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2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仁是孔子所宣扬的最高道德原则。《吕氏春秋·不二》云:“孔子贵仁。”这是符合事实的。但在春秋时代,孔子以前,仁已经是一个公认的道德准则了。《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载,晋大夫臼季云:“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又《左传·定公四年》记载,楚郧辛曰:“《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唯仁者能之。”又《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孔子对于楚灵王的评论说:“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孔子以“克己复礼”为仁,乃是引述“古志”之言。

过去多数学者认为,孔子并没有给出仁的完整界说。我不同意此种观点,我认为孔子确实曾经给出关于仁的明确界说。《论语》记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这里,孔子区别了圣与仁的不同层次。子贡误以圣为仁,混淆了圣与仁的不同层次。孔子区别圣与仁,因而必须讲明仁的完整含义,必须如此才能揭示圣与仁的不同意指。而且这里“夫仁者”三字也正是确立界说的格式。所以我认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乃是孔子所讲关于仁的界说。

(节选自张岱年《仁和仁义》,有删改)

材料二:

孔子“贵仁”,同时也宣扬“义”。据《论语》所记,孔子尝说:“君子义以为上。”(《阳货》)“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卫灵公》)“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见得思义。”(《季氏》)孔子所谓义即道德原则之义。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义则泛指道德的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讲仁,又讲义,但据《论语》所载,孔子未尝以仁义相连并举。我推测,以仁义并举,可能始于孔门再传弟子,但始于何人,由于书缺有间,已难考定。

孟子多次以仁义并举,如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梁惠王》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离娄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告子上》)“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尽心上》)“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尽心下》)孟子道德学说的核心是仁义。

(节选自张岱年《仁和仁义》,有删改)

材料三:

孔子提出的“仁”是他全部思想的核心。它是“礼”的根本内容,是道德伦理观念的基础,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重视人的世界观的出发点。

孔子讲到“仁”的地方很多,意思很广泛,从《论语》看几乎是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它包括忠、恕、孝、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孔子的“仁”是他的最高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则,他以为离开了“仁”,忠、孝、信、勇等都无意义。那么“仁”的最根本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

孔子的“仁”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含义,这就是“尚贤”的意思。“尚贤”就是要注重个人的道德、学问和才能,而不必管其出身的高低。这个主张在实际上破坏着奴隶主贵族的世官世禄制度。关于“尚贤”,孔子也讲过许多话,例如他说“学也禄在其中矣”“学而优则仕”等等。在孔子看来,要做官就应该有学问,这个看法对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它打破了世官世禄的贵族政治;另一方面它又能吸收有才能有知识的人为封建统治服务,但最终又能使知识分子不脱离政治的轨道。

(节选自汤一介《“仁”——孔子思想的核心》,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贵仁”,就是因为孔子的重视,“仁”才成为公认的道德原则。
B.在“孔子是否给出关于仁的明确界说”问题上,张岱年与过去许多学者的观点不同。
C.子贡误以圣为仁,在孔子看来,主要是颠倒了圣与仁的层次。
D.“仁”是孔子的最高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则,也是他全部思想的核心之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不曾以仁义相连并举,真正将仁义并举,是孔门的再传弟子。
B.孟子多次以仁义并举,仁义是孟子道德学说的核心。
C.孔子在很多地方讲到仁,意思很宽泛,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
D.孔子认为选拔人才,既要看其出身的高低,更要注重个人的道德、学问和才能。
3.结合材料内容,判断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孔子“仁”的思想范畴(     
A.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克己复礼。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第2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蕴含着中国乡村美学的主题和纲领性思想。

乡村美学以回归为主题。这里说的回归有双重含义:一是物质意义上的回归,即游子回归故土;二是精神意义上的回归,即从追逐功利的入世生活回归纯朴自在的心灵生活。在《归园田居》中,陶渊明认为归隐故乡就是将自己从功利社会的尘网中解放出来,就像羁鸟归旧林,就像池鱼返故渊。乡土生活是在单纯的血缘、固定的地缘的基础上进行的,人员相对固定。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为居住者提供了熟悉、稳定的社会关系,而且从血缘和地缘两个层面强化了居住者的归属感。回归乡土,获得身体的安全和心灵的自由,这就是陶渊明所说的复得返自然

乡村美学以具有地域局限性的村落为主体场景。作为乡土生活时代的基本社区,村落有地域的限制,这使得社群关系和地缘关系相对疏离。费孝通认为,乡村之间存在隔膜是乡土文化的一个基本特点。他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的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他们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相对孤立的社会圈子。在《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简要而真切地表现了村落狭小、疏离的状况。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反映了他栖居的村落的规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反映了村落之间相互疏离的状况。

乡村美学以强烈的土地意识为基础,蕴含着对土地的热爱、眷恋之情和与山泽、草木、禽鸟和谐共生的思想。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写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常恐但……愿体现了在这有限的土地上,通过勤劳耕作使一家人得以生存、繁衍的愿望。费孝通说:在乡土社会中个人的欲望常是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的。农家人的欲望是由他们所居的土地培育的,并成为他们的文化的一部分。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样的乡村生活画面不是一个外来者能描绘的。因为,这样的画面并不是一片供外来者驻足观赏的景观。它是真实的农家生活,是由身在其中且拥有素朴自然的心灵的人提炼的。

