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5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2 道试题
1 . 十九世纪下半叶集合论的创立,奠定了现代数学的基础. 著名的“康托三分集”是数学理性思维的构造产物,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其操作过程如下:将闭区间[0,1]均分为三段,去掉中间的区间段记为第一次操作;再将剩下的两个区间分别均分为三段,并各自去掉中间的区间段,记为第二次操作;…,如此这样,每次在上一次操作的基础上,将剩下的各个区间分别均分为三段,同样各自去掉中间的区间段.操作过程不断地进行下去,以至无穷,剩下的区间集合即是“康托三分集”. 若使去掉的各区间长度之和不小于则需要操作的次数n的最小值为____.(参考数据:lg 2=0.3010,lg 3=0.4771)
2022-03-30更新 | 68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等三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数学试题
2 . 朱世杰是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所著的《四元玉鉴》卷中“如像招数”五问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官司差夫一千八百六十四人筑堤,只云初日差六十四人,次日转多七人,每人日支米三升.”其大意为“官府陆续派遣1864人前往修筑堤坝,第一天派出64人,从第二天开始每天比前一天多派7人,官府向修筑堤坝的每人每天发放大米3升.”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将这1864人派谴完需要16天
B.第十天派往筑堤的人数为134
C.官府前6天共发放1467升大米
D.官府前6天比后6天少发放1260升大米
2022-03-19更新 | 74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诊断调研测试数学试题
3 . 《张丘建算经》记载“今有女子善织布,逐日所织布以同数递增,初日织五尺,计织三十日,共织九匹三丈,问日增几何?”,其所描述的就是中学等差数列求和的相关知识.现如今已知某化工厂污染物排放量随产量增加而同数递增,为保护环境,该厂决定斥资修复被污染的水土,经相关机构测算,修复被污染水土的单位费用随排放量的增加而成倍递增.设该厂第1年污染物排放量为1个单位,修复费用为每单位2万元,第2年该厂污染物排放量为2个单位,修复费用为每单位4万元,…不计科技提升带来的影响,以此类推,则4年后,该厂修复被污染水土的总费用为_______万元,n年后,该厂修复被污染水土的总费用为________万元.
2022-03-17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等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数学试题
4 . 在悠久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中,数学文化是其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古代有标志性的内容丰富的众多数学名著之一,大约创作于公元五世纪.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善织,日益功疾,初日织五尺,今一月织九匹三丈,问日益几何?”其大意为:“有一女子擅长织布,织布的速度一天比一天快,从第二天起,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数量的布,第一天织5尺,一个月共织了九匹三丈,问从第二天起,每天比前一天多织多少尺布?已知1匹=4丈,1丈=10尺,若这一个月有30天,记该女子这一个月中的第n天所织布的尺数为,对于数列{an},{bn},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为(       
A.b10=8b5B.{bn}是等比数列
C.a1b30=105D.
2022-03-12更新 | 925次组卷 | 7卷引用:4.2.1-4.2.2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课堂培优)-2021-2022学年高二数学课后培优练(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5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已知问题中五个爵位是由高到低排列的,古代数学中“以爵次分之”一般表示等差分配,若已知上造得三分鹿之二,即上造分得头鹿.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大夫分得二鹿
B.不更分得一鹿加三分鹿之一
C.不更、上造分得的鹿之和是簪褭的两倍
D.不更、上造分得的鹿之和与大夫、公士分得的鹿之和相等
6 . 早在西元前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知道算术中项,几何中项以及调和中项,毕达哥拉斯学派哲学家阿契塔在《论音乐》中定义了上述三类中项,其中算术中项,几何中项的定义与今天大致相同.而今我们称为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为正数的几何平均数,并把这两者结合的不等式叫做基本不等式.下列与基本不等式有关的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最小值为
C.若
D.若实数满足,则的最小值是
2021-12-17更新 | 88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数学试题
7 . 《几何原本》中的几何代数法(用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成了后世西方数学家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方法,很多代数公理、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并称之为“无字证明”.设,称的调和平均数.如图,C为线段AB上的点,且AC=CB=,且OAB中点,以AB为直径作半圆.过点CAB的垂线,交半圆于D,连结ODADBD.过点COD的垂线,垂足为E.则图中线段OD的长度是的算术平均数,线段CD的长度是的几何平均数,线段______的长度是的调和平均数,该图形可以完美证明三者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
2021-12-05更新 | 593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高级中学、江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合调研数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8 . 已知数列满足),定义:使乘积为正整数的)叫做“幸运数”,则在内的所有“幸运数”的和为(       
A.2046B.4083C.4094D.2036
9 .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要见次日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其意思为:有一个人走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6天后到达目的地,请问第二天走了(       
A.192 里B.96 里C.48 里D.24 里
2021-11-20更新 | 2905次组卷 | 93卷引用:专题6.3 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练)-江苏版《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
10 . 南宋杨辉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记录了一种三角形数表,称之为“开方作法本源”图,即现在著名的“杨辉三角”.如图是一种变异的杨辉三角,它是将数列各项按照上小下大,左小右大的原则写成的,其中是集合中所有的数从小到大排列的数列,即,…,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第四行的数是17,18,20,24B.
C.D.
2021-11-09更新 | 948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等三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数学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