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52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无论是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还是韩愈的“不平则鸣”都未能得到宋人的呼应,因为这两个命题都含有发牢骚之意,与宋人的中和诗论相左。但导源于这两个命题的“诗穷而后工”之说,却得到宋人的广泛认同。

这一命题见于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中的一段话:“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它不仅揭示出古代诗人创作的规律,即真正优秀的作品总是出现于诗人屡经生活的磨难之后,而且总结出个人的阅历遭遇(“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与诗歌的情感内涵(“忧思感愤之郁积”)之间的因果关系。欧阳修所说的“穷”是指一种政治处境,而非“穷饿其身”的经济状况,因此,“忧思感愤之郁积”往往表现为深沉的忧患意识,而非穷酸的牢骚不平。更多的宋诗人从社会阅历的角度来理解“诗穷而后工”。他们普遍认为,命运的不幸使得诗人有可能更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扩大观察的视野,并更深刻地体验到现实人生的底蕴。一方面,“穷于世者”往往将压抑的情绪全部寄寓于诗歌之上,以诗歌作为痛苦人生的镇痛剂,因而能在诗艺上精益求精;另一方面,“穷于世者”相对退到社会的下层,对人生世相有更深刻的体察,对天地事物有更透彻的认识,从而写出符合人情物理,引起读者共鸣的优秀作品。真正伟大的作品,很难产生于高坐庙堂或养尊处优的生活。命运之“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向诗人伸出了幸运之手,使之流芳百世。

宋代还有人从天命角度解释“穷而后工”现象,把“穷”看成是上天对优秀诗人的奖赏或惩罚。前者是对欧阳修观点的引申,视不幸的遭遇为上天的恩赐,如苏轼在评论杜甫时所说的“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巨笔屠龙手,微官似马曹”等语便是此意,以为上天有意安排诗人经历人间难免之不幸,使他发之于诗,传之万年。这种说法或许带有宋人调侃的意味,即将人生的缺憾化解为艺术的慰藉。后者是对欧阳修原意的误读,“穷而后工”被倒置为“工而后穷”,比如南宋诗人赵蕃的理解和发挥:“少陵流落白也窜,郊岛摧埋终不起。是知造物恶镌镜(刻画,描写),故遗饥寒被其体。”这种观点与其说是欧氏观点的延伸,不如说是宋祁之论的嗣响。欧阳修强调“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笔者怀疑这就是针对同时代的宋祁而发的。宋祁认为,诗蕴藏于天地之间,有才之人可以获得,“然上天吝之,其(指有才之人)取之无限,则辄穷踬其命,而怫戾所为”,此即“诗能穷人”。这种说法倘若不是激愤或戏谑的反语的话,那么未免带有太多的神秘和宿命的色彩,而且犯了倒因为果的常识错误。

对生活与创作关系的深刻揭示,正是“穷而后工”之说最有价值之处。

(选自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

材料二:

“穷而后工”是宋代欧阳修提出来的。“穷而后工”的“穷”,不是指“贫穷”,它与“达”相对,是指诗人坎坷的生活遭际,以及与此遭际相联系的人生的痛苦、焦虑等情感体验。所以欧阳修所说的“穷”,用现代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人的缺失和缺失性体验。人的体验有两种,一种是丰富性体验,即由于事业的成功、生活的美满等所引起的愉快、满足的情感体验;一种是缺失性体验,即由于事业的失败、生活的不幸等所引起的病苦、焦虑的情感体验。诗人之“穷”,诗人的这种缺失性体验,乃是诗人的一种独特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并映现出真正的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众所周知,人的需要是永远不会得到完全满足的。人的需要无穷无尽,所以人永远处于缺失之中,痛苦与焦虑一类缺失性体验也就永远伴随着人生。我们不必把人的缺失、痛苦、焦虑和忧伤完全看成是消极的。诚然,缺失、痛苦、焦虑等也许是人生的苦难,它折磨人、摧残人。但一定程度的缺失,痛苦、焦虑,对人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就像没有大气的压力,我们的身体就要爆炸,人若是一切都美满、得意,没有丝毫的艰难、不幸,生命就可能因无限膨胀而走向灭亡。感情深笃、精神敏感的诗人,最深刻细微地体验到这一切,甚至把这种缺失视为独特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李白、杜甫这些大诗人为什么东奔西跑,浪迹天涯而不知疲倦?为什么承受了那么多的忧伤、痛苦、焦虑、不安而不改初衷?乃是出于真正诗人对“穷”这种生存和生活方式深刻的选择。那么,为什么诗人要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这种忧患伴随终生的“穷”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呢?

