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2 道试题
1 . 杭州亚残运会于2023年10月22日至28日举办,吉祥物“飞飞”(见下图)的设计灵感源自良渚文化中“神鸟”的形象,她身上融合了杭州历史人文和科技创新,也承载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企盼,与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组合一脉相承,受到各国人民的广泛喜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吉祥物“飞飞”的设计根源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神鸟”的形象
②吉祥物“飞飞”的设计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③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④要通过文化传播和交流,提升中华文化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大莲花”、“化蝶”和“水缦”等一座座既体现了现代建筑技术,又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亚运会场馆,展现了中国杭州的独特魅力。随着亚运会的结束,一批场馆在赛后也将被高效利用,成为群众日常锻炼的重要场所。传承利用好亚运会场馆应(       

①坚持人民共享,将惠民理念融入亚运会筹备过程
②创新利用路径,实现亚运场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③弘扬亚运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发挥载体作用,聚焦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命题,是中华民族的自然观、文明观和存在方式,它渗透在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主要经典之中。“万物并育”出自《中庸》第三十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它体现着中国古人宽广的胸怀、深厚的仁德和卓越的智慧,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

“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理念,在塑造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人合一、万物并育”及其指导下的生态实践,有效地避免了生态灾难在神州大地上的发生,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得以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延续至今而不曾中断的古老文明。

“天人合一、万物并育”所蕴含的整体意识和对个体的尊重,有效地促进了中华文明突出统一性的形成。“天人合一”体现并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万物并育”则包含每一个中华儿女正当权益的实现,二者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向心力、凝聚力,保证了中华民族不断走向统一的历史大势。

“天人合一、万物并育”所蕴含的深厚仁德和卓越智慧,有效地促进了中华文明突出和平性的形成。“天人合一”使得中华文明以生生仁德为自己的根本原则,“万物并育”使得中华文明具有“平章百姓”“协和万邦”的卓越智慧,从而真正能够促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之“大同世界”的最终实现。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4 . 2023年3月,火遍全网的贵州“村BA”篮球联赛总决赛落下维落。“村BA”爆红中,优秀传统乡村文化,民族特色文化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重大影响。村BA”爆红的背后有乡土文化的影子,能塑铸乡村振兴文化之魂,激活乡村振兴文化之源。下列对“村BA”的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①以彰显优秀民族文化为根本价值追求,焕发民族文化活力
②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③积极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保障村民们的基本文化权益
④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中国北斗,星耀全球。多年来,几代北斗人和数十万建设者接续奋斗,在建设北斗系统过程中孕育出了新时代北斗精神,已成为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血脉赓续,不断激励着新时代北斗人继续前行,成为中华民族“造星”路上的宝贵精神财富。这表明,新时代北斗精神(     )
①为时代发展和进步注入精神动力
②是共同的精神标识,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
③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④是时代精神的核心,贯穿社会生活各方面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今年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国风雅韵》篇章以诗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作为结尾,在AR技术加持下,寄托着古今美好心愿的灯笼随着吟诵的诗句升腾而起,与“和为贵”理念共同融汇为点点星河。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灯笼与诗句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功能
②《国风雅韵》篇章的节目成为展现中华文化的载体
③“和为贵”理念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④诗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凝结着普世价值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7 . 河北唐山素有“北方瓷都”的美誉,其陶瓷雕金技艺更是历史悠久。唐山陶瓷雕金技艺非遗传承人戴佩维将传统技艺与美术绘画、印刷技术、现代装饰风格相结合,在众多瓷种上实现雕金装饰的艺术创作,使雕金技法更加丰富多彩。下列对于唐山陶瓷文化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与核心
②陶瓷文化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③唐山陶瓷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④要对唐山陶瓷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从“冰墩墩”“三星堆”“故宫”到“铜奔马”……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创IP背后,是我国文创产业的迅猛发展。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达119064亿元,占GDP的10.41%,较2020年的9.72%增长了0.69%。文创产业的迅猛发展(     
①凸显了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②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佐证了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
④夯实了当今时代文化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08更新 | 574次组卷 | 36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统测政治试题
9 . 走进电影院看一场红色电影、在红军食堂体验红军餐……2022年“五一”假期,全国各地红色旅游景区人气高涨,活动丰富多彩,游客们在游览中感悟榜样力量、传承红色精神、厚植家国情怀。材料表明(       
A.要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价值B.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C.传承优秀文化关键在挖掘其经济价值D.优秀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经济功能
10 . 殷墟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2022年11月,国家文物局通报殷墟考古新进展。在聚落考古新理念指引下,在王陵区东区、西区外围各发现一条围沟环绕其外,突破了对王陵区布局的认识……这些考古新发现正在逐步还原更加全面、真实、鲜活的商代文明。殷墟考古新发现(     
①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进一步印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③说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表明意识能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