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9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人脸识别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得到提高,而真正进入初级的应用阶段则在90年代后期,以美国、德国和日本的技术实现为主。如今,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已经不仅限于商务场所中,它已经以各种智能家居的形式逐步渗透到平常百姓家。

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对输入的人脸图像或者视频流进行判断。首先判断其是否存在人脸,如果存在人脸,则进一步给出每个脸的位置、大小和各个主要面部器官的位置信息。并依据这些,进一步提取每个人脸中所蕴含的身份特征,并将其与已知的人脸进行对比,从而识别每个人脸的身份。

人脸与人体的其他生物特征(指纹、虹膜等)一样与生俱来,它的唯一性和不易被复制的良好特性为身份鉴别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与其他类型的生物识别比较,人脸识别具有无须被采集对象配合、无须采集对象和设备直接接触、可以在同一场景中对多个人脸进行分拣、判断及识别等优点。这些特点使得人脸识别系统工作效率高、准确度高,且效果较好。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也无法忽视人脸识别技术在研发和应用中的阻碍因素。作为用户,对于人脸识别担忧主要是对其灵敏性、安全性方面的担忧。因为人脸具有相似性,所有的人脸的结构都相似,甚至人脸器官的结构外形都很相似。这样的特点对于利用人脸进行定位是有利的,但是对于利用人脸区分人类个体是不利的。此外,人脸的外形很不稳定,人可以通过脸部的变化产生很多表情,而在不同观察角度,人脸的视觉图像也相差很大,另外,人脸识别还受光照条件(例如白天和夜晚,室内和室外等)、人脸的很多遮盖物(例如口罩、墨镜、头发、胡须等)、年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都会影响人脸识别的灵敏性,甚至影响人脸识别的结果,最终带来安全隐患。

(摘编自《人脸识别技术原理及解决方案》,有删改)

材料二:

表1:全球生物识别细行业市场占比情况

表2:我国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占比统计情况

(摘编自《中国人脸识别发展情况及2019年人脸识别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材料三:人脸识别在我国应用的场景越来越多,如近日上海地铁试行人脸识别,乘客刷脸秒进站;北京通州区推出的北京市首个人脸识别全业务办税等。解锁门禁、刷脸打卡签到、刷脸付钱、刷脸取钱、刷脸验证信息、刷脸认证办事……人脸识别似乎无所不能,越来越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人脸识别之所以快速得到广泛应用,一是因为其“高科技”标签,吸引了一批科技发烧友,再则是因为其便捷性与安全性,还有就是身份认证需求的集中爆发。随着国内平安城市、智慧城市项目的深入发展,城市监控的高清化进一步得到普及,摄像机数量大规模增长,使得人脸识别在数据的采集上阻碍大大减小,提升了人脸识别的质量,扩大了应用领域。预计未来五年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保持年均25%的增长速度,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67亿元左右。

(摘编自《人脸识别技术在各个领域应用前景分析》)

1.下列不影响人脸识别技术“识别”效果的一项是(     
A.在地铁内进行扫码支付时,对准区域正脸进行。
B.在昏暗的小巷内进行人脸识别解锁门禁。
C.双胞胎弟弟通过人脸识别进行业务办税。
D.某人整过下巴之后进行刷脸支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材料一可知,人脸识别占比要远远高于语音、虹膜及指纹识别的占比,且主要运用于金融、安防、考勤和门禁等领域。
B.全球生物识别市场中,人脸识别占比要远远高于语音、虹膜及指纹识别的占比,且主要运用于金融、安防,考勤和门禁等领域。
C.人脸识别系统工作效率高、准确度高且效果较好,是因为系统具有在同一场景中对多个人脸进行分拣、判断及识别等优点。
D.人脸识别技术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预计未来五年将保持年均25%的增长速度,规模也将逐步增大,用户不必担心其安全问题。
3.请结合材料,分析人脸识别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
2020-12-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高等教育

司玉笙

强高考落榜后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

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强说,自个儿瞧得起自个儿就行。

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强很能干,做的活儿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拾起来,留作备用。

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憨蛋。

在露天仓垛里,强查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起的篷布。待老板驾车过来,他已成了个水人儿。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未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看我修补的篷布牢不牢。

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

的人干吧。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

强就当了经理。

公司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本家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强说,你不行。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

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强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起共事,就把事办好吧,这个经理的帽儿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

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谈一个合作项目。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呀,咱得好好接待。强说,对头。

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

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

那外商一愣,说,会的。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

外商就道了一声“OK”。谈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

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强对服务员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强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那外商站起来,抓住强的手紧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事成之后,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强和他的助手都去了。

席间,外商轻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

强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可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你自个儿的事就中……

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他端起一杯酒,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把母亲接来吧!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板说“比文化高的是你身上的那种特殊的东西”,强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子上”,他俩说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个人才干更重要。
B.强与外商谈判场面很有戏剧性,外商会说汉语,却还带着翻译,他想摆外商的架子,结果被强的外语攻势打掉了架子,改用母语谈。
C.强的母亲懂得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她使自己的儿子具有了那种“比文化高”的东西,因而强虽是高考落榜生,却得到了老板的敬重。
D.这篇小说立意新奇,强总是记者妈妈的教导“做好你自个儿的事”,赢得了人们一致的称赞。因为他有良好的个人品质,所以说他受过最好的教育。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主人公外貌、心理都没有作描摹,连对话都用叙述人的语言来间接表达,去掉虚饰,只留本真,较好地表现了人性的美好。
B.小说善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如开头用本家哥与强进行对比,中间用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与强进行对比,使强的形象得到了升华。
C.“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这一细节描写,对强的做法起到了强调突出的作用,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
D.小说以小见大,现实性强,主要突出了品德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这一主题,同时也歌颂了母亲的伟大。
3.“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憨蛋”一句,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4.小说中的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0-21高三上·贵州安顺·阶段练习
3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歌声嘹亮