“穷”是诗歌创作的发动力。“穷”作为诗人遭受的内部和外部的挫折,使他的缺失性体验达到某种极限,这样就必然导致他的心理能量蓄积到饱和的状态,而产生心理失衡。如何释放饱和的心理能量,以恢复心理平衡呢?这有多种多样的途径,而诗歌创作作为一种审美创造活动,就是释放、宣泄人的被压抑的心理能量,降低紧张水平,恢复人的心理平衡的一条途径。所以诗人之“穷”,不是诗人之不幸,从创作角度看,恰恰是他的大幸,因为他由此获得了一种不能不写的创作驱动力。这种情形就像时钟上紧了发条,它不能不开始走了。欧阳修所说的“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正是上述心理规律的古典表达。诗人之“穷”,在一定意义上,正是诗人之“富”。正是在“穷”中,诗人蓄积了最为深刻、饱满、独特的情感,正是这种带着眼泪的情感,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把诗人推上了创作之路。

(选自童庆炳《苦心危虑而极于精思—“穷者而后工”说的心理学内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诗歌创作“穷而后工”的命题,揭示了古代诗人的创作规律,构成了宋代中和诗论的组成部分,得到宋人的广泛认同。
B.宋代有很多诗人从社会阅历角度理解“诗穷而后工”的命题,涉及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精心锤炼和对人生社会的深刻认识。
C.对一个人而言,适当的缺失性体验不可缺少,它有利于生命的健康发展,让人感情深厚、精神敏锐,避免生命因膨胀而灭亡。
D.对于“穷而后工”中“穷”的内涵材料一、二的阐释并不相同,前者阐释为诗人不幸的处境遭遇,后者阐释为诗人的缺失性体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材料一第二段对“诗穷而后工”的阐述可知,若一位诗人在迁谪中以诗抒发忧国之情,这种情感会被欧阳修赞赏。
B.对于“穷而后工”之说,材料二重在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这比材料一从诗人处境的角度所作的论述更为深刻。
C.以下内容不适合作为材料一第三段的论据:李白年轻时漫游各地,雄奇秀美的自然山水助他妙笔生花,留下了大量佳作。
D.材料二中欧阳修的“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等话语揭示了诗歌创作的心理规律,其中的“郁积”即为心理能量的蓄积。
3.下列对材料一、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宋代有人将“穷”视为上天对优秀诗人的奖赏,所引用的苏轼诗句便可以证明这一点。
B.材料一首先提出“诗穷而后工”的命题,然后从不同方面阐述这一命题,最后总结了它的价值所在。
C.材料二以“上紧了发条的时钟”为喻,形象地阐明了缺失性体验所导致的心理失衡推动诗人进行创作的情形。
D.材料二第一段通过分析两种体验对人生的影响,论证了该段的中心论点:适当的缺失性体验对人而言不可缺少。
4.下列说法与材料中“诗穷而后工”的命题表达的内涵不同的一项是(     
A.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B.后主(指南唐后主李煜)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清)王国维《人间词话》
C.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唐)杜甫《天末怀李白》
D.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唐)韩愈《荆潭唱和诗序》
5.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材料一、二简要探究晚年的江淹“江郎才尽”,再也没有名篇传世的原因。