乡村美学以道家自然哲学为内核,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乡村美学赋予土地、宅院、山泽、草木、禽鸟和人以有机的生命关联,将它们融为一体,并让这个整体在自然循环中无限绵延。比如,《归园田居》五首诗中两次用到虚室一词。这个词出自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庄子》)。陶渊明的虚室当兼有乡居之清净和内心之空灵双重含义。虚室生白的意思是心境虚静则能悟出大道,即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无限境界。陶渊明完全承继了庄子的生命观。这种生命观认为,生死是自然常态,终归空无并不是悲剧,与此相反,归于空无使自我在自然运行中获得了无限意义。在道家自然哲学的时空意识、生死意识的影响下,乡村美学在有限的乡土空间中使时间绵延,又在无始无终的时间中激活空间,使乡村成为一片在时间中超越时间,在空间中超越空间的大化天地。

(摘编自肖鹰《陶渊明<归园田居>与中国乡村美学》)

材料二:

审美价值是事物在带给人美感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人的心理、生理、人性等有益的价值。中国乡村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如培育人格、抚慰心灵、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承载乡愁等。

在人格培育方面,作为乡村载体的土地,本身即极具独立而重要的审美功能。正如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所说的,属于第一自然的高山大海等,常常美而不善,艳里藏凶;属于第三自然的人造园林,则虚伪空洞,矫揉造作;属于第四自然的工业废弃地,虽真实,却往往欠美;而属于第二自然的土地,美且善,善且真,是一种生存的艺术。俞孔坚教授对土地所做的美且善,善且真的价值判断,在我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周易·坤卦》中即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中国乡村的竹篱茅舍、野塘草径,会给人以自由闲适之感。远离纷争、超然物外、向往纯净天地的中国文人雅士,几乎都将田园视为自己的理想归宿。郑板桥在《靳秋田索画》中深情地写道: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郑板桥在这里强调的是乡村环境给人以心灵慰藉的审美价值。

散漫自然的乡村审美空间,更有利于人的自由个性之生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会更加厌恶刻板与程式,而得以更多地保留源于生命本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朱清时院士讲过:农村孩子的知识面比不上城市里的孩子的知识面,但由于农村孩子自小生活在外在束缚较少的田园环境中,农村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常要比城市里的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更为突出。朱清时所说的田园环境对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激发,正是乡村环境的审美价值之一。

自古以来,乡愁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审美情怀之一,无数诗文因写乡愁而被历代传诵。而中国乡村,正是乡愁情怀之源。那些树木掩映、庄稼簇拥、散布于平原旷野或山间水畔的村庄,是许许多多中国人魂牵梦绕的之所在和叶落归根时的栖居之所。中国传统诗文中常见的乡愁情怀之中的,指的就是这样的村庄。

中国乡村蕴藏的审美思想不仅长期滋润着中国人的灵魂,培育了中华民族的个性,亦作为珍贵的文化资源,有益于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杨守森《中国乡村美学研究导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园田居》表现了陶渊明归隐故乡后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况,既体现了物质意义上的回归,也体现了精神意义上的回归。
B.陶渊明对乡村生活的熟悉程度是达官贵人所不及的,“暖暖远人村”四句表现的乡村生活画面也是达官贵人无法描画的。
C.俞孔坚认为,第一自然常常美而不善;第三自然矫揉造作;第四自然往往欠美;第二自然美、善且真,有培育人格的作用。
D.许多中国人将村落视为魂牵梦绕的“家”之所在和叶落归根时的栖居之所,并创作以“乡愁”为主题的诗文,寄托自己的情思。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乡土社会,村落之间缺乏信任,因而村落之间交往较少,每个村落都成为一个相对孤立的社会圈子,村落人员也相对固定。
B.费孝通指出,在乡土生活时代,乡村之间存在隔膜。而早在晋代,陶渊明就在《归园田居》中揭示了乡土文化的这一缺陷。
C.《归园田居》表达了通过勤劳耕作使一家人生存、繁衍的愿望,这一愿望在当时引起农家人的共鸣,并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D.《归园田居》中两次使用“虚室”一词,该词体现了道家自然哲学思想,该词的使用是陶渊明承继庄子的生命观的有力证据。
3.下列选项,不能从正面体现材料一言及的乡村美学的主题或纲领性思想的一项是(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其一>》)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
C.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其四>》)
D.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饮酒<其三>》)
4.简述材料一、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创作了大量田园诗,以下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中的乡村体现出哪些独特的审美价值?请结合对材料二的理解简要分析。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023-10-01更新 | 21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冀东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躺平族青年作为一个群体代称和生活理念,正在引发讨论。与拼搏努力争取成功相对,躺平族在各种压力面前选择逃避。相比奋斗的收获,他们更愿意过与世无争的生活,甚至一躺了之。这种自外于传统主流观念的青年处世方式,引起了社会的重视。

特定文化现象的出现往往根源于经济社会的转型。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面临高失业叠加高通胀的经济滞胀危机,朋克文化在承受巨大压力的社会底层中迅速兴起壮大,年轻人以简单的音乐结构、非主流的着装和无所顾忌的言语方式等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抗争。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的破裂之后,日本开始了长时间的经济停滞,催生了不出社会、自我封闭的蛰居族,并逐渐形成了大前研一笔下的低欲望社会;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深度影响全球经济的背景下,不上学、不工作、不进修的尼特族日益发展壮大,逐步演变为当下世界性社会问题。

躺平族的兴起也有着深层次的经济社会背景。一方面,当下中国正在经历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增长换挡降速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行业发展空间受限,竞争更加激烈,最终反映到个人层面工作和生活上的内卷上。另一方面,中国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为多元化的生活方式选择创造了条件。在物质相对丰裕的当下,人们可以有选择地放慢脚步,以相对舒适的工作方式换取足够的生活条件,或者依靠前期积累安逸度日。由此,那些思维活跃、不拘泥于传统的青年,自然会想到换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躺平。而与真正付诸行动在身体上躺平的人群相比,那些在岗位上早早失去斗志,消极应对工作的精神躺平者可能也不在少数。

