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2.5.1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4 道试题
1 . 《将夜》中宁缺参加书院的数科考试,碰到了这样一道题目:那年春,夫子游桃山,一路摘花饮酒而行,始切一斤桃花,饮一壶酒,复切一斤桃花,又饮一壶酒,后夫子惜酒,故再切一斤桃花,只饮半壶酒,再切一斤桃花,饮半半壶酒,如是而行,终夫子切六斤桃花而醉卧桃山.问:夫子切了五斤桃花一共饮了几壶酒?(       
A.B.C.D.
2023-01-01更新 | 948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文科数学试题
2 .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了如下悖论:一个人以恒定的速度径直从A点走向B点,要先走完总路程的三分之一,再走完剩下路程的三分之一,如此下去,会产生无限个“剩下的路程”,因此他有无限个“剩下路程的三分之一”要走,这个人永远走不到终点,由于古代人们对无限认识的局限性,故芝诺得到了错误的结论.设,这个人走的第n段距离为,这个人走的前n段距离总和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使得B.,使得
C.,使得D.,使得
3 . 1883年,德国数学家康托提出了三分康托集,亦称康托尔集.下图是其构造过程的图示,其详细构造过程可用文字描述为:第一步,把闭区间平均分成三段,去掉中间的一段,剩下两个闭区间;第二步,将剩下的两个闭区间分别平均分为三段,各自去掉中间的一段,剩下四段闭区间:;如此不断的构造下去,最后剩下的各个区间段就构成了三分康托集.若经历步构造后,所有去掉的区间长度和为(       ) (注: 的区间长度均为
A.B.C.D.
2022-12-15更新 | 904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4 . 十二平均律是我国明代音乐理论家和数学家朱载堉发明的.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他写成《律学新说》,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十二平均律的数学意义是:在1和2之间插入11个数,使包含1和2的这13个数依次成递增的等比数列,记插入的11个数之和为M,则依此规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B.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C.插入的第9个数是插入的第5个数的D.
5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问塔的顶层灯的盏数为(       
A.1B.2C.3D.4
6 . 《张邱建算经》记载了这样一个问题:“今有马行转迟,次日减半,疾七日,行七百里”,意思是“有一匹马行走的速度逐渐变慢,每天走的路程是前一天的一半,连续走了7天,共走了700里”.在上述问题中,此马第二天所走的路程大约为(       
A.170里B.180里C.185里D.176里
2022-12-12更新 | 3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科数学试题
7 . 山西大同的辽金时代建筑华严寺的大雄宝殿共有9间,左右对称分布,最中间的是明间,宽度最大,然后向两边均依次是次间、次间、梢间、尽间.每间宽度从明间开始向左右两边均按相同的比例逐步递减,且明间与相邻的次间的宽度比为.若设明间的宽度为,则该大殿9间的总宽度为(       
A.B.
C.D.
8 . 我国古代用诗歌形式提出的一个数列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灯向下成倍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试问塔顶几盏灯?通过计算可知,塔顶的灯数为_____________
2022-12-10更新 | 26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数学试题(7)
9 .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二百五十二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要见次日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其意思为:“有一个人走252里路,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6天后到达目的地.”请问此人最后一天走了______里.
10 .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用“作切线”的方法求函数零点时,给出的“牛顿数列”在航空航天中应用广泛,若数列满足,则称数列为牛顿数列.如果函数,数列为牛顿数列,设,且.则______;数列的前项和为,则_______.
2022-11-28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校2022届高三高考仿真数学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