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同位素测年法最早由美国学者Willard Frank Libby在1940年提出并试验成功,它是利用宇宙射线在大气中产生的C的放射性和衰变原理来检测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的死亡年代,当动植物被埋地下后,体内的碳循环就会停止,只进行放射性衰变.经研究发现,动植物死亡后的时间n(单位:年)与死亡n年后的含量满足关系式(其中动植物体内初始的含量为).现在某古代祭祀坑中检测出一样本中的含量为原来的70%,可以推测该样本距今约(参考数据:)(       
A.2750年B.2865年C.3050年D.3125年
2 . 若,则       
A.1B.C.D.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所示,将一个半径为1的圆盘固定在平面上,圆盘的圆心与原点重合,圆盘上缠绕着一条没有弹性的细线,细线的端头(开始时与圆盘上点重合)系着一支铅笔,让细线始终保持与圆相切的状态展开,切点为,细绳的粗细忽略不计,当时,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为(       

A.B.C.2D.
2023-05-20更新 | 1865次组卷 | 8卷引用:第四章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第一节 任意角、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B素养提升卷)
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沈括的《梦溪笔谈》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杰作,其中收录了计算圆弧长度的“会圆术”,如图,是以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弧,CAB的中点,D上,.“会圆术”给出的弧长的近似值s的计算公式:.当时,       

A.B.C.D.
2022-06-09更新 | 28126次组卷 | 40卷引用: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数学(理)试题变式题21-23题
5 . 1471年德国数学家米勒向诺德尔教授提出一个问题:在地球表面的什么部位,一根垂直的悬杆呈现最长(即视角最大,视角是指由物体两端射出的两条光线在眼球内交叉而成的角),这个问题被称为米勒问题,诺德尔教授给出解答,以悬杆的延长线和水平地面的交点为圆心,悬杆两端点到地面的距离的积的算术平方根为半径在地面上作圆,则圆上的点对悬杆视角最大.米勒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某人观察一座山上的铁塔,塔高,山高,此人站在对塔“最大视角”(忽略人身高)的水平地面位置观察此塔,则此时“最大视角”的正弦值为(       
A.B.
C.D.
2021-10-25更新 | 973次组卷 | 9卷引用:数学与数学家
6 . 已知定义在的函数满足,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不是周期函数
B.是奇函数
C.对任意,恒有为定值
D.对任意,有
2021-09-06更新 | 3620次组卷 | 12卷引用:专题2.10 函数的周期性与对称性-重难点题型精练-2022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举一反三系列(新高考地区专用)
7 . 为了测量某种海鱼死亡后新鲜度的变化.研究人员特意通过检测该海鱼死亡后体内某微量元素的含量来决定鱼的新鲜度.若海鱼的新鲜度与其死亡后时间(小时)满足的函数关系式为.若该种海鱼死亡后2小时,海鱼的新鲜度为,死亡后3小时,海鱼的新鲜度为,那么若不及时处理,这种海鱼从死亡后大约经过(       )小时后,海鱼的新鲜度变为.(参考数据:)
A.3.3B.3.6C.4D.4.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