然而,躺平族显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多不利。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等多方面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离不开青年的创造性贡献。相较于未富先老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促成的客观趋势,未富先躺这一现实问题带来的主观倾向同样需要引起我们警惕。关注躺平族,让躺平族愿意奋斗,对于面临转型发展任务的我国尤为必要。

当然,这绝非要对躺平族进行批判与苛责。出于身心考量选择舒适生活理应得到理解,经过充分思考选择慢节奏生活也需得到更多尊重。基于现实环境自主做出适合个人的生活选择,本身就是社会发展成就的一方面体现。引导躺平族奋斗,更多是需要从培育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积极的社会价值取向角度出发,通过国家、社会和学校等各方共同努力,给予这些青年更多的关怀。

(摘编自汪星余《引导躺平族珍惜韶华、奋发有为》,有删改)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从中国经济转型和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两个方面论证了“躺平族”兴起的社会背景。
B.“躺平族”与英国尼特族,日本“低欲望社会”危机实质上是不一样的。
C.“未富先老”是客观发展的必然,而“未富先躺”是可以通过积极引导避免发生的。
D.对于“躺平族”,既要有批判与苛责,也要有理解与尊重,更要有关怀和积极引导。
2.有人把“躺平”等同于不思进取、浑浑噩噩;有人认为“躺平”是面对现实困难时采取的一种心理调适、休整和自我治疗,从而进行更清晰理性的人生规划。下列表现属于前者的一项是(     
A.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孟浩然“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C.李白“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D.不工不作,不婚不生,不消不费,世事能奈我何?
3.“躺平族”作为一个群体代称和生活理念,在各种压力面前选择自外于传统主流观念的青年处世方式,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躺平族”。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早期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礼和乐相互配合,用以治理国家,保持社会的和谐安定,这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它的内容是“序”,也就是维护社会秩序、社会规范;“乐”是内在的熏陶和感发,它的内容是“和”,也就是调和性情,使人保持和谐悦乐的状态,生动活泼,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进一步达到人际关系和谐以及人与整个大自然的和谐。人与整个大自然的和谐,叫做“大乐与天地同和”,这是中国古代音乐追求的最高境界。

“乐者,和也”,成为影响中国文化数千年的重要思想,它所突出的正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谐。中国人的礼乐文化传统,其实就是建立一个和谐世界秩序的传统,音乐被当作达至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节选自叶朗、朱良志《以乐治国》)

材料二:

大部分情况下,普通人听音乐并不以受教育或者学习为目的,而是为了娱乐。当人们处于某种亢奋的状态中时,会歌唱;紧张的工作之余,会欣赏一首轻松快乐的歌曲;茶余饭后,会借音乐来调剂自己的生活。由此可见,音乐作为美的形式的存在,给予人们无限的精神享受,使人们可以放松自己,忘掉不快,赶走疲劳,从而得到身心上的舒缓。

音乐可以娱人,同样也能够自娱。音乐并不仅仅指那些广为传唱的经典,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个别旋律,它还包括诸如劳动号子和民间小调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比如在人们日常的劳动生产过程中,民歌和号子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能够减少工作带来的乏味感、枯燥感,消除疲劳,鼓舞干劲。通过音乐的欣赏,释放出人们现实中的郁闷和压力,达到精神的宁静和安乐。从这个意义而言,音乐消解了社会个体的压力,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安定。

音乐是思想的载体,因而在音乐中,能传达出乐章所包含的神韵。人们能与音乐中所蕴神韵互交,这一互动过程,可谓之乐能动神,神可感乐。恰如其分的音乐,可以鼓舞人的斗志,提振人的情绪,激发人的潜力。例如古代行军作战,都备有战鼓。临战时,鼓声震天,士气如虹。一首《义勇军进行曲》,激励了多少热血志士奋发向前,每当我们行注目礼,目睹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耳闻雄壮的国歌徐徐奏响,有谁不心潮澎湃?有谁能不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定奋进?音乐能通过自身内蕴催人奋进,这方面具体的例子,不遑多举。哪个时代都不乏这样催人向前、催人奋进的音乐,它使得社会中有志之士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了共同的目标拼搏不懈。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团结、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音乐另外一个重大意义上的社会功能,在于道德教化。中外诸多先贤,对此都有过深入分析、研究和论证。汉代《毛诗序》讲道:“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在古代,诗、乐、舞是合为一体,密不可分的。

(节选自史其威《论音乐的社会功能》)

材料三:

近来,风靡电视圈的音乐类综艺节目《歌手2019》和《声入人心》就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其在兼具商业效应、娱乐大众作用的同时,使音乐表演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和传统艺术形式,反映了部分音乐人对民族文化的守正与创新。

《歌手2019》总决赛上,歌手龚琳娜携手京剧艺术家王珮瑜、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共同演唱了一首集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及西方古典音乐于一体的音乐作品,其中包含《垓下歌》《六州歌头》,囊括我国古典文学、民族音乐等方面的重要内容,以专业的功底和震撼的演唱为观众充分展现了“中国味”音乐。原创新形态声乐演唱节目《声入人心》及其同名音乐会全国巡演也是今年以来的文化热点。《声入人心》以深耕古典音乐、严肃音乐闻名,着重向观众展示美声、歌剧、音乐剧等西方音乐元素。但与此同时,其中的部分演唱成员也保持着自身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坚守,从以西方元素占主导的音乐演绎中突出重围,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云南民歌《猜调》、湖南民歌《浏阳河》、江苏民歌《采红菱》、土家族民歌《龙船调》以及越剧《梁祝化蝶》等,都在节目当中有重点展现,为观众带来了不少日常生活中鲜能听到的民族调调和传统戏曲。这些都激发了观众对民歌和传统戏剧形式的兴趣,使民族音乐元素从一众美声、音乐剧演唱中脱颖而出。

