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言文翻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
1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2023-04-06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横州市横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2 . 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023-01-07更新 | 4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苍梧县苍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文段,完成各题

①逮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臣孝廉,后刺史臣察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蒙国恩,臣洗马。猥以微贱,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      ,      ,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博;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请把文中画横线处所缺的句子填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文中加点字词。 

圣朝:奉_____________________            蒙国恩:寻________________

臣洗马:除___________________            侍东宫:当_________________

刘病日:笃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节:矜_________________

责臣逋慢:逋 ___________________        臣以供养无:主 ______________

则告诉不许:告诉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
B.诏书特下,臣郎中          拜:授予官职
C.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拔擢:提拔,提升
D.但以刘日西山,气息奄奄        薄:与“厚”相对
4.下列句中特殊文言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而刘夙婴疾病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则告诉不许D.怀帝阍而不见
5.请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2021-04-03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五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留侯张良          善:友善、交好
B.距关,毋诸侯       内:接纳
C.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造册
D.不如因善          遇:相逢、会面
2.下列词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项伯“重义气,少谋略”的一项是(     
①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②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③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⑤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⑥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A.②③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①⑤⑥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伯的本意是为自己的私情而欲救张良,但他智短虑浅,头脑简单,在“信义”面前,他不明是非,被张良蒙骗,被刘邦拉拢。
B.刘邦与项王的为人处世相反,在这段文字中,刘邦的“四问”非常高明,清楚地表现了他处变不惊、善于用人的性格特点。
C.从项伯夜驰至沛公军,张良引他与刘邦相见一事可看出,张良是这场宴会中刘邦阵营的总导演,是一个善于谋略的大智者。
D.节选的这段文字,虽然没有对项王进行重点描写,但从“项王许诺”一句中可以看出,项王缺少思考,疏于分辨是非真假。
4.翻译。
(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2)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021-04-02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五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D.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2.对下列两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     
用亡郑以陪邻   ②将取之   ③既东   ④又欲肆其西
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3.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而出                 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B.焉用亡郑以       陪:增加
C.其乏困                 共:供给
D.夫晋,何之有       厌:厌烦
4.下列带“之”的各句均选自本课文,若按用法把“之”分类,哪一项正确(     
①公从之 ②臣之壮也 ③是寡人之过也 ④许之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行李之往来 ⑦君之所知也 ⑧夫晋,何厌之有 ⑨将焉取之 ⑩唯君图之
A.①②④⑥/③⑤⑦/⑨⑩/⑧B.①④⑨⑩/②⑤⑥⑦/③/⑧
C.②④⑧⑨/③⑤⑦/①⑥/⑩D.②③⑤⑦/⑧⑨/①④⑥/⑩
5.翻译下列句子: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3)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2021-04-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五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武王殷二年,天下未,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太公、召公乃缪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史策祝曰: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旦巧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乃王发不如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无坠天之降葆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今我其即命于元龟,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以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周公已令史策告太王、王季、文王,欲代武王发,于是乃即三王而卜。卜人皆曰吉,发书视之,信吉。周公喜,开籥,乃见书遇吉。周公入贺武王曰: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兹道能念予一人。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诫守者勿敢言。明日,武王有瘳。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成王长,能听政。成王临朝,周公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恭慎如畏然。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葬周公于毕(文王墓在毕),从文王,以明不敢臣周公也。

(选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第三》,有删改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武王殷二年     克:战胜B.天下未       集:安定
C.成王亦       让:谦让D.我以其璧与圭     归:回来
2.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B.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C.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D.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3.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周公不避嫌疑,摄行朝政,显示出了他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的性格。
B.管叔及其群弟看出了周公想争权的真实想法,同时也为了他们自身利益,才散布流言,诬陷周公。
C.在流言面前,周公在召公和太公面前的极富个性化的表白表现了他的忠肝义胆和为了国家大业忍辱负重的精神。
D.“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不仅是对伯禽的殷切期望,更体现出周公求贤若渴的精神及为人做事的标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
(2)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
2021-03-2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题

7 .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注]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神宗召见,劳问甚宠,拜中书舍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昏嫁,一出其力。巩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 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选自《宋史》卷三一九,有删改)