江岸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新四军第五师在豫鄂边和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一次反扫荡过程中,第五师某团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深入到敌后山区黄泥湾休整。一路上,虽说难免损兵折将,倒也收容了一些兄弟部队被打散的战士,被临时安排在各个连队里。

一日,团部接到地下交通站送来的秘密情报,说是在兄弟部队混进了伪装成新四军模样的小鬼子,这些小鬼子会说中国话,不易辨识,危害极大,上级要求各部队小心查访。

团长说,这好办。咱中国人大多是山西大槐树的后人,小脚趾甲是分成两瓣的。让这些新来的家伙脱下鞋子看一看,不就行了?

政委笑了,说,我是不是中国人?可我的小脚趾甲就是整板的。不光是我,我们豫南人都是这样。我们不是山西大槐树人的后裔,我们的先祖是江西瓦屑坝筷子巷人。

团长说,那怎么办?咱们得想个办法呀。

政委低头沉默了一会儿,忽然抬起头来说,我有主意了!把他们分开,让他们分别唱抗战歌曲。凡是能唱的,肯定是我们新四军战士;凡是啥也唱不了的,就有问题了。

团部召开了连以上干部紧急会议,传达了上级的指示,要求各连队将沿途临时收容的士兵分开,逐个让他们唱抗战歌曲,以辨真伪。

很快,不同的歌声在黄泥湾各个角落分别唱起来: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孤军奋斗在罗霄山上,继承了先烈的殊勋……

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通过唱歌,很快分辨清楚了,多数半道上收容的士兵都会唱抗战歌曲,只有五个家伙啥也不会。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这五个家伙被悄悄地押送到了团部。一到团部,就被五花大绑起来。

凭什么绑我们?一个家伙气势汹汹地质问。

凭你们是他娘的小鬼子!团长轻蔑地说。

你们有什么根据?就凭我们天生不会唱歌?

你满天下打听打听去,哪有新四军战士不会唱抗战歌曲的?政委慢悠悠地说。

你们这样做,我们死不服气。

那好,听我的命令,把他们的裤子扒了!政委说。

果然,这五个家伙里面穿的根本不是新四军粗布短裤,而是屁股上兜着尿片似的白布。

政委不放心,害怕有漏网之鱼,让各连队把半道收容的会唱抗战歌曲的士兵都带到团部来,他要亲自过一遍筛子。会唱《新四军军歌》和《八路军军歌》等歌曲并不稀奇,部队没有战斗任务的时候,哪天不唱这几首歌?耳濡目染,听也听会了。

政委问一个士兵,你是哪里人?

报告政委,俺就是本地人。

政委唱道,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突然一指这个士兵,说,你接着唱。

这个士兵立即唱道,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

政委问另一个士兵,你是哪里人?

报告政委,俺是河北人。

政委唱道,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在哪里?

没等政委命令,这个士兵立即唱道,我的家在山西,过了黄河还有二百里……

政委问第三个士兵,你是哪里人?

报告政委,俺是东北人。

政委刚开始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这个士兵就跟着唱起来,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红梁……歌未唱完,眼睛里已然扑腾出泪花来。

还有一个人,连队没办法验证真伪,因为他是个哑巴,压根儿就不可能唱歌。连长把这个情况悄悄报告了团长和政委。

团长说,这可咋整?

政委说,这也不难。我从军以前,在大学念书,正好学过日语,还会唱日本歌呢。我去他们连队看看吧。

政委亲切地和战士们握手,大家围坐在一起,天南海北地闲聊着。那个哑巴士兵也笑嘻嘻地挤坐在大家中间。政委注意到,哑巴士兵似乎很紧张,就不动声色地继续和大家聊天,谈笑风生。不知聊了多长时间,哑巴士兵终于放松下来。政委突然唱起歌来,大家不再说话,静静听政委唱歌。只是谁也听不懂政委唱的是什么,大家也从未听过这样的歌,调子软绵绵的,听起来怪怪的……唱着唱着,政委不唱了,一指哑巴士兵,喝道,把他抓起来!

他怎么了?连长迷糊地问。

大家也是一头雾水。

政委笑着说,这个小鬼子,是个假哑巴,他肯定是因为不会说中国话,只好装哑巴。他听到我唱日本歌,憋不住了,听着听着,竟然不由自主地用手在腿上打起了拍子。不信,扒掉他的裤子看看。

几个战士抓住哑巴士兵,往下扒他的裤子。这个家伙凶猛地挣扎着,突然用日语骂了一句,吧嘎!

