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进生命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61 道试题
1 . 结合如图所示实验过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D实验过程中2号试管加碘液后颜色_____(填“变蓝”或 “不变蓝”),原因是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充分消化下被分解成麦芽糖。1号试管加碘液后颜色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原因是淀粉遇碘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
(2)该实验是观察唾液淀粉酶对____的消化作用。
(3)1号试管和2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
2024-01-28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蚂蚁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种类有9000多种,我国就有600多种。请回答:

(1)蚂蚁属于昆虫,其触角_________(填“分节”或“不分节”),有触觉和嗅觉作用。
(2)蚂蚁营群体生活,在其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_________,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3)蚂蚁不会发声,它们靠什么传递信息呢?请根据图1的实验分析:将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上无食物,能观察到蚂蚁会沿着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取食物;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B、A岛之间的“桥”对换,大部分蚂蚁都爬向A岛。根据这种现象可作出假设:_________,10分钟后,爬上A岛的蚂蚁发现并没有食物,A岛蚂蚁减少,C岛蚂蚁增多,接着,用镊子夹起连接B、C岛之间的“桥”。用棉签蘸取白醋,均匀地涂抹在“桥”的下表面,5分钟后观察到C岛上蚂蚁数量下降了,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4)实验小组在野外观察时发现,当蚂蚁发现新食物源或要迁移到新的巢址时,都要通知同伴(如图2),此时蚂蚁是依靠_________进行通讯的。
2024-01-28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北洲子镇中学等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3 . 爱动脑筋的文文猜想:叶绿素的产生是不是跟光照有关呢?就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终于解开了她心中的疑团。


甲组装置

乙组装置

实验材料

大小、品种相同的大蒜每组1头

环境条件

25 ℃光照充足


实验现象

蒜苗成绿色

蒜苗成黄色

将甲、乙两组装置中的大蒜分别放置在两个大小相同的水槽里培养,加入适量的水,以不淹没大蒜为准,两周后观察蒜苗的颜色变化。
(1)实验方案中乙组装置的环境条件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
(3)请改正表格中的 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是光合作用实验中溶解叶绿素的装置,小烧杯1 和大烧杯2内装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英国科学家珍妮在野外研究黑猩猩时发现,黑猩猩群体中有首领,群体内分工合作,有等级现象。黑猩猩这种行为类型和珍妮这种研究方法分别是(  )
A.繁殖行为、实验法B.防御行为、观察法
C.社会行为、观察法D.社会行为、实验法
2024-01-14更新 | 74次组卷 | 5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测试题
5 . 某校生物活动小组将200粒黄豆均分为两组,一组在黑暗条件下培养,一组在光照条件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结果都能正常萌发,这说明黄豆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不包括(  )
A.充足的阳光B.一定的水分
C.适宜的温度D.种子是活的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6 . 蜻蜓点水这一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
A.生长B.繁殖C.应激性D.新陈代谢
2024-01-0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
7 .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珊瑚B.枯叶C.蜡烛D.新型冠状病毒
2024-01-0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其实验记录如表:
装置种子数条件温度实验结果
A20粒潮湿25℃18粒萌发
B20粒潮湿4℃0粒萌发
C20粒干燥25℃0粒萌发
D20粒种子完全浸泡在水里25℃0粒萌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有____组对照实验。如果要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可以选择装置____和装置_____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2)分析装置A和装置B可以得出,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是______。分析装置A和装置D可以得出,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是______
(3)实验的每个装置都用2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A装置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024-01-0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为探究子叶的完整程度在花生种子萌发的作用,某兴趣小组把饱满、大小一致的等量花生随机分为4组,每组10粒,并对各组花生水浴浸种12h。浸种两天后按下表处理子叶并播种。在相同适宜的条件下萌发3周,观察并记录幼苗生长情况如下表:
组别浸种温度(℃)子叶株高(cm)叶片数
1号30保留两片10.126
2号30保留一片7.219
3号30保留半片5.111
4号去除两片0.89
(1)该实验研究的变量是___,对照组是第___组。
(2)根据实验设计原则,4号浸种的温度应为___℃。
(3)每组花生种子取10粒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___
(4)将花生种子放在30℃中处理,是为了给种子萌发提供___,除此之外种子萌发还需要______等环境条件。
(5)该实验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
2024-01-0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二)生物试题
10 . 某生物兴趣组利用蝌蚪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实验设计及过程如表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实验动物

饲养环境

饲料

实验结果

甲组

正常蝌蚪

池塘水

普通饲料

正常发育成正常的成蛙

乙组

正常蝌蚪

A

添加甲状腺激素的普通饲料

提前发育成很小的成蛙

丙组

破坏甲状腺蝌蚪

池塘水

普通饲料

停止发育

丁组

破坏甲状腺蝌蚪

池塘水

添加甲状腺激素的普通饲料

正常发育成正常的成蛙


(1)甲、乙、丙、丁四组蝌蚪,除表中列出的不同处理外,还要求它们的数量、大小、生长发育状况必须_______,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为避免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应该_______
(2)表中的A是_________,甲、乙两组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组。该探究实验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具有_______动物生长发育的作用。人体在幼年时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_________
(3)乙组和丙组能否构成一组对照实验?_____;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0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