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差数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0 道试题
1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原文如下: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除以3余2),五五数之剩三(除以5余3),七七数之剩二(除以7余2),问物几何?现有这样一个相关的问题:已知正整数满足三三数之剩二,将符合条件的所有正整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记数列的前项和为,则的最小值为(     
A.19B.17C.16D.15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素养提升学业水平监测(5月)数学试卷
2 . 南宋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术》中提出了高阶等差数列的问题,即一个数列本身不是等差数列,但从数列中的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构成等差数列,则称数列为一阶等差数列,或者仍旧不是等差数列,但从数列中的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构成等差数列,则称数列为二阶等差数列,依次类推,可以得到高阶等差数列.类比高阶等差数列的定义,我们亦可定义高阶等比数列,设数列1,1,2,8,64,……是一阶等比数列,则该数列的第10项是(     
A.B.C.D.
2024-05-11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嘉祥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3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张邱建算经》有“分钱问题”:今有与人钱,初一人与三钱,次一人与四钱,次一人与五钱,以次与之,转多一钱,与讫,还敛聚与均分之,人得一百钱,问人几何?意思是:将钱分给若干人,第一人给3钱,第二人给4钱,第三人给5钱,以此类推,每人比前一人多给1钱,分完后,再把钱收回平均分给各人,结果每人分得100钱,问有多少人?则题中的人数是(       
A.145B.165C.185D.195
2024-05-09更新 | 15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环际大联考“逐梦计划”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4 . 《Rhind Papyrus》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一个类似这样的问题,请给出答案:把600个面包分给5个人,使每人所得面包个数成等差数列,且使较多的三份之和的是较少的两份之和,则最少的一份为(       
A.5B.10C.11D.55
2024-05-0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说:九百九十六斤棉,赠分八子做盘缠;次第每人多十七,要将第八数来言;务要分明依次第,孝和休惹外人传.说的是,有996斤棉花要赠送给8个子女做旅费,从第1个孩子开始,以后每人依次多17斤,直到第8个孩子为止……,根据这些信息第三个孩子分得(       )斤棉花?
A.99B.116C.133D.150
2024-05-01更新 | 825次组卷 | 3卷引用:模块3 专题1 第4套 小题入门夯实练【高二人教B】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多选题 | 适中(0.65) |
解题方法
6 . 《算学启蒙》是元代著名数学家朱世杰的代表作之一.《算学启蒙》中涉及一些“堆垛”问题,可以利用“堆垛”研究数列以及数列的求和问题.现有143根相同的圆形小木棍,小军模仿“堆垛”问题,将它们全部堆放成纵断面为等腰梯形的“垛”,要求层数不小于2,且从最下面一层开始,每一层比它上一层多1根,则该“等腰梯形垛”应堆放的层数可以是(       
A.2B.9C.11D.13
2024-04-30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模块3 专题1 第3套 小题进阶提升练【高二人教B】
7 . 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著作《莱因德纸草书》中有一道这样的题目:把60磅面包分给5个人,使每人所得成等差数列,且使较大的两份之和的是较小的三份之和,则最小的1份为(       
A.B.C.D.
2024-04-30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调研(一)数学试题
8 . 大衍数列来源《乾坤诺》中对易传“大衍之数五十”的推论,主要用于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衍生原理,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代表太极衍生过程.已知大衍数列满足,则(       
A.B.
C.D.
2024-04-30更新 | 37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9 . 在个数码构成的一个排列中,若一个较大的数码排在一个较小的数码的前面,则称它们构成逆序(例如,则构成逆序),这个排列的所有逆序的总个数称为这个排列的逆序数,记为,例如,.
(1)计算
(2)设数列满足,求的通项公式;
(3)设排列满足,证明:.
2024-04-22更新 | 37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二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10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最早可见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著作《胁子算经》卷下第二十六题,叫做“物不知数”,原文如下: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现有这样一个相关的问题:被除余且被除余的正整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记数列的前项和为,则的最小值为(       
A.60B.61C.75D.76
2024-03-25更新 | 846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