大家七手八脚扒掉这个假哑巴的裤子,千真万确,他的屁股上也裹着一条尿片似的白布。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不蔓不枝,一开篇便正式进入故事情节,同时顺便交代时代背景、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为下文进一步推进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B.小说中的团长性格突出,遇到事情要么方法简单,要么没有办法,有时还爆粗口,与政委办法多、有学问、有修养的形象迥然不同。
C.小说叙述故事时讲究变化,避免了雷同呆板,如描述来自本地、河北和东北的三个士兵在接政委唱词时,就写出了三个士兵的不同表现。
D.小说写到政委将哑巴士兵的真实身份查清,即结束整个故事,若将怎样处置这些混在革命队伍中的小鬼子做进一步交代,未免有蛇足之嫌。
2.“歌声嘹亮”在小说中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3.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你从小说中政委身上学到了哪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2020-12-2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集圣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梦里有你

赵悠然

罗威刚要出门,接到了一个电话:“罗威啊,我是李台阳,你还记得我吧?……啊对对,总算你还没有忘了我。你在家吗?好好,我马上就过来。”

罗威想,和李台阳这么多年没联系了,自己刚升职,莫不是……

门铃响了,门开处,伸进一个乱蓬蓬的脑袋,一只黑色的塑料袋子“嗵”地放在地板上

罗威说:“是台阳啊,快请进。”

坐在沙发上,罗威递烟给李台阳。李台阳抽出一支,凑在鼻子上闻闻,说:“罗威,你混得不错啊。”

“听说你要来,特地去超市买的。”罗威用打火机给他点烟。

李台阳嘻嘻一笑,放下烟,说:“那么破费干吗?我早戒了,那东西耗钱。”

罗威说:“那就吃些水果吧。”

李台阳也不客气,抓了个苹果,边吃边环顾房子,说:“你这房子够气派啊。”

罗威说:“我是‘负翁’一个,现在每月还在还房贷呢。”

李台阳说:“你们夫妻俩都是白领阶层,这钱来得容易,债也还得快。哪像我们,能吃饱饭,不生病,孩子上得起学,就上上大吉了。”

罗威想,这像是要借钱的开场白吧。他说:“是啊,现在,谁都活得不容易。”

李台阳说:“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打小就知道,你将来肯定比我活得有出息。”

罗威说:“哪里哪里,也是混口饭吃吧。”

李台阳正色道:“你这样说就不对了,人要知足,对吧?”然后,又开起玩笑:“你可不要犯错误啊。”

两人聊起童年时的事儿,说到小时候的邻居谁离婚了,谁出国了,谁还是那么一副臭脾气,一聊聊到快中午,李台阳还是没说他来的目的。

罗威说:“台阳,咱们去外面馆子吃吧,边吃边聊。”

李台阳说:“今天肯定不吃了,我答应老婆回家吃饭的。”仍然继续刚才的话题。

罗威见他一直不提正事,又没有走的意思,想到自己下午还有个会,又不好意思催促,心里便有些七上八下起来,心想可能李台阳不好意思自己提出来,便说:“台阳,你还在摆地摊吗?不如找个固定的工作,做保安什么的,收入也比那强啊。”

李台阳说:“我不喜欢做保安,我倒是想过自己租个门面,这样总比被城管赶来赶去强。”

罗威说:“城管大队的人我倒是认识,你今后有什么麻烦的话,我可以帮忙。”

李台阳拍了一下罗威的肩膀,说:“兄弟,有你这句话,说明我没有白惦记你。十多年了啊,你还是这般热心肠。好,我高兴,真是高兴啊。”边说边站了起来。

罗威说:“吃了饭再走。”

“老婆还在家等着我呢。好,我走了啊。”

听着李台阳“嗵嗵”的脚步声一路下去,罗威低头看了看地板上的黑袋子,打开来一看,原来是自己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鱼籽干。

罗威不知说啥好,忽然觉得自己特俗。

楼梯口又传来“嗵嗵”的脚步声,好像是李台阳的。罗威想:“可能刚才他没勇气说出口,就冲这一袋子鱼籽干,不管他提啥要求,自己一定想办法。”

打开门,果然是李台阳,尴尬的脸上都是亮晶晶的汗珠。他不好意思地说:“你们这个小区像个迷宫,我绕来绕去总找不到大门。”

罗威说:“瞧我这粗心,应该陪你下楼去的。”说着,便和李台阳下了楼。走到楼下,李台阳去开自行车锁,那辆车和李台阳一般灰不溜秋、尘头垢面。

罗威问:“你是骑车来的?”他知道李台阳住在西城,从那骑车到他这儿,起码要一个小时。

李台阳说:“是啊,骑惯了。”

罗威说:“台阳,你有啥困难只管开口,我能帮的一定帮你。”

李台阳说:“没啥事,就想来看看你。”

罗威说:“多年咱都没联系了,你今天上门一定有事。你只管说,别开不了口。”

李台阳看看罗威,似下了决心说:“我说出来你可别生气。”

见罗威点头,李台阳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你得了重病,很多人都围着你哭。这一醒来,我心里就七上八下的,连地摊都不想摆了。知道你混得好,我也不想打搅你了。可这梦搅得我难受,连我老婆都催我来看看你,看你气色这么好,我就放心了。唉,梦呗,我这人还真迷信。”

罗威的眼睛红了,他一把抱住李台阳,说:“兄弟。”

1.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2.这篇小说为什么要以“梦里有你”为题?
3.“罗威不知说啥好,忽然觉得自己特俗。”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小说中李台阳有怎样的性格?请概括分析。
2020-12-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新东方】高中语文091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今,信息革命带来生产力发展质的飞跃,强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进步,深刻影响社会环境和文化形态,文艺创作也如此。互联网介入文艺创作,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播途径扩大和呈现载体改变。就像部分戏曲演出于勾栏瓦舍,电影在黑漆漆的盒子里造梦,电视带来全家欢,一种文艺形式的发展、接受与所适配的媒介形式无法分开。网络小说、网络剧、网络大电影、网络综艺等以之名蓬勃兴起的文艺形式不只是传统艺术在小小荧屏上再次呈现,而是有其独特的创作方法、传播规律。