江淹,南朝梁文学家。少孤而家贫,爱好文学。刘宋时入仕,辗转于诸王幕府,郁郁不得志。齐时受到赏识,逐渐显达。至梁,官运亨通,官职显赫,深居庙堂,安享尊荣。江淹早年以辞赋著名于世,晚年仕梁后才思减退,再未有佳篇传世。

2024-05-30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抽测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村庄的半径

丘脊梁

①一个村庄的半径有多长?对蒋山人来说,从降生起,他们的人生就围绕着这个原点慢慢展开。

②蒋山在湘东北,是从洞庭湖平原进入山区的咽喉。往里走,是一个接一个的山间盆地,是连绵不绝的群山和莽莽苍苍的林地,进去后,似乎到了遥远的天边和世界的尽头。往外走,则是渐渐开阔起来的平原和越来越喧嚣的城镇,当然还有机会与梦想。

③在我的记忆中,蒋山的面积确实是很大的。它似乎像一个巨大的背景,衬托出我童年的虚空和渺小。我与小伙伴们翻山越岭去找野果、扯笋子,忙碌了大半天,始终没有走出牛角冲的地盘;我陪80多岁的曾祖母,去她的娘家山枣坡,她颠着一双小脚,颤颤巍巍地走了一上午,差点没赶上中饭;我替班主任黄老师到杨酒庙代销店买肥皂,跑去跑回,累成了一条狗,还是没能在课间15分钟内完成任务。整个蒋山如同一个广袤的王国,童年的我在这片疆域里纵情奔跑,但始终没有越过它的边界。

④后来我像许多人一样,从这里走到了城市。30年了,每每想起蒋山,我依然觉得它的地域广阔而且复杂,道路弯曲并且漫长。即使是驾车回乡,眨眼就穿越整个村庄,我也并不认为它过于窄小,而是认为速度缩短了长度,科技改变了世界。

⑤直到这次回家,我才惊讶地发现,蒋山的半径居然是那么的短小!那天晚饭后散步,沿着门前的水泥路,下行至杨河庙,又上行到关塘坳,再回到家门口,我觉得已经走了很远,但拿起手机一看,天啊,怎么只有3000多步?按一步65厘米算,整个蒋山的长度,充其量不过1200米。而我们村庄的半径,只有区区600米!这太让我意外了!我没有想到,在我的心中纵横了几十年的那个广袤世界,居然只是一个弹丸之地。它是如此的狭隘和局促,而我却一直以为它开阔且深长。

⑥明明是一段很短的路程,为何会一直觉得它很长?想来想去也没理出一个头绪,只好肤浅地认为,孩童的眼界太小了,总是把事物无限放大,并深藏到记忆中,以致若干年后回想起来,仍是最初的印象。

⑦我想起了我的曾祖母。我不确定她年轻时有没有走出过村庄,但她的晚年,没有离开过这里半步。她去得最远的地方,是她的娘家山枣坡,离我家充其量不超过1000米;她去得最多的地方,是菜园里和对门岭,为的是去摘瓜菜、晒瓜菜,两地距离家中都不过百来米。她活了将近九十岁,战胜了贫穷、疾病甚至是时间,受到所有人的敬重。但现在看来,她的人生是多么的单薄和苍白。她漫长的一生,其实只有可怜的六百米。

⑧好在还有不少蒋山人拓展了生活的半径。他们从这里出发,追赶着自己的理想,不屈不挠地向前进。他们有的外出经商,有的出门求学,有的当兵吃粮,有的寻找信仰……他们翻山越岭,渡江过河,甚至是漂洋过海。走出去的一代又一代蒋山人,确实是延展了村庄的广度、厚度和深度。在村庄里,大家熟知很多外村人深感陌生的东西。比如洞庭湖的各种船舶,蒋山人总是讲得头头是道;比如北京四合院的构造与价位,蒋山人往往说得八九不离十;比如莫斯科的气候和伏特加的特性,蒋山人谁都能道说一二……他们不停地行走,一方面拉长了自己的生活半径,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村庄的文化半径。

