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00 道试题
1 . 我国古代人民早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发现并应用勾股定理了,勾股定理最早的证明是东汉数学家赵爽在为《周髀算经》作注时给出的,被后人称为“赵爽弦图”.“赵爽弦图”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是中国古代数学的图腾,还被用作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如图,大正方形是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中间的小正方形组成的,若E的中点,则     

   

A.B.
C.D.
2024-05-01更新 | 108次组卷 | 24卷引用:6.3.1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加减数乘坐标运算(精练)-2020-2021学年高一数学一隅三反系列(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2 . 我国古代典籍《周易》用“卦”描述万物的变化,每一“重卦”由从下到上排列的6个爻组成,爻分为阳爻“”和阴爻“”,如图就是一重卦.在所有重卦中随机取一重卦,记事件“取出的重卦中至少有1个阴爻”,事件“取出的重卦中至少有3个阳爻”.则       

A.B.C.D.
2024-04-17更新 | 2110次组卷 | 6卷引用:7.1.1 条件概率——课后作业(基础版)
3 . 我国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提出了“三斜求积术”,其内容为:“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把以上文字写成公式,即(其中S为面积,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若,且,则利用“三斜求积”公式可得的面积       
A.B.C.D.
2024-04-01更新 | 1146次组卷 | 11卷引用:6.4.3.2 正弦定理——课后作业(基础版)
4 . 最早发现勾股定理的人是我国西周数学家商高,商高比毕达哥拉斯早500多年发现勾股定理,如图所示,满足“勾三股四弦五”,其中股为弦上一点(不含端点),且满足勾股定理,则向量夹角的余弦值为(       

A.B.C.D.
2024-03-12更新 | 302次组卷 | 4卷引用:6.2.4 向量的数量积——课后作业(提升版)
23-24高二上·全国·课后作业
5 . 南宋数学家杨辉为我国古代数学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著名研究成果“杨辉三角”记录于其重要著作《详解九章算法》,该著作中的“垛积术”问题介绍了高阶等差数列.以高阶等差数列中的二阶等差数列为例,其特点是从数列中的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构成等差数列.若某个二阶等差数列的前4项为:2,3,6,11,则该数列的第15项为(       
A.196B.197C.198D.199
2024-03-02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4.2.1 等差数列的概念(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同步精品课堂(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6 . 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商功》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形状,后人称为“三角垛”.“三角垛”的最上层(即第一层)有1个球,第二层有3个球,第三层有6个球,…,设“三角垛”从第一层到第n层的各层的球数构成一个数列,则(  )

A.B.C.D.
2024-02-23更新 | 247次组卷 | 2卷引用:4.2.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课后作业(基础版)
7 . 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围棋,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现从2名男生和2名女生中任选2人参加围棋比赛,则所选2人中至少有1名男生的概率为______
2024-02-12更新 | 252次组卷 | 2卷引用:10.1.3?古典概型——课后作业(提升版)
8 . 谢尔宾斯基三角形(Sierppinskitriangle)是一种分形,由波兰数学家谢尔宾斯基在1915年提出.先取一个实心正三角形,挖去一个“中心三角形”(即以原三角形各边的中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即图中的白色三角形),然后在剩下的每个小三角形中又挖去一个“中心三角形”,用上面的方法可以无限操作下去.操作第1次得到图2,操作第2次得到图3.....,若继续这样操作下去后得到图2024,则从图2024中挖去的白色三角形个数是(       

A.B.
C.D.
9 . “三斜求积术”是我国宋代的数学家秦九韶用实例的形式提出的,其实质是根据三角形的三边长求三角形面积,即.现有面积为满足,则的周长是(       
A.9B.12C.18D.36
2024-01-20更新 | 764次组卷 | 10卷引用:6.4.3.2 正弦定理——课后作业(提升版)
10 . “埃拉托塞尼筛法”是保证能够挑选全部素数的一种古老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依次写出2和2以上的自然数,留下第一个数2不动,剔除掉所有2的倍数;接着,在剩余的数中2后面的一个数3不动,剔除掉所有3的倍数;接下来,再在剩余的数中对3后面的一个数5作同样处理;…,依次进行同样的剔除.剔除到最后,剩下的便全是素数.基于“埃拉托塞尼筛法”,则(       
A.2到20的全部素数和为77
B.挑选2到20的全部素数过程中剔除的所有数的和为134
C.2到30的全部素数和为100
D.挑选2到30的全部素数过程中剔除的所有数的和为335
2024-01-15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4.2.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课后作业(巩固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