进拟南芥雄蕊发育,且浓度高效果强
7 . 研究人员将结核杆菌分别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A与B的培养基中,在一定温度的环境下培养24小时后,细菌生长情况如图(“+”代表含抗生素,“+”的数量多少代表抗生素浓度的高低,“一”代表不含抗生素)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抗生素A浓度的增大,其抑菌效果逐渐加强
B.实验结果显示,抗生素B对结核杆菌具有抑制作用
C.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抗生素的种类和抗生素的浓度
D.该实验中接种完结核杆菌后,待菌液吸收后再将平板倒置
8 . 苯丙酮尿症(PKU)患者由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的酶缺陷,导致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苯丙酮酸在体内蓄积,从而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低蛋白饮食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为探究新的治疗手段,科研人员在大肠埃希菌EcN菌株中导入苯丙氨酸裂解酶基因,构建了表达苯丙氨酸裂解酶的工程益生菌 EcN-PAL,并分别在有氧、缺氧条件下培养EcN-PAL 和EcN,检测苯丙氨酸降解率,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培养基应加入一定浓度的苯丙氨酸并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
B.设置 EcN 组是为了排除苯丙氨酸自然降解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C.对比有氧、缺氧条件下的表现可帮助评价其在消化道中作用
D.若 EcN-PAL 能大量分泌苯丙氨酸裂解酶可以提高其治疗效果
2024-04-25更新 | 567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东北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菜籽粕含有35%~45%蛋白质,是畜禽饲料的重要原料,但其中的单宁等抗营养因子限制了菜籽粕的应用。研究者将不同菌种接种到菜籽粕与麸皮制成的固体培养基中发酵48h,测定菜籽粕中单宁的含量,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不接种微生物的固体培养基作对照组
B.枯草芽孢杆菌和黑曲霉菌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C.黑曲霉菌对单宁的去除效果最为理想
D.不同微生物除单宁的效果不同与不同微生物的代谢能力有关
10 . 儿茶素(C)具弱抗菌性,研究人员用药物M与儿茶素形成配合物M-C,以增强其抗菌效果。为确定配合物M-C的最佳组分配比,用不同组分配比的配合物M-C处理滤纸片,置于布满菌落的培养基中,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编号M-C的组分配比
11:1
21:2
31:3
41:4
51:5
A.该实验可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
B.该实验自变量是M-C的组分配比,因变量为抑菌圈的大小
C.该实验中应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倒入平板后高压蒸汽灭菌
D.该实验结果表明不同M-C组分配比的配合物抑菌效果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