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0 道试题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多选题 | 较难(0.4) |
名校
解题方法
1 . 由无理数引发的数学危机一直延续到19世纪,直到1872年,德国数学家戴德金从连续性的要求出发,用有理数的“分割”来定义无理数(史称戴德金分割),并把实数理论建立在严格的科学基础上,才结束了无理数被认为“无理”的时代,也结束了持续2000多年的数学史上的第一次大危机.所谓戴德金分割,是指将有理数集划分为两个非空的子集MN,且满足M中的每一个元素小于中的每一个元素,则称为戴德金分割.试判断下列选项中,可能成立的是(     
A.是一个戴德金分割
B.M没有最大元素,N有一个最小元素
C.M有一个最大元素,N有一个最小元素
D.M没有最大元素,N也没有最小元素
2024-03-16更新 | 34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2 . 中文“函数”一词,最早是由近代数学家李善兰翻译的,之所以这么翻译,他给出的原因是“凡此变数中函彼变数者,则此为彼之函数”,也即函数指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下列选项中是同一个函数的是(       
A.B.
C.D.
2023-10-01更新 | 93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3 . 形如的函数,我们称之为“对勾函数”.“对勾函数”具有如下性质: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已知函数上的最大值比最小值大,则的值可以是(       
A.4B.12C.D.

4 . 古希腊著名数学家阿波罗尼斯发现: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定值的点的轨迹是圆,此圆被称为“阿波罗尼斯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满足.设点的轨迹为

①轨迹的方程为.

②在轴上存在异于的两点,使得.

③当三点不共线时,射线的角平分线.

④在上存在点,使得.

以上说法正确的序号是______

2023-09-01更新 | 509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数学试题
5 . 我国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的晷长损益相同(晷是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晷长即为所测量影子的长度),二十四节气及晷长变化如图所示,相邻两个节气晷长减少或增加的量相同,周而复始.已知每年冬至的晷长为一丈三尺五寸,夏至的晷长为一尺五寸(一丈等于十尺,一尺等于十寸),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邻两个节气晷长减少或增加的量为十寸
B.秋分的晷长为75寸
C.立秋的晷长比立春的晷长长
D.立冬的晷长为一丈五寸
2023-08-25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理)试题
6 . 数学美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我们称离心率(其中)的椭圆为黄金椭圆,现有一个黄金椭圆方程为,若以原点为圆心,短轴长为直径作为黄金椭圆上除顶点外任意一点,过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直线轴分别交于两点,则       
A.B.C.D.
2023-08-22更新 | 2492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理)试题
7 . 世界公认的三大著名数学家为阿基米德、牛顿、高斯,其中享有“数学王子”美誉的高斯提出了取整函数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例如.已知函数,则(       
A.上是增函数B.
C.为奇函数D.的值域为
2023-06-19更新 | 51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8 . 17世纪,在研究天文学的过程中,为了简化大数运算,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对数,对数的思想方法即把乘方和乘法运算分别转化成乘法和加法运算,数学家拉普拉斯称赞为“对数的发明在实效上等于把天文学家的寿命延长了许多倍”.已知,设,则所在的区间为(       
A.B.C.D.
2023-06-19更新 | 48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又称黄金分割数列,是数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数列:1,1,2,3,5,8,13,21,34,,已知在斐波那契数列中,,若,则数列的前2020项和为___________(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2023-05-23更新 | 406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2届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数学( 理)试题
10 . 我国古代数学家僧一行应用“九服晷影算法”在《大衍历》中建立了晷影长l与太阳天顶距的对应数表,这是世界数学史上最早的一整正切函数表.根据三角学知识可知,晷影长度l等于表高h与太阳天顶距正切值的乘积,即,对同一“表高”两次测量,第一次和第二次太阳天顶距分别为,若第一次的“晷影长”是“表高”的3倍,且,则第二次“晷影长”是“表高”的(       )倍.
A.1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