互联网特有的用户思维,让受众成为创作关注点。相较于传统文学,网络小说的阅读场景发生变化,写作场景随之改变。一位网络作家说,他特别重视读者在网络上的阅读体验,比如分段分节要短、条理要清楚;每章2000字左右。这是手机阅读者能接受的最佳长度;每一章的故事剧情都要有进展、有悬念等等。根据第四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网民使用比例为78.2%。随着手机移动端的普及,手机已经不再是个人电脑的延伸。越来越多的视频内容开始适应小尺寸竖屏显示。与电脑读屏方式不同,手机是以滑屏模式呈现。相应的,在短句、短段、留白和空行技巧上都要更加适应滑屏特点,所以才会流行一镜到底的长图,才会为适应9:16的竖屏显示而自主削弱对背景、环境的交代,更聚焦于人物刻画。竖屏访谈类节目、竖屏短剧等也应运而生。

互联网点对点的传播特性和便捷的及时反馈,使得创作不再是单枪匹马的行为,受众可以广泛参与创作过程。在传统观念中,文艺创作是一项偏于文科的工作。但在互联网背景下,越来越多来自理工专业的数据分析师加入创作队伍。他们研究分析网络上的点击量曲线和观众反馈,根据测算结果对创作提出改进意见。例如,当前热播的古装剧《东宫》曾出现一个剧情高潮,大量网友在弹幕上对其没有配背景音乐表示遗憾。数据分析师对此迅速反应,在别集播出不到21小时的时间内为其加入背景音乐,许多观众得以欣赏更好的版本。网络综艺《这就是灌盐》本希望凭借明星导师吸引受众,但播出几集后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网友更关注参与的球员,于是在之后的剪辑过程中就更多注重挖掘球员亮点。数据分析不仅能敏锐抓住观众的看点,并对创作进行实时调整,更可以进行定制化服务,争取最大观众群。优酷在2017年创建泛内容大数据智能预测平台鱼脑,最近即将播出的一部网剧的男主角就是通过鱼脑对众多演员进行大数据分析,再结合剧情类型进行数据匹配,最终选择出来的。

互联网和文艺创作之间的关系耐人寻味,互联网产生的一系列技术变革使文艺创作紧随其后,而这种追随是为了更好地让作品抵达受众。创作者和受众本身就是一种平等关系,在过去,虽然作品已经完成但依然需要接受读者和观众审问、评价,而互联网的便捷性缩短了受众反馈的时间差,再加上互联网用户思维的介入,受众已经加入到创作队伍中,甚至能够改变一部作品的走向。面对新形势、新技术,如何更好利用互联网特性,释放更大创造力,让文艺更好地为受众服务,同时发挥价值引导作用,是摆在每个从业者面前的课题。

(摘编自任飞帆《互联网给文艺创作生产带来深刻变化》)

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了互联网对于文艺创作的深远影响。
B.文章指出互联网影响文艺创作是基于传播方式的改变和用户思维的介入。
C.文章引用统计报告数据是为了说明短视频用户人数多,网民使用比例大。
D.文章末段论证了文艺创作追随互联网,受众已经成为创作者主导的观点。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众可以广泛参与创作过程说明创作不再是单枪匹马的行为,这得益于互联网“点对点”的传播特性和反馈的便捷。
B.目前人们使用较多的短视频平台抖音,采用的就是竖屏模式,人们可以方便地通过滑动屏幕来获取更多的信息。
C.理科数据分析师们加入文艺创作队伍是通过对网络上的点击量曲线和观众反馈数据进行分析,进而以结果干预创作。
D.过去的作品创作出来后需要接受读者和观众审阅、评价,而当下因为受众参与了创作,所以作品不再被审阅、评价。
2020-12-2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达利杯”学科素养竞赛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珠光宝气

聂鑫森

北阙云从公家的文物商店退休十年了。只可惜老伴五年前过世。而儿子早去了太平洋彼岸,找了个洋媳妇,他的日子自然过得有些落寞。

他试着去美国探过亲。可听不懂洋话,看不懂电视,真比坐牢还难受。他赶忙回到了这座江南的古城。儿子儿媳很通情达理。劝他就地解决找个老伴。

北阙云动心思了。半夜里醒来,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到底不是个办法,是该找个伴了。他开始注意起周围的动向,很快就发现他住的这个社区,每天清早都有不少老头老太太在锻炼身体。他马上到街市去置办了各种设备,接着,就一头扎进这些团体,有滋有味几地练起来。

还没等到北阙云的枪口找到准确的目标,却有目标撞到他的枪口上来了。那天早晨,练完了太极剑,他正坐在一个石椅上休憩,蓦地旁边扬起一阵风,一个老太太坐在身边了。说是老太太,却并不显老,脸很白。露出一截光滑的手臂,像玉一样。还没等他说话,老太太朝他稠稠地一笑。说:“对不起,我坐一下。”

北阙云说:“不要紧。你坐。你好像不住在这个社区?”

“嗯啦。”声音很好听,有一点媚。

答话的时候,老太太转过了脸,身子再慢慢转过来,穿的居然是浅黑低领T恤衫。北阙云的心,怦怦地跳起来。

“我叫西门珠。你呢?”

“北阙云。从前在文物商店做事,早退休了。”

“我知道。”

“你怎么知道呢?”

