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没有其他外力的板块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长木板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B的右侧竖直固定挡板P,B与挡板碰撞为弹性碰撞。一质量为3m的物块A以初速度在左端冲上长木板。已知物块A与长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A、B达到共同速度时,B恰好与挡板发生碰撞。物块A可视作质点,重力加速度。求:
(1)A、B第一次达到共同速度的大小;
(2)从B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到第二次与挡板发生碰撞所经历时间;
(3)要保证A始终不与挡板P发生碰撞,长木板B至少需要多长?
2024-02-15更新 | 39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威宁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 . 凹槽GHIJ底面HI水平光滑,上面放有一无动力摆渡车,并紧靠在竖直侧壁GH处,摆渡车上表面与直轨道FG、平台JK位于同一水平面,质量m=1kg滑块在F点以的速度沿FG向右运动,FG长度LFG=2.5m,质量也为m的摆渡车长度L=3m。FG段运动时的阻力为其重力的0.2倍(HI足够长,摆渡车碰到竖直侧壁IJ立即静止,滑块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求:
(1)滑块到G点速度大小;
(2)摆渡车碰到IJ前,滑块恰好不脱离摆渡车,滑块与摆渡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024-02-1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3 . 如图所示,木板A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长度l=1.5m,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B静置于木板A的左端,现让A、B相对地面均以v0=9m/s的相同速率开始运动,经一段时间后A、B分离。已知小物块B的质量为木板A质量的两倍,木板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4,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3,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A、B开始运动至分离过程中,两者加速度的大小;
(2)A、B从开始运动至两者分离所需的时间;
(3)A、B分离时两者速度的大小。
2024-01-27更新 | 32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监测物理试卷
4 . 如图,一质量为M、长为1m的木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另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木板上的左端以速度开始运动。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则(  )
A.当时,小物块滑出长木板的时间为
B.当时,小物块滑出长木板的时间为
C.当时,小物块滑出长木板的时间为
D.当时,小物块滑出长木板的时间为
2024-01-20更新 | 49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新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平板小车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子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从左端滑上平板车,箱子和车之间有摩擦,地面对小车的阻力可忽略,当它们的速度相等时,箱子和平板车的位置情况可能是(  )
A.   B.   
C.   D.   
6 .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足够长的长木板静止在足够长的水平面上,质量为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木板的最左端以的速度冲上木板,小物块和长木板最终都停止了运动。已知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求:
(1)小物块刚冲上木板时,小物块和木板各自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小物块相对长木板滑行的最大距离;
(3)长木板运动的总时间和小物块运动的总位移。
2024-01-04更新 | 52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二)物理试卷
7 . 如图所示,将一小滑块无初速地轻放在一向右做直线运动的木板最右端,此时长木板的速度大小为v0。已知滑块和木板的质量分别为2mm,滑块与木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木板足够长,重力加速度为g
(1)滑块相对木板静止时,求它们的共同速度大小;
(2)某时刻木板速度是滑块的2倍,求此时滑块到木板最右端的距离;
(3)若滑块轻放在木板最右端的同时,给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外力,使得木板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滑块相对木板静止,求此过程中滑块的运动时间以及外力所做的功。

2023-11-26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理综物理试题(二)
8 . 如图所示,有一个质量为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光滑平台上的A点以初速度水平抛出,高度,到达点时,恰好沿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最后小物块滑上紧靠轨道末端点的木板。已知长度的木板质量为,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上表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下表面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且与圆弧轨道末端切线相平,圆弧轨道的半径为,半径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物块的初速度大小;
(2)小物块到达圆弧轨道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全程小物块对木板所做的功。

2023-11-23更新 | 583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一)物理试卷
9 . 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2kg的另一物体B以水平速度v0=2m/s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A的上表面,由于A、B间存在摩擦,之后A、B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获得的动能为1 J
B.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1 J
C.木板A的最小长度为2 m
D.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10 . 如图所示,地面上有一固定的倾角的斜面,长木板A上表面与斜面末端平滑对接,A左端与斜面间紧靠在一起但不粘连,A右端与B左端紧靠在一起同样不粘连,A、B的上表面涂有不同材质的涂料,其长度L均为37.5cm,质量M均为1kg,原先均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现有一质量为m=2kg的滑块C(可视为质点)从距长木板上表面高h=0.3m处由静止滑下,已知滑块C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滑块C与木板A 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2,滑块C与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素,忽略空气阻力。(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sin37=0.6 ,cos37=0.8,g=10m/s2)求:
(1)滑块C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的大小;
(2)滑块C在A上表面滑行时A 、B间弹力的大小;
(3)经多长时间滑块C运动到A的右端?此时滑块C的速度为多大?
(4)最终稳定时,滑块C是否脱离长木板B?若未脱离,滑块C相对B静止时,距离B右端多远?
   
2023-10-23更新 | 28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