歌者以自身对民族音乐和优秀传统艺术的观照,将本土元素更多地带入当下大众化、娱乐化的音乐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观众对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固有印象和认知。对文艺工作者而言,在文化市场越发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守住“中国味”,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是不断思索与探究的重要问题。虽然在当下,一部分人更为看重节目制作所能带来的市场和流量,但在迎合市场需求的同时,我们不应丢掉民族的、传统的内容,应在大众化、快节奏的文化背景和传媒发展趋势下,更多地融入原汁原味的中国本土艺术元素,从而向大众普及民族音乐和传统艺术精华。期望令观众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宣传效应的音乐类综艺节目肩负起守护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本土经典的重任。

(节选自于溟跃《音乐类综艺节目应守住中国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礼乐文化是中国早期文化的重要内容,“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乐”是内在的熏陶感发,“礼”比“乐”更为重要。
B.音乐作为美的形式的存在,可以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音乐作为思想的载体,可以使人与它的神韵互交,砥心砺志。
C.中国古代音乐追求的最高境界与中国礼乐文化传统的要求一致,这是音乐成为当时构建和谐社会重要路径的原因。
D.很多情况下,大家听音乐不仅能在不同的旋律中受教育和学习,又能达到放松自己,赶走疲惫,舒缓身心的效果。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音乐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广为传唱的经典名曲、令人印象深刻的个别旋律、劳动号子和民间小调等,可以满足娱人和自娱的需求。
B.恰如其分的音乐,会对人产生正面的影响,如两军阵前对垒之时激扬的鼓声,能够激发战士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畏的勇气。
C.在文化市场日益多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文艺工作者要积极思索探究如何守住“中国味”、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问题。
D.现在有一些人更加重视节目制作所带来的市场和流量,迎合了市场的需求,也融入了本土的艺术元素,承担起了向大众普及传统艺术精华的重任。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四段的观点的一项是(     
A.《礼记·乐记》:“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
B.欧阳修《送杨寘序》:“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C.《晋书·乐志》:“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
D.《国语·楚语》:“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
4.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实例分析说明。
5.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在当代社会怎样能实现音乐功能的最大化?
2023-09-30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这里有一座歪房子

     

我们只见过因年久失修而歪斜的老房子,哪有人专门去建一座倾斜欲倒的新房子呢? 但还真有这样的事。婺源严田村就建了一座精心设计、结构复杂、外斜内平的徽式新房。

婺源向以山清水秀的风景和白墙黛瓦的民居闻名。近年来,婺源除吸引了走马观花的游客外,还有一批艺术家、作家、学者长期住在那里。他们将身心融入山水田园,同时,他们又按照自己的理念来解读生活。文化,从来都是在传统与变异中前行的。于是,这座歪房子就成了老树上的一朵新花,忽放奇彩,蜚声四野。而每当一个内涵丰富的意象出现,总会有无穷个不同的解读,斯为艺术。

世界万物没有一个绝对的平衡,总是在倾斜与校正中来回摆动。这座歪房子不过是将这种意识具象化,让人可看、可摸、可住、可思,去理解人生。其实,以“斜”警世古已有之。中国古代有一种叫“款”的器皿,在一根横木上挂一陶罐,空着时,罐身半斜;加水一半,罐身正;加满水,罐子立刻倾翻。孔子见而感叹道:“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这是警惕人不要自满。“欹”,名“宥坐之器”,“宥”同“右”,意为座右铭,是在以斜警正。国宝山西永乐宫壁画里有众多人物故事,但是没忘了画一个细节:一个童子,正在用一块斜木片去垫支一个桌腿。别小看这块斜木片,明代学者李渔的《闲情偶寄》曾记录它。宋代学者刘子翚曾有一首咏物诗专说它:“匠余留片木,楮案定欹倾。不是乖绳墨,人间地少平。”这也是以斜示正。清代诗人龚自珍有一名篇《病梅馆记》,他说梅花本来长得好好的,有人偏要把它们绑得东扭西歪,以曲为美,这是病态。他同情被扭曲之梅,就买了300盆梅花为它们松绑,发豪言要将天下病梅全部解放。这也是以斜说正。佛说“一物一世界”,看来无论是一个小陶罐、一块小斜木片还是一枝梅,都含有辩证法,都可解物警世。

以上所举三件,都是可于手中把玩之小物件,现忽有庞然如一所房子者矗立眼前,人可绕其外,入其内,效果又当如何? 这正是现代艺术与传统之别吧。遂有感而作《歪房子铭》:

人居地球而不知头朝下行走,居平常之屋而不知反常之事,正所谓习以为常,歪以为正,非以为是。

居都市者,吸汽车尾气而不觉;吃农药残留之粮菜而不觉;夜不见星光之灿烂而不觉;日不闻鸟语之欢鸣而不觉;身处喧闹纷扰之市而不觉;心陷案牍之劳、商利之争、职场之累而不觉。疲于奔命,忙如蜂蚁,自以为得意。

有某君一日行至婺源严田古村,见山青水绿,天朗气清,惊为桃源。遂造屋数间以引知音,又筑歪房一座以警人心。房外观之,为将倾欲倒之状,入内则敞亮平稳,目跳远山天际绿,耳听鸣泉心上流。坐饮清茶一杯,顿悟今是而昨非,尽洗半生红尘。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今以房为镜,可明居世之道。陡然一倾,震悟人生。