“我怎么知道呢?我也不知道。”

北阙云觉得她很调皮,很有趣。他想找个什么话题和老太太聊一聊,但一时竟找不到。

突然,他看见老太太脖子上戴的一串珍珠了,每颗都很圆,珠色因受潮而发黄,但最下面的那颗珠子很大,估计有一钱来重。他马上断定,这串珠子是野生的东珠,且是老珠,只可能是有身份的人家流传下来的。重到一钱的大东珠。价钱恐怕在几十万元以上了,但这颗大东珠值不了这个价。

北阙云有好话题了,他说:“西门珠,你这串珍珠不错,只可惜不会养护,都发黄了,那颗大珠子里都有胎柳了。”

西门珠说:“什么叫胎柳呀?你说给我听听。”

“珍珠内有胎,这胎裂成两块有了一条缝。像柳条似的,就叫胎柳。有了胎柳,这珠子就不值钱了。”

“黄的可以变白吗?胎柳可以愈合吗?怪不得人家都说这串珠子不好看。”西门珠显得很委屈。

北阙云这一刻,也为西门珠委屈起来,小声说:“我可以修复它。不过,你不要对任何人说。”

西门珠说:“那我就交给你吧。”

“你放心?不怕我跑了?”

“我放心。我在……你跑到哪里去呢?”

这句话很含蓄,也很大胆,北阙云心都醉了。

北阙云觉得自己年轻了许多。

他把穿珠子的丝光尼龙线小心地解开,用肥皂水把珠子泡了三天,洗净后,再用切碎的通草把珠子裹起来用手轻轻地揉。因为通草柔软,茎里含大量的白色髓,这样揉既不会伤珠皮,又能使珠子光泽发亮。每揉两个小时后,再歇两个小时,如此轮番下去,一共持续了三天,把北阙云的一双眼睛熬得通红。接下来,是愈合胎柳了。他去商店买来一块四川白蜡,又去集市买了一只纯白母鸡,杀了,取出一块稠酽的鸡油。他把白蜡、鸡油和用小刀拨划过表皮的大东珠,同放在一个碗里。然后在灶上架起一口盛了水的铁锅,锅里放上笼屉,将碗放在盖上盖子的笼屉中,先用猛火把水煮沸。再改用温火慢慢熬煮;水少了,就添一勺半勺。一天一夜,北阙云没有离开灶边。他仿佛看见白蜡、鸡油慢慢浸入珠体。那条胎柳正在慢慢消失。他要让西门珠见识一下他的本领,当她戴上这串焕然一新且价值重新变得昂贵的珍珠项链时。他是不是可以向她求婚了?

十天过去了。

在灿烂的晨曦中,北阙云把这串洁白无瑕的珍珠,交给了西门珠。西门珠迫不及待地戴在脖子上后,头微微昂起。她感到有无数道目光都被吸引过来。在这一刻,她高贵得让人嫉妒。

交谊舞的音乐响起来了。老头老太太们彼此相邀,步入水泥场地。

西门珠说:“老北,我要好好谢谢你,我请你跳舞!”

北阙云说:“好。”

北阙云看着西门珠雪白的脖颈上,珠串一晃一晃,并传出细脆的声音。太好听了。

……

第二天早晨,西门珠没有来。

第三天早晨,西门珠也没有来。

北阙云向人打听她是住在哪个社区的,都摇摇头说不知道。

西门珠像一缕云,像一丝风,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向何而去。

北阙云突然觉得自己真的老了。

有一天夜里看电视。是一个直播现场拍卖珠宝翠玉的节目,北阙云突然看见西门珠的那串珍珠了。

他冷冷地“哼”了一声,然后把电视关了。

(选自中国小小说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聂鑫森卷《大师》,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阙云第一次见西门珠便怦然心动,表现了他年老孤独,渴望爱情。
B.初次见面西门珠便说知道北阙云从前在文物商店做事,暗示了西门珠对北阙云有所了解,有主动接触他的嫌疑。
C.北阙云见西门珠脖子上戴的一串珍珠了的细节既表现了他想找话题和西门珠多接近,也体现了他丰富的专业知识
D.北阙云主动提出可以帮西门珠修复珍珠,主要是因为他对自己技艺的自信和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2.这篇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详细叙述了北阙云修复胎柳的过程有何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探究。
2020-12-27更新 | 2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传统村落是活的文化遗产,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批传统村落逐渐消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简称“住建部”)的数据显示,经过抢救性保护,我国基本实现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第一阶段的目标,全国有63%的村落传统公共建筑得到保护、修缮,70% 以上的村落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村民收入达一万元以上的村落由不足5%增至21%,社会保护意识和积极性空前高涨。

下一步保护工作的难点在于,云南、贵州等西部地区的基础较差,在保护、修缮的过程中不仅要改善卫生、餐饮等条件,提升通风等传统民居的性能,还要与扶贫工作结合,而这些工作的关键是地方政府要重视。

(摘编自王林《住建部:下一阶段重点是复苏传统村落》

材料二

   

【注】目前我国对传统村落的保护采用名录制,又名“名录保护”,就是将传统的形态完整、遗存丰富、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村落,一个个甄选和认定下来.列入名录,加以保护。

(资料来源于互联网)

材料三

在传统村落开发规划和保护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村落保护的商业化气息过于浓郁,将传统村落当成“旅游提款机”,忽视了村落固有的文化生态,有导致文化生态灾难的隐患;过分注重村落外表的整齐划一、富丽堂皇和“高大上”,忽视了村庄“人”的感受,没了原住民, 没了原始行也和行当,也没了活力和生机。

