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0 道试题
1 . 科学家为了研究涡虫对光的行为反应,进行如下两个实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1)当我们在溪流中采集涡虫时,往往发现涡虫多隐于石块下面。涡虫是因为喜欢黑暗环境才有这样的行为吗?请根据涡虫的生活环境,在进行实验一之前,对实验一作出合理的假设______
(2)通过实验一可知:涡虫在光照刺激下,会转移到光线较______的地方。从行为的获取途径来看,涡虫的这种行为应属于______行为。
(3)实验二开始时,涡虫在强光下舒展身体;实验结束后,涡虫在强光下______身体。此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______而获得的。
2023-08-2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为了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相同的试管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

分组

试管A

试管B

试管C

试管D

蔬菜汁种类

黄瓜汁

青椒汁

苹果汁

白菜汁

高锰酸钾溶液

2ml

2ml

2ml

蔬菜汁滴加液

14滴

8滴

15滴

11滴

依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表中①处填_______
(2)该实验至少需要使用4支滴管,而且型号要相同,目的是_______
(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可靠,以上实验还需要设置_______
(4)四种蔬菜汁中维生素C浓度最大的是_______,维生素C进入人体后不需消化能够直接被吸收进入_______(填血管类型),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各部分。
2023-08-1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
位置黄粉虫光照温度湿度
纸盒左半侧20只明亮15℃适宜
纸盒右半侧20只阴暗30℃适宜
A.左右两侧黄粉虫各20只太多了,用2只就可以
B.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D.为利于黄粉虫存活保证实验顺利实施,右侧应适当增加湿度
4 . 实验探究“花生仁和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
   
食物名称花生仁核桃仁
质量(克)0.50.5
水(毫升)5050
温度上升(℃)16.519.0
(1)实验中用到的花生仁和核桃仁是含_____(填“糖类”“脂肪”或“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容易燃烧,有利于实验操作;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是_____
(2)为了减少误差,让实验数据更准确,该实验应设置_____组。
(3)多次实验后,实验结果与上表中的数据基本一致,则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实验中,锥形瓶外面套易拉罐的目的是_____
2023-08-1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每年森林里都铺满一层厚厚的落叶,落叶会不会被细菌分解呢?某生物学兴趣小组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如下实验:选取同种落叶30克,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灭菌后按下表方式处理,再把甲、乙两组放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实验过程中,树叶保持湿润。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甲组落叶被分解,乙组落叶不被分解。
组别
细菌接种不接种
温度25℃25℃
请结合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2)设计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是为了形成______
(3)甲组和乙组用等量的树叶、保持相同的温度等条件,目的是______
(4)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树叶湿润是为了给细菌的生活提供______
(5)上述实验中的细菌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可将落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
6 .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若探究者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下面的问题由你来完成。(每空2分,共12分)
(1)通过最近这段时间的学习,想必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习性有所了解了。请你根据鼠妇的生活习性作出合理的假设:______
(2)在探究实验中,应该设置_____实验来证明光这一非生物因素是否会对鼠妇的生活造成影响。
(3)在设计的两个实验中,要保证除了____这一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要_____
(4)实验结束后,对鼠妇的正确处理方式是(  )
A.放入垃圾桶中B.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C.放到小水沟里
(5)对鼠妇来说,它的生存环境是(  )
A.土壤里的各种植物和小动物
B.土壤里的各种微生物
C.阳光、空气、水、土壤和温度
D.以上三项的总和
2023-08-0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利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铁盒内放置的鼠妇数量应足够多,以避免______,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丙同学的实验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3)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则甲同学的实验现象是鼠妇大多集中在______土一侧。
(4)丁同学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
(5)在铁盘中以横线为界,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湿土,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______
(6)进一步分析:除实验探究因素外,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还可能有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7)做完这个实验后,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些鼠妇。______
2023-08-07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下图是证明某种物质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原料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1)乙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____________。甲乙两装置中,对照组是__________
(2)实验步骤是:①为了避免叶片中先前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应将甲、乙放在__________;②再将甲、乙__________;③几小时后,各取甲、乙中的一片叶,做好标记,放在盛有__________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待叶片变成__________色时取出;④用清水漂洗叶片,然后平铺在培养皿中,滴加__________,观察两叶片颜色的变化。
(3)实验现象是甲装置的叶片__________,乙装置的叶片__________。实验现象证明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9 . 某学校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探究蚕豆种子大小的变异”活动,操作如下:分别从甲品种蚕豆袋和乙品种蚕豆袋的上层、中间层和下层各取出10粒蚕豆种子做样品,进行样品长轴长度的测量,然后统计绘制成图表,并由此得出探究结果,请回答:
(1)每个品种不同层抽选蚕豆的种子各10粒而不是各1粒的目的是______
(2)小组成员对两个品种蚕豆长轴长度进行了测量,如下表是测量结果,请完善表格:
品种甲品种蚕豆乙品种蚕豆
每组平均(毫米)121214161822242628
组别12345678
平均值______毫米25毫米
(3)请根据表中平均值数据绘出柱状图。

(4)通过以上探究可以得出:甲品种蚕豆长轴长度的平均值小于乙品种蚕豆,这种性状变异主要是由______的不同引起的;若将甲品种蚕豆种植在肥沃的土壤中,也能结出较长的蚕豆;同样将乙品种蚕豆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也能结出较短的蚕豆,这说明生物的性状也受______的影响。
2023-07-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小风同学想探究蚂蚁的通讯,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下列是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①在盛有少许清水的水槽中放三块小石头,形成A、B、C三个“小岛”。用小木条作“桥”水槽连接A岛与C岛、B岛与C岛,这样蚂蚁只能通过“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的小岛。
②先将蚂蚁放在C岛上,在A岛上放一些红糖,在B岛上放等量食盐,观察蚂蚁的通讯行为。发现大多数蚂蚁会沿“桥”1到达A岛。
③用毛笔把蚂蚁放回C岛,将“桥”1和“桥”2调换位置,发现大多数蚂蚁仍然会沿着调换位置后的“桥”1到达B岛。
④把蚂蚁用另一支毛笔放回C岛,在蚂蚁爬过的“桥”1上喷一点香水,发现大多数蚂蚁不再爬上“桥”1。
请结合实验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实验步骤,最好将这些室外捕获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并在实验前和实验过程中使这些蚂蚁始终处于_________(选填“饥饿”或“饱食”)状态。
(2)实验用的两根小木条要选择____________(选填“有”或“无”)气味的,材质和长度也都该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蚂蚁的数量不能过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风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蚂蚁的触角上分布有大量的嗅觉感受器。结合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蚂蚁主要是靠触角辨别_____________进行通讯的。
(5)实验结束后,小风应如何处理蚂蚁?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