(摘编自《解放日报》2022年1月20日)

文本二:

文章传统的传承与进阶

—论梁衡的《树梢上的中国》兼及其散文创作史

高明勇

王梦奎曾说:“考察近代中国文学史,散文发展的主流始终是同社会政治和思想进步的潮流相呼应的,有成就的作家很多都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作品的社会意义也因此而提升。梁衡的散文继承着这种优良的传统。”他所说的“传统”,更多偏重于“文以载道”的传统。

关于文章写作,梁衡有一篇非常重要的文本,谈“一篇文章怎样才好看呢?”由此,他提出了“文章五诀”的写作主张:形、事、情、理、典五个要素,我们可以称之为“文章五诀”。其中形、事、情、理正好是文章中不可少的景物、事件、情感、道理四种内容,又是描写、叙述、抒发、议论四个基本手段。四字中“形”“事”为实,“情”“理”为虚,“典”则是作者知识积累的综合运用。

他进一步阐释:“(创作)手法必须有变化。最常用的手法有描写、叙事、抒情、说理等。如就单项技巧而言,描写而不单调,叙事而不拖沓,抒情而不做作,说理而不枯燥,文章就算作好了。但更多时候是这些手法的综合使用,如叙中有情,情中有理,理中有形,形中有情 ,等等。所以文章之法就是杂糅之法、出奇之法、反差映衬之法、反串互换之法。”

这个写作主张,其实就是对“文章传统”在方法论层面的重新理解与高度提炼,来自梁衡散文创作的经历与认知,又反过来影响甚至统摄其散文创作。在宏观层面,“文章传统”可与“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相衔接;在微观层面,又与梁启超、叶圣陶、唐弢、夏丐尊以降的文章修养相沿袭,进而言之,对话题选择的重视、对写作目的的反思、对语言推敲的专注、对修辞锤炼的讲究、对思想表达的思索,都是“文章传统”所在意的范畴。

值得注意的是,梁衡谈“为文之道”,大多是通过“文章”——当然,从诗歌、散文、小说的分类来看,散文的创作逻辑也是最符合文章传统的。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运用设问修辞,作者自问自答,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歪房子”,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将歪房子比作“老树上的一朵新花”,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歪房子是传统文化孕育出的新理念的产物。
C.作者赋《歪房子铭》赞美歪房子,列举了生活中的一系列反常之事证明“歪以为正,非以为是”的观点。
D.文章以物明理,文末又运用类比手法,劝诫人们要像古人以铜、人为镜一样,以歪房子为镜,感悟人生。
2.文本一的语言有哪些特色?请简要分析。
3.文本二中梁衡指出,一篇好文章要有形、事、情、理、典五个要素。这五个要素中“形”“事”为实,“情”“理”为虚,“典”则是作者知识积累的综合运用。请问文本一是如何落实这一点的?
2023-09-3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不是美而是意境,这一点已经成为中外学者的共识。那么,什么是意境?

从中国美学史来看,意境与意象、象等概念相关。在《易传》中,象是与形对照起来界定的:“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象与形相比,有虚与实、动与静的区别。象比形更虚灵,更生动。象还有另外一个用法,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想象”。《韩非子·解老》中对象做了这样的解释:“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比较起来说,眼见的形为实,意想的象为虚。正因为想象的介入,象变得更加虚灵、生动和非现实。

顺着这个思路,可以说意象比形象更虚灵、更生动。正因为如此,意象专指诗歌和绘画等艺术形式所创造的审美对象,它可以是虚构的、想象的,总之,是非现实的。形象多指现实中的事物的形状。形象可以是审美欣赏的对象,从而转化为意象。比如,在文学形象这种说法中,形象就是审美对象,可以包含虚构和想象的成分。不过,形象也可以是非审美活动的对象。比如,在测量活动中,形象就表现为客观的形状。

意象是审美对象,也是艺术创造的目标。通过意象,我们可以将审美与非审美、艺术与非艺术区别开来。既然意象已经将审美和艺术从其他人类活动中区别开来,为什么还需要意境?究竟什么是意境?尽管境与象关系紧密,但它与象不同。中国传统美学中,有“境生于象外”“象外之象”等说法。由此可见,境不是个别的象,而是个别的象的放大或延伸,是不能对象化的境域或者世界。世界不是对象,不能与自我相对,因为自我始终是在世界之中存在,不能越出世界而存在。从这种意义上说,意境比意象要大。

意境不仅大于意象,而且高于意象。与具体的意象相比,非对象化的意境更加抽象和虚灵。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意境也有境界的意思。有意境就意味着境界更高,更有形而上的意味。对意境的欣赏,能够使人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意境不仅是虚灵的、动态的,而且是超越的、神圣的。它不仅往广大的方面蔓延,而且往高深的方面伸展,由此意境类似于古人心目中的宇宙,即“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意境是宇宙,但它不是物理学上的宇宙,而是心灵的宇宙,是精神生活的宇宙。中国艺术家创造出有意境的艺术作品,目的是安顿我们的心灵,安顿我们的精神生活。

意境理论让我们从个别事物中超越出来,进入更加广大的周遭世界,进而与历史和宇宙发生关联,这对于将今天的艺术实践从对物体和个体的狭隘专注中解放出来尤其重要。现在已经有不少西方美学家开始用气氛、氛围、灵韵等具有中国美学色彩的词汇来描述艺术圈,我想它们都不如中国美学中的意境那么准确。在意境范畴启发下建构起来的艺术圈,将如同时下生态圈和经济圈一样,成为当代艺术中的一种新现象,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