贵州省及时出台《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条例》(简称“《条例》”),对传统村落保护行为分门别类、设定框架、详细界定、规范约束,给社会大众提供了登高望远的观念引领。比如,针对传统村落保护中的过度商业化倾向,《条例》强调“注重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延续性”“防止传统村落空心化、过度商业化”“在传统村落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应当尊重村民意愿,并对村民所有的建筑(构)物处理作出约定”,提醒人们,传统村落保护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赚取真金白银,商业化开发更是为了给保护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摘编自《守住传统村落的味和魂》)

材料四

当前,传统村落保护存在一个问题:资金问题,尽管各地政府部门都有一定的拨款,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另一个问题则是村民的保护意识不强,甚至可以说,在一些贫困地区,衣食住行都存在问题,谈传统村落保护无疑是奢侈的。因而,要让传统村落保护真正“活”起来,就需要对症下药。对于资金的问题,除了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之外,各地的科研机构、民间组织乃至有责任感和担当的企业,都可以参与进来。对于意识问题,则需要依靠文化普及,让地方政府和村民都能拥有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自觉。

(摘编自龙敏飞《让传统村落保护真正“活”起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基本实现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第一阶段的目标,大部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村民的收入得以不断增长。
B.过度商业化倾向不利于传统村落的保护,这是一种利益至上的行为,会使传统村落变成单纯的旅游区,失去活力和生机。
C.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主要体现在村落的建筑、原始行业行当和原住民当中,在保护的过程中,应尽量将这些因素保存下来。
D.传统村落逐渐消失,根本原因在于村民的贫困,贫困促使人们外出务工,导致村落“空心化”,建设更加落后,最后逐渐消失。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用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文字呈现具体生动,图表形式更加直观,各有千秋。
B.从材料二来看,我国已经开展了保护传统村落的国家行动,传统村落名录审批个数逐年递增,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初见成效。
C.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了传统村落保护中出现的问题,显示出我国在这方面的经验不足,都结合实例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D.几则材料围绕“传统村落保护”的话题,分别从背景意义、现状问题、解决方法、未来前景等方面阐述,并预示美好前景。
3.从材料二中古村落数量的变化来看,我国传统村落的形势有怎样的特点?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0-12-2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鸭河工业南都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士兵突击》《鸡毛飞上天》到《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 从黄金配角到绝对主角,十四年大浪淘沙,张译成长为影视界的中坚力量。他通过精心塑造角色,弘扬着时代的主旋律,使一个又一个形象深入人心。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张译,人民网文娱专栏(以下简称专栏)对张译做了一次专访。

谈电影:流着泪把剧本看完

专栏:接拍电影《金刚川》之前,也有其他好剧本找你,犹豫过么?

张译:有,但是我就喜欢这个主创团队,而且我是流着泪把剧本看完的,同时我和这个故事还有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1997年,我考入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话剧团,当演员要先当兵。我的新兵生涯在24军70师210团3营4排1班开启。就这样,在最基层的步兵连队中,我完成了向军人的转变。

《金刚川》的故事发生在1953年金城战役前夕,而金城战役中负责压制金化至金城之间公路的部队正是24军。能够在23年后去演老部队曾经的光荣历史,内心感慨无以言表。我觉得我必须去演,责无旁贷。

专栏:张飞这个角色是为你量身订做的吗?

张译:不是。人物原型名叫刘四,他是一位非常传奇的高炮手。在高炮班仅存他一人的情况下,他身负重伤,还打下了一架战斗机。这是让人无法想象的,因为每门炮需要编制7个人才能把它开起来。《金刚川》中很多情节都是基于真实素材,当年志愿军战士所面对的境遇更加残酷。在极端条件之下,中国军人无坚不摧的战斗精神,也是我表演中信念感的来源。

专栏:电影中,你用半残之躯控制一座高炮,还有不少高难度的戏份。有网友评价:不着痕迹的表演,又显得毫不费力。

张译:确实只是显得。演员这个职业像魔术师,观众只看表演结果。一旦看到魔术背后的秘密,或者看出表演是吃力的,整个魔术就失败了。演员一旦演砸了。就是影响整部电影。一旦开机,演员的体力精力,或是脑力心力,还得加一分控制力,都必须调整到极致。至于吃力与否,是我们演员自己的事儿。

谈表演:两个字——很难

专栏:你曾经参演过多部军事题材作品,比如《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等。十年从军经历,对你演绎这些角色有帮助么?

张译: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所谓千人千面,军人也一样。 但是出演军人角色,都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你必须具备基本的军人素质。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军人,没有两年做不到。

举个小例子,当没当过兵,看他穿军装的样子就一目了然了。因为我们常年穿军装,就知道肩膀怎么使劲,腰腿怎么用劲。而这种会形成一种习惯体态,好像军装就长在你身上一样。感谢十年军旅生涯,让我更能感受到军人风骨,对我一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专栏:可否分享从艺以来你对表演的理解和体会?

张译:表演是一门学科,是需要在理论指导下完成的、以丰富实践为前提的、不停完善改进自身的、不断接受市场观众检验的、职业风险和代价巨大的、无法被人理解又无需任何解释的工作。这些年的体会不是几句话就能说完,两个字——很难。

角色演得越多,创作瓶颈就越窄,能力的天花板也就越低。好在现众一直包容,好在前辈始终关照,总有些角色和作品会影响一些人,让我的职业有一份尊严,让我的工作有那么一点社会价值。这是我的荣幸,感恩!