⑨我又想起了曾祖母。她几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村庄,也没有读过书,但奇怪的是,她在村庄里有着至高无上的威信。很多人来找她拿主意、断是非。我起先以为是因为她年纪大,别人尊重她,后来才发现更重要的原因是她比村里的任何人都懂得多,比一般人更明事理。原来每一个蒋山人出远门回来,必定会第一时间来看望她,详细向她报告所见所闻。她也总是充满兴趣地问这问那,不露痕迹地引导对方讲出她想知道的事情,并默默地进行横向对比,这些人似乎就是她的眼睛和腿脚,他们到达的地方,她也一个不落地到达了。我的曾祖母,村庄里走得最慢最慢的人;但她这一生,却又走得很远很远。

⑩远行的蒋山人,将村庄的半径越拉越长,也让自己的人生变得精彩和丰富。无数的事实让蒋山人越来越相信行走,他们觉得一个人是否成功,与他离开故乡的半径大有关系。但不管走多远,蒋山人始终记着连云山里的这个山沟沟。没有一个人能走出对村庄的爱与牵挂,也没有一个能挣脱村庄的文化牵引。无论生活在哪个城市的蒋山人,做起莱来肯定是蒋山味道,说起梦话肯定是蒋山方言,想起事情肯定是蒋山逻辑。而且走得越远,内心与蒋山也就贴得越近。

⑩我在蒋山只生活了10多年,离开已30余年了,但闭上眼睛,这里的山水田园,却依然清晰如昨。我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它。在我的心底,长年隐藏着一条秘密通道,每当在城里感到疲惫和厌弃时,我就通过这秘道随时潜回故乡。走过千山万水,这个半径600米的地方,依然是我的整个世界。

⑫一个村庄的半径有多长?我想只有等到终老的那一天,生命才会帮我交出准确的答卷。

1.下列各项对原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对蒋山地理位置和地况的介绍,为后文写蒋山人的远行作铺垫,突显了蒋山人追赶理想,不屈不挠地向前进的精神。
B.第③段用排比、比喻等修辞说明童年印象中的蒋山地域广袤,与后文的实际情况形成强烈反差。
C.曾祖母在村庄里有着至高无上的威信,是因为她比村里的任何人都懂得多,比一般人更明事理。
D.第⑤段大量运用数词,强调了我通过双脚丈量出蒋山之小后意外、震惊、难以置信的心情。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前半部分以时间为顺序,写出对蒋山前后认知不同;后半部分以对曾祖母的回忆,写出对蒋山与蒋山人的关系的思考。
B.文章首尾照应,从“一个村庄的半径有多长”始,至“一个村庄的半径有多长”终,章法谨严,同时引起读者的思考。
C.文章题目“村庄的半径”指作者童年生存的地理空间;还是一份童年记忆、精神影响与情感牵挂,这个精神文化的半径随着生命的丰盈而不断扩大。
D.全文语言典雅含蓄,饱含对蒋山的深情,又不乏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如“跑步去跑步回,累成了一条狗,还是没能在课间十五分钟内完成任务”。
3.结合文本,分析文中画线句“我的曾祖母,是村庄里走得最慢最慢的人;但她这一生,却又走得很远很远”的作用。
4.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对中国社会的特征“乡土性”论述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请结合《乡土中国》中对中国社会“乡土性”的论述,分析“蒋山人的远行”与乡土社会中基层百姓的生活相比,有哪些沿袭和突破。
2024-05-27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抽测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费孝通先生的内心世界是存有一份家国情怀的。这种情怀,既跟他成长的那个时代      ①     ,也跟中国作为一个现代国家在世界民族之林地位的变化紧密相连。