(摘编自彭锋《意境论的重生》)

材料二:

说到意境,我以为,意境是现实生活重压下可以让人们的心灵暂时得到抚慰的一剂良药。人们旅游,或寄情于山水,或暂驻风雪,或赏花问月,为的就是远离人际关系如葛藤一般纠缠在一起的现实生活。董其昌的山水特别高远清澹,一笔一笔安详宁静。这种意境,是他心上笔下的追求,更是他对于动荡不安动辄便可罹祸的官场生涯紧张心情的互补。以董其昌那样的身份,以他那样的身份派生出的那样的心情,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追求这样宁静的意境,是有意要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既是一种休息又是一种抚慰!这就是艺术的妙谛所在。有唐一代,安史之乱那一段,草木厌兵民不聊生,倒出现了许多意境优美的田园诗,为什么会这样?那几乎是民众们的集体向往,是诗人对民众的一种大抚慰!而在盛唐时期,歌舞升平,“小邑犹藏万斛金”,却产生了以建功立业思想为基础的边塞诗,边塞诗的苦寒意境是人们不乐意经历的,但因为它与人们当时的现实生活拉开了距离,所以既变成了一种审美,又被人们称道!艺术的妙谛就是要与生活拉开距离,如果生活是什么样艺术便是什么样,那我们还要艺术做什么?意境是理想化了的,是人类精神的休息场所,让人们于现实生活中看到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美。

意境之美,是画面给人们提供更多联想的可能,是由此及彼,于似与不似之间给看官尽量留有广大的想象余地。艺术必须要由此及彼,如果艺术不能完成这一个飞越便不是艺术,只不过是说明文,或是——看图说字。文学中的意境之美也如此,文字要在读者的脑海里变成海市蜃楼般的画面,如《简·爱》,你似乎都能感觉到主人公生活的环境,感觉到那种阴冷和潮气。说到营造国画的意境,不是画家自己在那里营造,画家只不过提供了某种可能,只是通过笔墨对看官们的生活经验做了指点和引导,然后由看官去营造。意境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意境的标准不会随时代产生多大的变化,尤其是中国画。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这只是某些人的事,就国画而言,你也可以笔墨不必随时代,你可以死死固守传统,固守本身便是一种美,是一种精神!中国画技法形成于农耕时代,你要它随时代发展,现在是什么时代?工业时代好像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你来画宇宙飞船或手机电脑不是不可以,但也同样需有意境。关于国画意境,没有什么评判标准;说到笔墨,却有标准,那就是笔墨一定要变化丰富而状物精微。

(摘编自王祥夫《意境之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象是虚的,形是实的;象是动的,形是静的;象必须和形对比起来才能让人理解。
B.意象专指艺术形式创造的审美对象,是非现实的,意象比形象更加虚灵生动。
C.高远清澹的意境,并不是董其昌心上笔下的追求,而是对其官场紧张心情的互补。
D.除变化丰富而状物精微外,国画的笔墨和意境并没有太大区别,不应有评判标准。
2.下面诗句不属于材料二中所述“与生活拉开距离”的一项是(     
A.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B.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3.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2023-09-3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阅读了《乡土本色》一章,请根据以下事例,提炼出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5个字。

(1)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

(2)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

(3)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他们从小就看惯了的。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到底有没有自己的美学?由于长期以来受“欧洲中心论”与“以西释中”影响,我国美学研究对中华民族的审美理论缺乏必要的自信,常常以“审美智慧”称之,没有勇气将其称为中国的美学理论。其实,审美是一种生活样式,是一种艺术的生存方式。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有引以自傲的民族艺术。因此,中国必然拥有本民族的美学,这种美学就是“生生美学”。“生生美学”这一概念来自《周易》,所谓“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意即“生命的创生”,是我国古代哲思与艺术的核心所在。“生生美学”相异于西方古典认识论美学,独具特色与魅力。而且,体现这种“生生美学”的中国传统艺术如国画、书法、戏曲、琴艺与民间艺术至今仍具有无穷生命力。

“生生美学”是一种古典形态的“天人相和”的生态之美。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以及由此产生的“天人合一”文化形态,衍生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观。“天人相和”的生态之美不是一般的生态智慧,而是具有原生性并活在当代的生态理论。“天人相和”所构成的人与自然亲和的“中和之美”,与古希腊强调科学的、比例对称的“和谐之美”是完全不同的。所谓“天人相和”具有明显的“生命创生”的内涵,天地相交、风调雨顺、万物生长就是一种美的形态。这种生态之美仍然存在于我国诸多民间艺术之中,例如年画之“瑞雪兆丰年”与“大丰收”等。

“生生美学”是一种“阴阳相生”的生命之美。这种生命之美包含万物化生、宇宙变化等极为丰富的内涵,而且体现出“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存”的理念,是一种古典的生态整体论与生态平等论。中国艺术是一种虚实相生的生命艺术,形成特有的艺术生命体。例如,国画就是通过白与黑、浓与淡的对比形成一种艺术生命力。像齐白石的虾图,以其“为百鸟传神,为万虫写照”的精神,仅寥寥几笔,以大片的空白将几只小虾在水中活泼泼的生命力表现无遗。

“生生美学”还是一种“日新其德”的含蓄之美。“生生美学”作为一种含蓄的美,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的无限风光,是一种“言外之意”“象外之象”与“味外之旨”。诗歌之“意境”、绘画之“气韵”、山水园林之“写意”、书法之“神韵”等,说的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含蓄之美,可以说是意味无穷。