(摘编自人民网文化频道《张译解读<全刚川>,为何能演活中国军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译喜欢《金刚川》的主创团队,并深受剧本感动,同时十分感慨他与这个故事之间注定的缘分,所以责无旁贷地接拍了这部电影。
B.谈及“张飞”这个角色时,张译觉得这个角色体现了中国军人在残酷境遇中无坚不摧的战斗精神,而这正是他表演中信念感的来源。
C.在分享从艺以来对表演的理解和体会时,张译用“很难”两个字做了概括,但同时又感受到演员这份职业是有尊严、有社会价值的。
D.张译把演员比作魔术师,认为如果演员表演吃力,就像魔术背后的秘密被看到一样,这样的表演是失败的,这势必会影响整部电影。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译在谈及《金刚川》时表示,电影中的很多情节都是基于真实素材的,比如“张飞”的原型就是一个名叫刘四的非常传奇的高炮射手。
B.张译参演过多部军事题材作品,塑造的许多形象深入人心,但他觉得自己军人角色演得太多,创作瓶颈愈发窄,能力的天花板也愈发低。
C.“我是流着泪把剧本看完的”“我觉得我必须去演,责无旁贷”“这是我的荣幸,感恩”等等语言,表明了张译是用心用情在表演。
D.访谈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一个是谈电影,一个是谈表演:但二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军人角色的演绎”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3.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张译能演活中国军人的原因。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乐诗之教,指的是儒家以歌辞演唱、音乐伴奏、舞蹈搬演等文艺方式来推行公共教化,以实现其社会伦理与政治意图的一种教育形式。其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教化功能。在有机融合的和谐氛围里,通过耳目器官的闻见感知,来进行心灵反思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进而达到感化他人与教化社会的效果。孟子曾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所谓仁言,就是一种将某种道理告之于人的理性说教;所谓仁声,则相当于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将某种道理演绎出来,让人在感官感知的基础上去体认这种道理。如果说仁言是对有着深厚理性教养的人来说的,那么对一般大众而言,仁声能更好地帮助人们在艺术的熏陶下接受教化。有机融合的乐诗之教形式,不像那样刻板刚性,而是具有优美柔顺的基本特质。故其宣畅和平,涵泳德性,最为民众喜闻乐见,使人精神愉悦:大乐,君臣、父子、长少之所欢欣而说也。(《吕氏春秋·大乐篇》)足见乐诗能够给人带来精神气质上的变化。为什么乐诗能达到教化的效果?儒家认为,乐诗能够治心,也就是乐诗能激发道德心。而道德心是一切社会良好秩序的前提。这也就是儒家所强调的君子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

其次,乐诗之教与王道的推行关联在一起。儒家认为,霸道是凭借武力或暴力等强制力量来推行其政治目的,而王道则是通过征服人们的内在心灵来实现其政治目的。故在推行王道的过程中,类似于乐诗之类平和人心的怀柔之术是不可或缺的。当然,乐诗之教要与礼、刑、政等手段相互配合,以便在奉行王道的过程中达到刚柔并济的社会功效。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礼记·乐记》)故乐诗以柔性来教化政治,自然可以与礼、政、刑等治理手段一起来实现王道。

最后,乐诗还是政治评价的一种载体。儒家认为,音乐与政治相通,可以作为判断为政得失的一项指标。《诗经》里的诗歌,不仅雅诗颂诗里有很多诗篇直接与政治相联系,就连风诗里也有很多诗篇与各类政治事件密切相关,或者可以从政治视角予以解读。如人们解说《魏风·硕鼠》诗旨时,往往会从批判社会阶层差异与分化、向往理想的乐土这样一种政治角度予以阐释。春秋后期吴公子季札赴鲁观乐时,从鲁国人为其演唱与表演的《诗经》不同歌诗内容和乐舞形式之中,发现了政治与德性的差异,由此对政治事务进行社会评述。

总之,乐诗之教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承载着重要的政治功能。儒家致力于将政治与道德观念渗透到乐诗中去,在艺术生活层面落实其政治理想。

(捕编自朱承《乐诗之教》)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对人进行单纯的道德说教所起到的社会教育作用,比不上“乐诗之教”所起到的作用大。
B.儒家重视以文艺来推动公共教化,重视“乐诗”对道德心的激发,至于“乐诗”的艺术性并不重要。
C.与刚性的礼、刑、政等手段不同,“乐诗”是一种柔性的手段,但在治理国家上两者可谓殊途同归。
D.《诗经》分为“雅诗”“颂诗”“风诗”三个部分,在每一部分里都有很多诗篇直接与政治相联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述了“乐诗”在社会中的教化功能及儒家推行“乐诗”教化的具体措施。
B.第二段中引用《吕氏春秋·大乐篇》中的句子是为了论证“乐诗”的教化功能。
C.文章注重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如理性与感性、刚与柔、霸道与王道,有辩证意味。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述结构,中间主体的三部分之间是一种并列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道”与“霸道”是对立的两种治国理念,但在实行王道的过程中也不排除采用霸道常用的刑、政等硬性手段。
B.相对于强硬刚性的“霸道”,儒家所推崇的是柔和的“王道”,而“乐诗之教”是儒家推行王道的有力辅助手段。
C.今天,我们也注重音乐的教育功能,如在重要场合奏唱国歌、用励志歌曲鼓舞士气,与“乐诗之教”本质相通。
D.“乐诗”能使人受到艺术熏陶,从而激发其道德心,这样一切良好的社会秩序就会形成,这是儒家理想中的社会。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别针

姜铁军

每年清明节,退伍老兵老钱和老孙都从自己居住的城市千里迢迢赶到长白山里的青鹰峰,为牺牲的战友小赵扫墓祭奠。战友牺牲四十多年了,他俩一直保持清明扫墓的习惯,并约定去世后把骨灰也埋在这里,和自己的战友聚会。