[注]常平:官仓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B.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C.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D.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指刚成年,也指二十岁。古人二十岁行加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进士第”是古代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进士”是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C.“通判”是官名,在知府下掌管粮运、家田、统兵作战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
D.“阙”是古建筑中一种特殊的类型,是最早的地面建筑之一,为帝王宫廷大门外对称的高台,这里借指宫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巩聪明有才华,初次任政就有政绩。十二岁时写成《六论》,文辞很有气魄。出任越州通判时,他调动民间力量解决饥荒粮食问题,还让官府贷给农民种子,让农民随秋天的赋税一起偿还,没有耽误农事。
B.曾巩治理有方,擒获盗贼有胆有谋。做齐州知州时,组织百姓侦查乡里盗贼行踪,相互援助擒获盗贼。他优待自首的盗贼葛友,给他好吃好喝收买他,想让他带领他的两队手下再也不与那些盗贼复合。
C.曾巩关心民间疾苦,对名利看得很淡。在洪州任上,供应衣食住宿给那些因瘟疫而生活困难不能自养的士兵和百姓,并给他们治病。他虽负有才名,却长期在各地任地方官,别人认为他命运不济,但他并不在意。
D.曾巩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敢于说真话。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弟弟妹妹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都由他操办。尽管王安石得志,曾巩还是对他做出了客观的评价。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
(2)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
2021-03-1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贾循者,京兆华原人,其先家常山。父会,有高节。尝称疾不答辟署,里中号“一龙”。亲亡,负土成墓,庐其左,手莳松柏,时号“关中曾子”。卒,县人私谥曰广孝征君。循有大略,礼部尚书苏颋尝谓今颇、牧,及为益州,表署列将。败吐蕃于西山,三迁静塞军营田使。张守珪北伐,次滦河,属冻泮,欲济无梁。循揣广狭为桥以济,破虏而还,以功擢游击将军、榆关守捉使。地南负海,北属长城,林埌岑翳,寇所蔽伏。循调土斩木开道,贼遁去。范阳节度使李适之荐为安东副大都护。安禄山兼平卢节度,表为副,迁博陵太守。禄山欲击奚、契丹,复奏循光禄卿自副,使知留后。九姓叛,禄山兼节度河东,而循亦兼雁门副之。母亡将葬,宅有枯桑,一夕再生,芝出北庸,人以为瑞。玄宗以循有功,诏赠其父常山太守。禄山反,使循守幽州,故颜杲卿招之,以倾贼巢穴,循许可。为向润客等发其谋,贼缢之。建中二年,赠太尉,谥曰忠。

从子隐林,为永平兵马使。当入卫,属朱泚难,率众扈行在。德宗见隐林,伟其貌,问家世,答曰:“故范阳节度副使循,臣从父也。”帝异之引至卧内以手板画地陈攻守计即奏曰臣尝梦日坠以首承之帝曰非朕邪因令纠察行在,迁检校右散骑常侍,封武威郡王。贼围急,隐林与侯仲庄冒矢石死战。已而解,从臣称庆,隐林流涕前曰:“泚已奔,群臣大庆宗社无疆之休,然陛下资性急,不能容掩。若不悛,虽今贼亡,忧未艾也。”帝不以为忤,拜神策统军。卒,帝思其质直,赠尚书左仆射,以实户三百封其家。

