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遗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材料一   青少年是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对象,革命文物是青少年学习党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宝贵教材。2021年以来,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将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发展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充分依托革命文物的重要教育作用,引导青少年开展学讲党史、实践体验、参观寻访、仪式熏陶、学习先锋等活动,帮助广大青少年接受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

材料二   2021年5月28日,河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该《决定》立足省情实际,突出地方特色,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李大钊故居等革命文物及其承载的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的研究,编纂、出版、制作与革命文物相关的资料、书籍、影视和文艺作品,还要求将革命文物利用纳入本行政区域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品牌和红色旅游线路,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团中央等部门要将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发展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说明河北省保护利用革命文物的合理性。
(3)穿越时空,革命文物在新时代焕发熠熠光彩,请就保护革命文物设计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6个字以内)
2021-12-13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文综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太极拳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太极拳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为核心思想,集颐养心情、强身健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逐渐成为连接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纽带,已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重要载体,受到了世界各地爱好武术人士的推崇。2020年12月17日,我国太极拳被列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这表明(       
①太极拳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
②太极拳文化可与当代人的文化生活需求对接
③其列入名录提高了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④其列入名录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央视纪录片走红,从《舌尖上的中国》,到《我在故宫修文物》,让观众通过纪录片了解到很多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
材料一:《我在故宫修文物》重点记录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等领域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片中第一次完整呈现世界顶级的中国文物修复过程和技术,展现文物的原始状态和收藏状态;第一次通过对文物修复领域“庙堂”与“江湖”互动,展现传统中国四大阶层“士农工商”中唯一传承有序的“工”的阶层的传承密码,以及他们的信仰与变革。
材料二: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对传统文化的表现,还是汲汲于卷轴、瓷器、昆曲、武术等各种符号。如果历史只停留在零散的、呆板的符号上,那将会使传统文化失去持续生长的内在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与“现代相遇”,向新一代的年轻人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器物之美、精神之美、价值之美,才能使中华文化不被来势汹汹的“日风”“韩流”“美剧”所淹没。
材料三:某校为了让国学文化与“现代相遇”,将国学文化的内涵与当代青少年人格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利用经典诗词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收到了极佳的效果。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一纪录片对文化传承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三,运用“树立创新意识”的知识,谈谈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相遇?
(3)有人在网上推荐《我在故宫修文物》时说到:“这部纪录片最让人感动的是‘匠人精神’,最顶尖的文物修复专家几十年如一日,从事着一份伟大又平凡的事业,而社会的发展需要无数个具有匠人精神的普通人。”请你推荐一部文艺作品(如影视、书籍、戏曲),并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两个推荐的理由。
2020-10-16更新 | 907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届广西桂林市、崇左市高三联合调研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卷
4 . 传统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正以其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和艺术感召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民大众的喜爱,在全国形成了以古诗词为代表的古典文化新潮流。这种潮流的出现表明
①古诗词成为展现中华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复古能够激发中华儿女的强烈认同感
③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④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2018年11月28日,中国“藏医药浴法”成功申遗。藏医药浴法是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医疗保健方法。藏医药浴法成功申遗有利于
①促进中国和外国文化的交流互鉴
②扩大中国藏医药文化世界影响
③创新中国藏医药文化的价值导向
④印证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19-05-10更新 | 175次组卷 | 3卷引用:【市级联考】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崇左市2019届高三5月联合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6 . 2018年11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藏医药浴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是传承人类文明以实现世界文化统一
④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01 61130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二十四节气”每一个名称都优美动人,含蓄之中带着美好的寓意,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流传到世界各地。“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①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保护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
②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面貌和精神特征
③对于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④佐证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于是,我们的先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发现可以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来认识外界自然变化,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一直沿用至今。这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只有自身实践得来的正确观点才具有指导意义
③人类可以凭借自身智慧和需要创造世界
④人的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的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8-02-2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柳州2017届高三4月联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8 . 201778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 41 届会议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鼓浪屿现留存有931座展现本土和国际不同风格的历史建筑、园林和自然景观、历史道路网络。“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能够申遗成功在于
①它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独特标识                 ②它能展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成就
③它具有显著的文化多样性特征                    ④它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首要标志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形成的特有时间知识体系。它所描述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一般过程,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从黄河流域逐步为全国各地采用,并流传到世界各地。它作为中国农业文明的积累和结晶,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其蕴含的尊重规律、顺应自然的思想,仍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重要理念,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也生动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老百姓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动态地完善,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仍然保留着吃春盘、春饼等习俗,会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使得中国人的生活具有韵律之美。


(1)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运用二十四节气让生活更具韵律之美。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意义。
(3)就“二十四节气”如何在当代焕发新活力,请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2017-05-22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桂林,百色,梧州,北海,崇左五市2017届高三5月联合模拟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10 . 地名是历史命运的容器,对于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每一个人,地名是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当城市建设的推土机轰鸣驶过,大量古建筑遭到毁坏,由于地名文化缺乏认知,地名随意更改和废止现象屡禁不止,致使很多意蕴丰富的地名不断消失。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约有6万个乡镇名称、40多万个建制村名称被废弃。
很多离家远行的游子都有过这样的感受:离家多年,家乡变化令人欣喜,但地名变了让人惆怅。乡愁无处寄,梦里寻踪迹。地名不仅承载了大量的个体记忆与情感,也承载着传统文化和城市的历史密码,众多独特地名其实都是历史留下的“活化石”,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令人痛惜的是,一个个生拼硬造的怪名、洋名抹去了很多富有丰富内涵的老地名。
珍惜那些有文化积淀的老地名,才能留住我们的乡愁;精心设计有文化内涵的新地名,接续和发展地名文化,传统文化才能有血脉传承,城市才能有厚度和温度。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知识,分析如何“接续和发展地名文化”。
(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众多独特地名是历史留下的‘活化石’”。
(3)请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为接续和发展“地名文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16-06-02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广西南宁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