“生生美学”化育于十几亿中国人的生活,蕴含在让我们流连忘返的无数民间艺术之中,寄托着我们绵绵的乡愁与无尽的情思,需要我们好好体悟、好好研究。

(摘编自曾繁仁《“生生美学”具有无穷生命力》)

材料二:

随着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随着当代美学理论建设的深入拓展,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创新弘扬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里所说的创新弘扬,首先是激活中国古代有价值的美学思想资源,并加以阐释和发扬光大,其次是在全球化语境中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进行外译和传播,使之成为世界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让优秀的中国传统美学资源成为当代美学思想的源头活水,成为当代美学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对于历代前贤美学思想积累的尊重与传承,而且能使我们在当下和全球语境下能够充分享有和利用这些优秀的传统。这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福祉,更是人类的福祉。

美学作为人文价值学科,应当重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价值。因此,我们不能心存偏见,依然怀抱全盘西化的那种矫枉过正的态度,总是误以为只有古希腊、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传统才对当下的美学思想发展有启示,而中国孔孟老庄、宋明理学以来的思想传统就不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我们既不粗率地鄙视和否定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也不能盲目地迷信和简单地移植西方美学。实际上,即使在西学东渐、甚至有人主张全盘西化的时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并没有被全盘否定,并没有完全断裂。宗白华、邓以蛰等人依然在传统美学资源现代化方面做出了成绩。其中有些成果经过一定的转化和生发创造,已经融入当代美学思想之中。可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是一脉相承的。

(摘编自朱志荣《中国传统美学的传承弘扬》)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美学研究常以“审美智慧”代替“美学理论”,一是因为长期受到西方文化浸染的影响,二是因为缺乏必要的文化自信。
B.“生生美学”源远流长并独具特色,它是我国古代哲思与艺术的核心所在,在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上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C.阴阳虚实的对比可以产生一种艺术生命力,齐白石运用这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达到了“为百鸟传神,为万虫写照”的艺术境界。
D.“天人合一”“阴阳相生”“含蓄蕴藉”等美学思想既是“生生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不二法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二对“中国传统美学”的论述重心不同,前者侧重介绍中国传统美学的生命力,后者侧重于论述它的传承与弘扬。
B.“生生美学”是人类的福祉,既为当代美学思想提供了源头活水,也是当代美学思想的组成部分。
C.古希腊强调“和谐之美”,老庄讲究“天人相和”,二者看似都讲究“和”,但实质却迥然不同。
D.在“西学东渐”的时代,即使有人盲目地迷信和简单移植西方美学,也没能割裂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3.下列选项,最适合用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正月唱灯戏,三月唱祭祖戏,五月唱端阳戏,八月唱中秋戏……在皮影戏的光影交织中,秦礼刚坚守了42年。
B.《只此青绿》以饱含哲思的中国传统艺术之美征服了观众的心,用舞蹈之美引领观众步入充满现代意蕴的中华美学殿堂。
C.中西文化对舞蹈美学研究的视角不同,中国的舞蹈美学注重意境和舞蹈动作,西方的舞蹈美学注重力的幻象与张力结构。
D.威廉·艾尔索普根据自己的美学创意,将鹅岭印刷二厂的老旧厂房变成具有时尚元素的文化园区,使其成为网红打卡地。
4.材料一在论证结构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
5.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的当下,西方美学以很大的文化势差大行其道。请结合材料,谈谈应怎样实现中国传统美学的复兴。
2023-09-29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农耕文明催生了数以万计的乡村聚落。在自然和文化的共同约束下,当地居民通过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适应和改造着周边的自然环境,塑造了独特的景观形态和社会关系。这些保留至今由人与自然持续互动的结果就是乡村遗产,也是研究乡村地区人地关系的重要的“活”文本。因此,乡村遗产兼具“历史文化遗产地”和“乡村生产生活承载地”的双重特征,包含了山体、水体、建筑、植被等有形的物质层面,也蕴含了哲学观、生产技术、生活智慧等无形的精神层面。

在遗产保护领域,价值认定是保护的前提。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通常被理解为历史、审美和科学价值。所以,对乡村遗产的认知与保护首先应以价值为导向。作为乡村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乡土建筑是指散落于村镇中、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除了一般的居民住宅外,还包括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祠堂、商铺、作坊、桥梁等建筑。乡土建筑是乡土文明的物质和精神载体,其建筑形态和建筑装饰等更为多样复杂,与其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更密切,很多乡村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筑中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在乡村遗产视野下审视乡土建筑的价值时,不仅要关注建筑本体的价值(其蕴含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包括建筑自身的历史久远度,与重要事件、人物或文化的关联度,某一地域或民族建筑类型的代表性,或者艺术审美上的价值),更要研究其背后所体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摘编自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乡村遗产视野下的乡土建筑》)

材料二:

在乡村遗产的保护实践工作中,应尝试在原生土壤中理解、尊重当地居民关于遗产的种种认知和实践行为,协助他们找到一条可持续的保护道路。

位于福建省永泰县的永泰庄寨与不同家族的迁徙繁衍有关。诸多家族搬迁到永泰后,开始建造居所。一些家族在营建过程中更注重安全性,逐渐形成了一个大家族共有的聚居防御空间。由此可见,永泰庄寨正是“家文化”的社区凝聚力的外在表现。而面对部分庄寨倒塌损毁等现象,所采取的保护手段要重在通过现代的组织方式,强化庄寨文化遗产价值内涵的传承,增强当地居民对乡土的归属感和对乡村遗产保护的参与感。所以,对庄寨的修缮既是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也是构建身份认同的重要手段。

