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算法案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计算机在进行数的计算处理时,使用的是二进制.一个十进制数可以表示成二进制数,即,其中,当时,.若记中1的个数为,则满足的个数为(       
A.35B.28C.70D.56
2 . 下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想源于数学名著《几何原本》中的“辗转相除法”,执行该程序框图(图中“ MOD ”表示除以的余数),若输入的分别为297,57,则输出的       
A.3B.6C.9D.12
3 . 秦九韶算法是南宋时期数学家秦九韶提出的一种多项式简化算法,即使在现代,它依然是利用计算机解决多项式问题的最优算法,其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入的分别为,若,根据该算法计算当时多项式的值,则输出的结果为(       
A.78B.88C.98D.108
2021-05-15更新 | 48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1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科数学试题
4 .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可用来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现应用此法求168与93的最大公约数:记为初始状态,则第一步可得,第二步得到以上解法中,不会出现的状态是(       
A.B.C.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数量,即“结绳计数”,就是现在我们熟悉的“进位制”,下图所示的是一位母亲记录的孩子自出生后的天数,在从右向左依次排列的不同绳子上打结,满五进一,根据图示可知,孩子已经出生的天数是(       
A.B.C.D.
6 . “二进制”来源于我国古代的《易经》,该书中有两类最基本的符号:“─”和“﹣﹣”,其中“─”在二进制中记作“1”,“﹣﹣”在二进制中记作“0”.如符号“☱”对应的二进制数0112化为十进制的计算如下:0112=0×22+1×21+1×20=310.若从两类符号中任取2个符号进行排列,则得到的二进制数所对应的十进制数大于2的概率为(       
A.B.C.D.
2020-07-06更新 | 907次组卷 | 9卷引用:陕西省2020届高三高考数学(文科)模拟试题(二)
单选题 | 较易(0.85) |
7 . 我国古代《周髀算经》中记载,古人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数量,即“结绳计数”.如图,一位渔民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五进一来记录捕鱼条数.由图可知,这位渔民共捕鱼条.
A.39B.64C.11D.224
8 . “二进制”来源于我国古代的《易经》,该书中有两类最基本的符号:“—”和“——”,其中“—”在二进制中记作“1”,“——”在二进制中记作“0”,例如二进制数化为十进制的计算如下:.若从两类符号中任取2个符号进行排列,则得到的二进制数所对应的十进制数大于2的概率为(       
A.0B.C.D.
2020-04-04更新 | 30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数学(文)试题
9 . 秦九韶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家,他的《数书九章》概括了宋元时期中国传统数学的主要成就. 秦九韶算法是一种将一元次多项式的求值问题转化为个一次式的算法,其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即使在现代,利用计算机解决多项式的求值问题时,秦九韶算法依然是最优的算法,在西方被称作霍纳算法.

改写成以下形式:






____________.
10 . 秦九韶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家,他的《数书九章》概括了宋元时期中国传统数学的主要成就.秦九韶算法是一种将一元次多项式的求值问题转化为个一次式的算法,其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即使在现代,利用计算机解决多项式的求值问题时,秦九韶算法依然是最优的算法,在西方被称作霍纳算法.
.
改写成以下形式:





,则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