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1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雷科德在《砺智石》一书中首先把“=”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利奥特首次使用“<”和“>”符号,并逐渐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若实数,则下列
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B.C.D.
2023-12-15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联合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数学试题(凌海二高命题)
2 .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直入苍穹,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送入预定轨道,通常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可靠性要求约为0.9,发射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可靠性要求为0.97.为进一步提高宇航员的安全,使火箭安全性评估值达到0.99996这一国际先进水平,某载人飞船改进了逃逸系统(假设火箭安全性评估值由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逃逸系统的可靠性共同决定,它们的可靠性相互独立,并且当运载火箭和逃逸系统至少有一个正常工作时即认为火箭安全),则逃逸系统的可靠性至少应该是(       )(精确到0.0001)
A.0.9996B.0.9997C.0.9987D.0.9986
2023-12-14更新 | 255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杨辉三角”是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的瑰宝之一,最早在中国南宋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出现.如图所示的杨辉三角中,第8行,第3个数是(       

第0行

1

第1行

1

1

第2行

1

2

1

第3行

1

3

3

1

第4行

1

4

6

4

1

A.21B.28C.36D.56
2023-12-14更新 | 274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4 . 饕餮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最早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将青铜器中的饕餮纹的一部分画到方格纸上,如图所示,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一个单位长度,有一点从点出发,每次向右或向下跳一个单位长度,且向右或向下跳是等可能的,那么点经过3次跳动后恰好是沿着饕餮纹的路线到达点的概率为(       
A.B.C.D.
2023-12-13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
5 . 《周髀算经》中“侧影探日行”一文有记载:“即取竹空,径一寸,长八尺,捕影而视之,空正掩目,而日应空之孔.”意为:“取竹空这一望筒,当望筒直径是一寸,筒长是八尺时(注:一尺等于十寸),从筒中搜捕太阳的边缘观察,则筒的内孔正好覆盖太阳,而太阳的外缘恰好填满竹管的内孔.”如图所示,为竹空底面圆心,则太阳角的正切值为 (        ) .

A.B.C.D.
2023-11-15更新 | 397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协作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6 . 饕餮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最早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将青铜器中饕餮纹的一部分画到方格纸上,如图所示,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一个单位长度,有一点P从点A出发,每次向右或向下跳一个单位长度,且向右或向下跳是等可能的,那么点P经过3次跳动后恰好沿着饕餮纹的路线到达点B的概率为(       
A.B.C.D.
2023-09-19更新 | 555次组卷 | 36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等五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7 .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会徽(如图)的正视图近似伯努利双纽线.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到定点距离之积等于的点的轨迹成为双纽线,已知点是双纽线上一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双纽线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B.
C.双纽线上满足的点有两个;
D.的最大值为.
2023-08-05更新 | 582次组卷 | 1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高级中学等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数学试题
8 . 《九章算术》第三章“衰分”介绍比例分配问题:“衰分”是按比例递减分配的意思,通常称递减的比例(百分比)为“衰分比”.如:甲、乙、丙、丁衰分得个单位,递减的比例为.若某项比赛设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等奖各一名,奖金共有)万元,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等奖的顺序进行“衰分”,已知三等奖奖金万元,二等奖、四等奖衰分所得的奖金和为万元,则“衰分比”与的值分别是(       
A.       B.       C.       D.       
9 .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爰”铜方彝是商代后期的一件文物,其盖似四阿式屋顶,盖为子口,器为母口,器口成长方形,平沿,器身自口部向下略内收,平底、长方形足、器内底中部及盖内均铸一“爰”字.通高24cm,口长13.5cm,口宽12cm,底长12.5cm,底宽10.5cm.现估算其体积,上部分可以看作四棱锥,高约8cm,下部分看作台体,则该文物的体积约为(       )(参考数据:
   
A.B.C.D.
10 . 意大利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繁殖问题时,发现有这样一列数:1,1,2,3,5,…,其中从第三项起,每个数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即,后来人们把这样的一列数组成的数列称为“斐波那契数列”.记,则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