(节选自《新唐书·忠义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异之/引至卧内/以手板画地/陈攻守计即奏曰/臣尝梦日坠/以首承之/帝曰/非朕邪
B.帝异之/引至卧内/以手板画地陈攻守计/即奏曰/臣尝梦日坠/以首承之/帝曰/非朕邪
C.帝异之引/至卧内/以手板画地陈攻守计/即奏曰/臣尝梦日坠/以首承之帝曰/非朕邪
D.帝异之引/至卧内/以手板画地/陈攻守计即奏曰/臣尝梦日坠/以首承之帝曰/非朕邪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私谥,指有功勋或美德的士大夫、隐士死后由亲友或门生等人给予的谥号,与朝廷封赠的谥号相对。
B.吐蕃,是由我国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信奉佛教,唐朝曾派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与其联姻。
C.节度使,唐朝初年在边境设置的官职,后来集地方军政大权且遍设于内地,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D.左右仆射,始于秦代,汉代沿袭,唐宋时期相当于宰相之职,位高权重,宋以后被废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循品格高洁,以孝闻名。父亲亡故后他亲自修筑坟墓,种植松柏,为父守墓。后来皇帝还因为他的功劳而追赠其父为常山太守。
B.贾循雄才大略,足智多谋。张守珪北伐时,恰遇滦河解冻无法过河,贾循想办法解决了渡河难题,为军队得胜立下了战功。
C.贾循深得赏识,忠心耿耿。他先后任榆关守捉使、静塞军营田使、雁门节度使等职;安禄山造反后,他计划倾覆叛贼巢穴,失败被杀。
D.贾循的侄子隐林有勇有谋,直言进谏。他在皇帝面前陈述攻守之计,面对叛贼浴血奋战。叛贼败退后,他不惧皇威当面指出皇帝的不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地南负海,北属长城,林埌岑翳,寇所蔽伏。
(2)禄山反,使循守幽州,故颜杲卿招之,以倾贼巢穴,循许可。
2021-03-1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田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燧,字洵美,系出右扶风,徙为汝州郏城人。大历中,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准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忠臣之兵溃而西。燧军顿荥泽,郑人震骇。忠臣将遂归,燧止之,忠臣乃还收亡卒,复振。忠臣行汴南,燧行汴北,败贼于西梁固。灵耀以锐卒八千,号“饿狼军”,燧独战破之,进至浚仪。是时河阳兵冠诸军,田悦帅众二万助灵耀,破永平将杜如江等,乘胜距汴一而屯。忠臣合诸军战不利,燧为奇兵击之,悦单骑遁,汴州平。河东节度留后,进节度使。太原承鲍防之败,兵力衰单,燧募厮役,得数千人,悉补骑士,教之战,数月成精卒。造铠必短长三制,称士所衣,以便进趋。为战车,冒以狡猊象,列戟于后,行以载兵,止则为阵,遇险则制冲冒。器用完锐。居一年,辟广场,罗兵三万以肄,威震北方。建中二年,朝京封豳国公,还军。李怀光反河中,诏燧为河东保宁、奉诚军行营副元帅,与浑瑊、骆元光合兵讨之。于时天下蝗,兵艰食,物货翔踊,中朝臣多请宥怀光者,帝未决。燧以“怀光逆计久,反覆不可信。河中近甸,含之屈威灵,无以示天下”,乃舍军入朝,为天子自言之:“且得三十日粮,足平河中。”许之。贼将徐廷光守长春宫城。燧度长春不下,则怀光固守,久攻所伤必众,乃挺身至城下见廷光。廷光惮燧威,拜城上。燧顾其心已屈,徐曰:“我自朝廷来,可西向受命。”廷光再拜。燧曰:“公等朔方士,自禄山以来,功高天下,奈何弃之为族灭计?若从吾言,非止免祸,富贵可遂也。”未对,燧曰;“尔以吾为欺邪?今不远数步,可射我。”披而示之心。廷光感泣,一军皆流涕,即率众降。燧以数骑入其城,众大呼曰:“吾等更为王人矣!”浑瑊亦自以为不及也,叹曰:“尝疑马公能窘田悦,今观其制敌,因有过人者,吾不逮远矣!”

(选自《新唐书·马燧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B.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C.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D.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此处意思与成语“退避三舍”中的“舍”相同。
B.迁:古代指官职的晋升、调动或贬谪。根据语境,在文中是“晋升”的意思。
C.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
D.王人:古代指国君、天子的使臣或君王的臣民。根据语境,文中意为“国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燧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他先是独当一面,打败李灵耀率领的八千“饿狼军”;后来又出奇制胜,歼灭缺乏战斗力的田悦大军,最终平定了汴州。
B.马燧练兵有方,完成边防重任。他在担任河东节度使期间,招募厮役,将其训练成精锐部队;制造铠甲、战车,非常精巧实用,完备了军需,震慑了敌人。
C.马燧思虑深远,认识时局清醒。李怀光谋反,因蝗灾导致军粮匮乏,朝中大臣大多主张宽恕,他却坚决主张讨伐,并入朝进谏,主动请缨,要求平定河中。
D.马燧胆略过人,善于争取敌人。他考虑攻打李怀光难度大,亲临长春宫城下,对不敢下城的徐廷光晓以大义,待其投降之后,仅率领数骑入城,折服对方。
4.把文中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燧曰:“尔以吾为欺邪?今不远数步,可射我。”披而示之心。
(2)尝疑马公能窘田悦,今观其制敌,固有过人者,吾不逮远矣!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秦王大怒,发兵诣赵,诏王翦(jiăn)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①。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②乃知音,窃言是非。家大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③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扑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宋子,县名。②庸:做工的人。③矐(huὸ):熏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大怒,发兵诣赵            益:增加
B.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     亡:逃跑
C.使击筑而            歌:歌曲
D.于秦始皇               闻:报告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B.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C.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D.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命令王翦的军队去攻打燕国,十月攻克蓟城,燕王喜和太子丹等率领全部精锐部队向东退守辽东。
B.燕王喜认为,如果杀掉太子丹,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一定会得到秦王宽恕,而社稷或许也得以祭祀。
C.高渐离隐藏在宋子这个地方做工,听到主人家有客人击筑,能听出声调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
D.高渐离取出自己的筑和衣裳,穿戴整齐来到堂前,满座宾客都用平等的礼节接待他,把他尊为上宾。
4.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