在其晚年,他明确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新理论。这一理论论述至今仍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中理论构建方面一块重要和不可撼动的基石。许多民族问题的研究,包括今天国家层面所提倡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种研究,仍然离不开费孝通所提出的颇具包容性的“多元一体”民族关系格局这个出发点。

他关注到了中国那种独特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老方式,也注意到生育制度中那种代际关系的反哺模式,是以年长一辈对年轻一辈     ②     的关怀为前提,关怀其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等年轻的一代成长起来时,便得到一种反哺式的养老。费孝通所有乡村研究的课题,都未曾真正脱离中国人的家观念,而将其作为全部问题思考的出发点。

费孝通的学术思想观念最终实现了一种一体性涵盖并包容多样性的家国认同。换言之,在中国文化之中,传统儒家观念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观念,与费孝通所说的,以及最初便认识到的以家为核心的“差序格局”的一层一层向外扩展或推开去的世界观,就有了      ③     的默契。

1.请在文中画短横线的①②③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粗横线句子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对中国已经变得日益突出的养老问题,费孝通也是从“家”这个概念入手去研究的。
B.儒家观念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那一代有志于学之人在做人上的共同理解。
C.费孝通先生在他的晚年一直试图借助“补课”的方式来达到知识体系的自我完善。
D.“中蒙俄经济走廊”是国际六大经济走廊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写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24-05-23更新 | 2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抽测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①

(宋)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②?戏马台③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①黄庭坚在贬谪黔州期间创作。②华颠:白头。③戏马台:项羽所筑,今江苏徐州城南。刘裕北征,会僚属于此,赋诗为乐,谢瞻和谢灵运各赋《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一首。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首二句起调低沉,用比喻写出秋雨使人只能困居于室内,室内却漏雨积水的艰难生活处境。
B.上阕后三句写重阳放晴,又逢佳节,催发词人以鬼门关的险峻来衬托内心的抑郁愁苦,故而借酒消愁。
C.本词通过重阳即事感怀,借谢瞻、谢灵运戏马台赋诗的典故,将诗人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
D.全词结构可谓一抑三扬,从雨天困居走向“催醉” “驰射” “拍肩”,意境开阔。
2.有人评价黄庭坚词“入于苏而又出于苏”。本词下阕在写法上“入于苏”(与苏相同),情感上又“出于苏”(与苏不同),请结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下阕简要分析。
2024-05-23更新 | 2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抽测考试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ChatGPT 横空出世,很多文字从业者受到冲击,但优质的原创作者仍无法取代;Sora即便威胁影视工作者,但也无法淘汰有无限创意的人。所以和人工智能机器人相比,未来你最大的优势应在于:如果你是编剧,要能写出构思更为巧妙的剧本;如果你是模特,要有和他人截然不同的气质;如果你是医生,除了医术精湛还要更有人文情怀;如果你是保姆,要更有情趣更懂生活……

AI时代,未来已来,我们当何去何从,值得每一位新时代青年认真思考。

你所在的班级拟举行“直面人工智能”生涯规划主题班会,并请你发言。请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024-05-19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抽测考试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6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稀疏的“头发”在诗歌中表意丰富,如杜甫在《春望》中以“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张孝祥以“___________”两句表达自己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鲜明个性。

(2)面对生活的突然变故或不如意,我们能够从古诗名句中寻求心灵的慰藉,以得到治愈或激励,如“__________。”

2024-05-19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抽测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臣闻人主所与共天下者,二三大臣也。二三大臣所与共政事者,内外百执事也。君臣一心,上下同德,表里无贰,颊末不渝;然后平居有所裨益,缓急可以倚仗。如人各有心,身自为谋,则可否不得以相济,小大不能以相维,而天下之患,有不可终穷者矣。