老钱和老孙都是老人了,可还用“小赵”称呼自己的战友,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19岁。他俩带着酒和祭品来到墓前,看到墓碑下放着一束金达莱花,还有一串别针,有人比他俩早来了。四十多年,金达莱花和别针都会在清明节出现在这里,送花人和他俩一样缅怀安葬在这里的小赵……

长白山里的青鹰峰山腰有一个军用通信维护站,站里有三个战士,分别姓赵、姓钱、姓孙,年近19岁、20岁、21岁。这里有一条边境军用通信线路需要常年进行维护。通信维护站常年有人驻守,以保障线路使用安全。小赵、小钱和小孙肩负重要任务,把维护线路安全看作是自己的生命。

深山老林,常年见不到一个人。报纸和信件每半个月从山下营房送来一次,几本《解放军文艺》《解放军画报》不知看了多少遍,杂志都卷边了。离青鹰峰通信维护站最近的一个村定叫十家堡。那时没改革开放,不允许个人做生意。农村实行统购统销,由供销合作社负责。十家堡新设一个供销社代销点,一个叫山杏的姑娘在代销点当营业员,人长得水灵灵的,很漂亮。

三个小战士星期日轮休,没有轮休的去巡视、维护通信线路。其实到了星期日休息不休息都一样,反正也没地方去。或者到林子里打野兔、捡蘑菇、采山果,或者躺在床上睡大觉打发时间……自打山杏到十家堡代销点当营业员,情况就变了,谁轮休谁跑三四里山路去十家堡代销点看山杏,和她聊天。开始还找个理由,买双袜子呀,买块肥皂呀,买把牙刷呀……这都是借口,就是想到代销点去看山杏,和她聊一会儿,私下里说就是饱饱眼福。

总去看人家姑娘,总去和人家闲聊,耽误人家做生意。士兵的津贴是六元五角钱。买不了多少东西。不买什么东西还找山杏聊天,时间长了怪不好意思的。小钱和小孙去的少了,偶尔去。只有小赵每个轮休日都去。三个人当中数他嘴笨,没啥和山杏聊的,就是想去看看她,时间长了,小钱和小孙就说他:“你光去看人家姑娘也不买东西,影响人家生意的!”其实他俩也知道代销点一天没多少生意,自己不好意思去看山杏,瞧着小赵去心里有点不平衡才这么说。

小赵被他俩说得满脸通红,急得干咂巴嘴,啥也没说。

过了两天,轮到小赵休息了,他本来是想去代销点看山杏的。因天气突变,暴雨倾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加强线路巡视,防止出现意外情况。小赵主动不轮休了,和两个战友一起去巡线。

来到青鹰峰脚下,看到一根通信线杆被山洪冲歪了,必须抓紧时间扶正。小钱和小孙用肩膀扛住线杆防止倾倒,让小赵拿锯伐树,准备两根木头把线杆架住。小赵抬头看旁边哪棵树合适时,突然发现旁边悬崖上滚下的大石头朝着战友而来。来不及呼喊,他冲上前推开小钱和小孙,自己却不幸被大石头击中……

收拾小赵的遗物,小钱和小孙在他的军用挎包里发现了990枚别针。别针是代销点里最便宜的东西了,原来小赵每次去看山杏就买些别针,心里有点安慰。和别针在一起的还有一幅画儿,画在信纸上:两颗心用一枚别针穿到一起,下面写着“1000”。他买到1000枚别针时,是不是要向山杏表达自己的爱情呢?

小钱和小孙到代销点去找山杏。

山杏问:“他怎么没来?”

小钱和小孙默默地把990枚别针和那幅画儿交给山杏。

山杏拿着别针和画儿,热泪涌出眼窝。“滴答、滴答”,眼泪把手里的画儿洇湿了……

小赵的父母要求把儿子安葬在他生前守护线路的地方。

小钱和小孙约定,不管退伍到什么地方,清明节时都要来给战友扫墓。退伍后,第一个清明节时,他俩来给战友扫墓。长白山里青草刚刚冒头,只有金达莱不畏春寒,开放淡黄的小花。小钱和小孙在墓碑前看到了一束金达莱,有人在他们之前来扫墓了。他们知道是谁,金达莱旁边放着一串别针。

别针里蕴藏着无限深情,这生这世……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钱和老孙称呼战友“小赵”,是因为战友的生命定格在19岁,他们以此表达对战友的感激和缅怀之情。
B.文章列举三个战士的年龄,旨在向读者强调他们把最青春的年华奉献给了维护边境军用通讯线路的事业。
C.山杏热泪盈眶,一方面是为小赵勇敢无私的大爱所感动,另一方面也是为她和小赵的爱情悲剧而伤感。
D.文章宕开一笔写小赵父母的要求,意在突出父母对小赵的青春经历和生命选择的理解,烘托了小赵的光辉形象。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设置了双重感念,一是老钱和老孙清明扫墓,二是送花人比他们还早,引发读者对小赵的阅读关注。
B.文章叙写深山老林环境寂静和生活单调,意在为山杏的出场作铺垫,也为后文的情节发展起推动作用。
C.文章在小赵休息日和天气突变的双重偶然因素的推动下走向高潮,旨在突出三个战士坚守岗位、团结互助的精神。
D.文章塑造的青年群像与《百合花》十分相似,青年战士忠于职守、善良互助,乡村姑娘含蓄善良、重情有爱。
3.文中两处划线句子是如何塑造小赵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4.小说别出心裁地使用了“金达莱”和“别针”两个物象,请简要分析二者的作用。
2020-12-26更新 | 26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