另外,运用文化景观的方法和视角重新认知乡村遗产的价值,注重挖掘人与自然相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土地利用模式、景观内涵和文化观念,是近年来乡村保护的一个重要突破。

对当地居民来说,乡村文化景观是他们悉心培育的结果,蕴含着他们在和自然共处中摸索出的生存智慧与相处模式。在西南地区的一些村落中,可以看到当地居民对各类自然要素的灵活运用,包括气候、土壤、水体、石材、动植物等,如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榕江大利村古建筑群、石阡楼上村古建筑群等。与之互为表里的是敬畏自然、亲近自然的观念,这是他们所秉持的遗产观念,或者说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态度。

保护乡村遗产,我们还需要将其放在城乡关系的视角下进行定位。明清时期,商业氛围有所改善,江南市镇经济发达,不少乡村集市朝着市镇方向发展。同样,在现代频繁的城乡往来中,乡村向城镇“破界”的可能性也在增大。

比如位于浙江省兰溪市的诸葛村,历史上诸葛村村民凭借水运条件,在勃兴的兰溪药业中脱颖而出。中药业、商业和农业的并行,塑造了诸葛村的文化面貌,使城乡间互动更加频繁。从其古建筑与村落格局可见,业态的更新与诸葛村乡村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有着紧密联系。20世纪90年代后,诸葛村逐步走出了一条旅游利用、文物保护和社区发展的融合之路。2018年,诸葛村带动400余位当地村民直接从事旅游业,年接待量达60余万人次,旅游年综合收入突破亿元人民币。通过对家园的共同维护和旅游产业的开发,诸葛村的集体经济和社区凝聚力得到了较大提升,既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了解乡土文化的平台,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乡村遗产价值转化,这在中国众多乡村遗产保护案例中是较为难得的。

(摘编自刘邵远、杜晓帆《乡村遗产:田野中的家国情怀》)

材料三:

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过发展的“外源型”和“内源型”的争论。最典型的是,联合国大会决定以60年代为“联合国第一个发展十年”,并制定了《联合国第一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采取“外源型”发展模式,试图让发展中国家复制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其结果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仍然进步缓慢。到20世纪90年代,“内源型”发展模式逐渐成为联合国向国际社会推介的一种新型发展理念。“内源型”发展模式指的是“基于社会本身的文化特征和行为结构来构建自己的发展方式”。“内源型”发展战略否定了发达国家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唯一性,否定了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文化发展的模式。

历史文化资源的积累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物化形式与现实载体。在各个村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当地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不单是各个村落独特的文化资本,也是各个村落内源性的生产要素。进一步挖掘、有效利用乡村各个方面的历史文化遗产,使乡村成百上千年积淀下来的“静态”历史文化遗产,转变成与乡村现代化进程有机嫁接起来的“活态遗产”和“动态遗产”,成为乡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摘编自李宇军《用好乡村历史文化遗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遗产是当地居民通过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适应和改造周边自然环境所形成的结果。
B.保护乡土建筑,应在乡村遗产视野下重点关注建筑本体背后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C.因为对庄寨的修缮既在是保护文化遗产,也是在构建身份认同,所以要强化其价值内涵传承。
D.事实证明,发展中国家采取“外源型”发展模式,不能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遗产之所以兼具“历史文化遗产地”和“乡村生产生活承载地”的双重特征,是因为它是由人与自然持续互动的结果,也是研究乡村地区人地关系的重要的“活”文本。
B.永泰庄在部分庄寨倒塌损毁的保护过程中,强化庄寨文化遗产价值内涵的传承这一做法,体现出乡村保护过程中运用文化景观的方法和视角重新认知乡村遗产的价值这一策略。
C.“内源型”发展模式与 “外源型”发展模式不同,已逐渐成为一种新型发展理念,它以社会本身的文化特征和行为结构为基础,它不只注重发展经济,也注重发展社会文化。
D.深入挖掘各个村落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源型生产要素,使其由“静态遗产”转变成为“动态遗产”,能够助力乡村经济的发展。
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山西平遥古城梁村,建筑文化多样,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丰富,近年来开发成了一个集文化旅游、生态农业于一体的农村旅游胜地。
B.云南省曲靖市白雾村,早年,便有着“万里京运第一站”之称,时至今日,村牌坊、文庙、古戏台、财神庙、圣若瑟教堂依然完好。
C.山西省长治市黄崖洞,峭壁连绵数十公里,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相似,这里被开发成黄崖洞文化旅游区,是亲近大自然的好去处。
D.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大芦村,被称为“广西楹联第一村”,现完好保存有305副古对联,传承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文化根脉。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
5.请结合三则材料,针对当下部分城市 “兴建古城”热这一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
10 . 根据《乡土中国》一书的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乡土本色》一章中,作者指出,中国农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有这几个:一是每家农耕面积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二是合作的需要,三是为了安全,四是有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人口一代代积多,故而形成大村落。
B.《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章中,作者认为推行“文字下乡”并不十分迫切,因为文字和语言,是人们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但并非唯一的工具。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也可以通过“眉目”等其他方式来传递情感。
C.在《家族》一章中,作者认为中国家庭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在西洋家庭中,夫妻是主轴;而在中国,父子是主轴。在乡下,同性别、同年龄的人喜欢待在一起,这是乡土社会养成的性格。
D.在《差序格局》一章中,作者指出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是如同石头丢在水面一圈一圈向外推出去的涟漪,是以自己为中心向外扩展的,且圈子并不固定,这种以“己”为中心的表现可以说是自我主义,亦即所谓的个人主义。
2023-09-28更新 | 265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