此其事伏于冥冥,而人莫之觉。故论今日风俗之弊者,莫不议其尚同也,而臣则疑其未尝同也。面焉而唯唯否否,背焉而戚戚嗟嗟;成焉而挟其所尝言以夸于人,不成焉而托于所尝料以议其上。省曹之勘当,掾属之书拟,有司之按事,长吏之举,恩焉则敛而归己,怨焉则委之曰:“此安能以自由?”时政之得失,除授之当否,疆场之缓急,言焉而得,则以为功,否焉则讪之曰:“此徒言而无益。”

士大夫而若此,则其心岂复以国事为饥渴休戚者哉?使此习也,而日长月益,见利则逝,见便则夺,陛下亦何赖于此也?况自比岁封章、奏疏、对策、上书,大率应故事,徒文具,而无恻怛忠敬之实。其号为说直,亦不过先为称赞之词,而后微致规切之意。

虽然,士习至此,亦有由然者矣。老师宿儒,零替殆尽,后生晚辈,不见典型。臣为此惧深愿陛下与二三大臣察人心邪正之实拓开规摹收拾人物。苟挺特自守者,虽无顺适之可喜,而决知其无反复难信之忧,必假借而纳用之;雷同相随者,虽无触忤之可憎,而决知其有包藏不测之患,必疏远而芟夷之。平居有规警之益,缓急无乏才之忧,其于治道兴替,关系非轻。

(选自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有删改)

【注】①文具,指条文规定。

材料二: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说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

(选自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写出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臣为此惧A深愿陛下B与二三大臣C察人心D邪正之实E拓开F规摹G收拾人物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吏之举贤”的“贤”指贤能的人,与《师说》“圣益圣”中的第一个“圣”用法相同。
B.“此安能以自由”的“自由”指自作主张,与《孔雀东南飞》中“汝岂得自由”中的“自由”意思相同。
C.“则矜以为功”的“矜”指夸耀,与《陈情表》中“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的“矜”词义相同。
D.“大率应故事”的“故事”指旧例,与《六国论》中“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中的“故事”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理天下需要君臣同心同德,如果臣子各怀异心各谋其利,那就会祸患无穷。
B.士大夫如怀有私心,给皇帝的奏章也不过是表面讨好应付,并无诚恳忠信可言。
C.国家因任用贤能而兴盛,因抛弃贤能、专断独行而衰败,这是古今同一的道理。
D.那些号称正直的士大夫,虽心怀天下而不敢直言,多溢美之词,而少规劝之意。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其事伏于冥冥,而人莫之觉。
(2)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
5.二文都阐述了君王的用人之术,它们提出了哪些共同的主张?
2024-05-19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抽测考试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聚焦时事分享见闻的主题班会上,班主任老师要求大家紧扣下面这幅漫画的寓意进行讨论。

请你代表自己的小组写一篇总结性的发言稿。

要求:符合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5-14更新 | 34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9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秦国人喜欢豪奢与六国人顾念其家进行对举,体现了强烈的批判意识。

(2)黄庭坚在《登快阁》中以自嘲之语交代登阁缘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谈理想”主题班会上,班长小张借用唐人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勉励同学们:相信自己,前路可期!

2024-04-20更新 | 25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朝中措   九日小集,世长将赴省

【宋】辛弃疾

年年团扇怨秋风,愁绝宝杯空。山下卧龙丰度,台前戏马英雄。

而今休矣,花残人似,老花同。莫怪东篱韵减,只今丹桂香浓。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值重阳,杨世长即将参加礼部试,词人与世长小聚,创作此词,寓意深远。
B.词人难以排遣心中的“愁”与“怨”,所以尽饮杯中之酒,读来令人感伤不已。
C.“花残人似,人老花同”以花自比,道出了英雄迟暮、人花俱老的现时之悲。
D.词人用“东篱”之典,以陶渊明自比,含蓄表现了不满朝政、隐逸自适之志。
2.“山下卧龙丰度,台前戏马英雄”看似跟“小集”时的人与景无关,但却有着绝妙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2024-04-20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