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1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中国的5G技术领先世界,5G技术的数学原理之一便是著名的香农公式:.它表示:在受噪声干扰的信道中,最大信息传递速度取决于信道带宽,信道内信号的平均功率,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的大小,其中叫做信噪比.当信噪比比较大时,公式中真数中的1可以忽略不计.按照香农公式,若不改变带宽,而将信噪比从1000提升至4000,则大约增加了(       )附:
A.10%B.20%C.50%D.100%
2020-07-26更新 | 3740次组卷 | 4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0届高三第四次模拟数学(文)试题
2 . 为了衡量星星的明暗程度,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在公元前二世纪首先提出了星等这个概念.星等的数值越小,星星就越亮;星等的数值越大它的光就越暗.到了1850年,由于光度计在天体光度测量的应用,英国天文学家普森又提出了亮度的概念,天体的明暗程度可以用星等或亮度来描述.两颗星的星等与亮度满足,其中星等为的星的亮度为.已知“心宿二”的星等是1.00,“天津四”的星等是1.25,则“心宿二”的亮度大约是“天津四”的(       )倍.(当较小时,
A.1.27B.1.26C.1.23D.1.22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天文学中为了衡量星星的明暗程度,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又名依巴谷)在公元前二世纪首先提出了星等这个概念.星等的数值越小,星星就越亮;星等的数值越大,它的光就越暗.到了1850年,由于光度计在天体光度测量中的应用,英国天文学家普森()又提出了衡量天体明暗程度的亮度的概念.天体的明暗程度可以用星等或亮度来描述.两颗星的星等与亮度满足.其中星等为的星的亮度为.已知“心宿二”的星等是1.00.“天津四” 的星等是1.25.“心宿二”的亮度是“天津四”的倍,则与最接近的是(当较小时, )
A.1.24B.1.25C.1.26D.1.27
2020-03-20更新 | 2013次组卷 | 28卷引用:2020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监测文科数学试题
4 . 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一直都热衷于寻找质数的“分布规律”,法国数学家马林·梅森就是研究质数的数学家中成就很高的一位,正因为他的卓越贡献,现在人们将形如“p是质数)”的质数称为梅森数,迄今为止共发现了51个梅森数,前4个梅森数分别是,3,7是1位数,31是2位数,127是3位数.已知第10个梅森数为,则第10个梅森数的位数为(       )(参考数据:
A.25B.29C.27D.28
5 .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在数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常用函数的图象来研究函数的性质,也常用函数的解析式来琢磨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如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6 . 高斯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享有数学王子的美誉,他和阿基米德,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用其名字命名的“高斯函数”为:设,用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则称为高斯函数,例如.已知函数,则函数的值域为
A.B.C.D.
2019-12-27更新 | 47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模块检测数学试题
7 . 高斯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享有“数学王子”的称号,他和阿基米德、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用其名字命名的“高斯函数”为:设,用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则称为高斯函数,例如:,已知函数,则函数的值域是(       
A.B.C.D.
8 . 素数也叫质数,部分素数可写成“”的形式(是素数),法国数学家马丁•梅森就是研究素数的数学家中成就很高的一位,因此后人将“”形式(是素数)的素数称为梅森素数.2018年底发现的第个梅森素数是,它是目前最大的梅森素数.已知第个梅森素数为,第个梅森素数为,则约等于(参考数据:)(       
A.B.C.D.

9 .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又一重大成就,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是地面与探测器的通讯联系.为解决这个问题,发射了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鹊桥沿着围绕地月拉格朗日点的轨道运行.点是平衡点,位于地月连线的延长线上.设地球质量为M,月球质量为M,地月距离为R点到月球的距离为r,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r满足方程:

.

,由于的值很小,因此在近似计算中,则r的近似值为

A.B.
C.D.
2019-06-09更新 | 21914次组卷 | 76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六中2019-2020年高一实验班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18年9月24日,阿贝尔奖和菲尔兹奖双料得主,英国89岁高龄的著名数学家阿蒂亚爵士宣布自己证明了黎曼猜想,这一事件引起了数学界的震动.在1859年,德国数学家黎曼向科学院提交了题目为《论小于某值的素数个数》的论文并提出了一个命题,也就是著名的黎曼猜想.在此之前著名的数学家欧拉也曾研究过这个问题,并得到小于数字的素数个数大约可以表示为的结论.若根据欧拉得出的结论,估计10000以内的素数个数为(素数即质数,,计算结果取整数)
A.1089B.1086C.434D.145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