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02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周作人曾说:人生,有必要的忙,也要有必要的闲。只争朝夕的忙,是为了夕阳看花的闲。对于生活,忙而有价,用而有趣,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忙出意义,闲出情义,才能体现人生真正的价值。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10-09更新 | 191次组卷 | 20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4-15高三下·黑龙江哈尔滨·期末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朋友圈流传着一个“稻草定律”: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理会,它永远只是一根稻草。但如果卖白菜的人用它捆绑白菜,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卖螃蟹的人拿它去捆绑螃蟹,它就与螃蟹的价值一样了。于是有人认为人的价值有时也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在一起。但也有人觉得稻草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稻草,螃蟹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螃蟹,螃蟹的美味是稻草永远不会具有的,而稻草孕育的稻米的香味也是螃蟹所不具备的。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10-05更新 | 467次组卷 | 67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3 . 这也是一种         

请先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形成完整的题目,然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写一篇记叙文。不得抄袭。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这个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文字的光像人头上有火,火能给人们带来光明。光的本义是明亮,引申指光线、亮光,又引申指光荣、光彩。自然界有阳光、月光、星光、水光,生活中有灯光、烛光、火光,历史上有五四之光、中华之光、文明之光……说起,你又会联想到什么,有什么生活体验和独特感悟呢?

阅读以上材料,请以“光”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拟题目,选好角度,文体明确,叙写真情实感,避免套作;注意整体构思和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综合运用,尤其突出细节描写;不少于800字。

5 . 微写作。

青春之美,在人的一生中是弥足珍贵的。请用文字抒写你的青春情怀,给未来留下宝贵记忆。

要求:

(1)主题鲜明,积极向上,可议论,可抒情;

(2)不少于300字。

2023-10-0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当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英雄和普通劳动者并不是对立的,挺身而出的普通劳动者也是英雄。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暴发,全国纷扰。危急关头,许多普通劳动者挺身而出,世人皆谓之英雄。

你的身边是否有这样的英雄,他们有怎样的事迹?对这些英雄的壮举,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根据你的观察、思考,围绕材料内容及内涵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2023-10-0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谚有云低头的是稻穗,昂首的是稗子”“闪电总是击打最高处的物体,涉及低调和高调的问题。

有人说低调做人是一种修养,一种风度;高调做事是一种责任,一种气魄。有人说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但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

低调和高调是人生的一体两面,不可分割。请围绕“低调和高调”这个话题,结合材料和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表达新时代青年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10-0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敬业职业高中(驻马店开发区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

——乌申斯基

②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鲁迅

③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习近平

读完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请结合你对课本“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单元的学习,写一篇文章谈谈在新时代背景下你对劳动的理解。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10-01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孔子家语六本》

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③居家上网课期间,有同学感慨:好怀念和老师同学在校园一起学习的日子,在学校的氛围中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也有同学认为:线上学习,相对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己支配,同样可以保证高效学习。

环境真的能影响人的成长吗?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你对上述材料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学校校刊“校园论坛”邀请你作为学生代表写一篇以“环境与成长”为主题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傅山的书法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他书出颜真卿,并总结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的经验。

材料二:在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的颁奖盛典上,杨振宁的学生展示了他亲笔题写的八个字——宁拙毋巧,宁朴毋华。这是先生一生最喜欢的格言,也是他科学研究态度和为人处世思想哲学的体现。

材料三:中国民间有句谚语: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以上三则材料对我们当代青年如何认识“拙”与“巧”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9-3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