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严复与《天演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产业革命直接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采矿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积累了大量的材料,促进了地质学和生物进化学的建立。近代以来,资产阶级为扩大市场和掠夺资源,组织了很多科学考察队和探险队,到世界各地进行考察和探险,极大地丰富了对动植物及其生活条件等方面的知识。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开始用科学的方法对大量的事实和所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开始思考动植物的种类、不同物种之间的联系、人的产生等问题,也开始反对和批判神学“目的论”的观点。

——摘编自王秋安《自然进化论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探析》

材料二       自曾国藩时代所创始之译书事业,虽有化学、物理、法律各种类,然不足以唤起当时之人心。自此二书(即《孔子改制考》《天演论》出而思想界一变。《天演论》发挥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之说,四方读书之子,争购此新著。却当1896年中日战争之后,人人胸中,抱一眇者不忘视,跛者不忘履之观念。若以近代之革新,为起端于1895之候,则《天演论》者,正溯此思潮之源头,而注以活水者也。

——摘编自【日】稻叶君山《清朝全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生物进化论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演论》被称为“注以活水者”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02年严复在论及中国教育时说:“必将阔视远想,统新故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而后得之。”严复的这一看法体现的文化理念是
A.会通中西B.中体西用C.全盘西化D.革故鼎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赫胥黎原著《天演论》的本意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达尔文主义”——优胜劣汰、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只适用于“生物界”,而不适用于“人类社会”。“生物界”没有道德标准,而人类有着相亲相爱、互助互敬的本性,其发展模式必然不同于“生物界”。但严复却在译著里公然宣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二铁律。严复的做法实质上反映出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低
B.严复企图以进化论观点来宣传维新思想
C.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科学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017-11-14更新 | 945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北省徐水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图中为近代某时期的著作,曾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以今日之见,该著作(  )
A.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但警醒国人的作用巨大
B.正确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对中国思想界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C.阐释的理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武器
D.应为近代中国第一本介绍西方政治制度的学术著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世纪末,严复首次在中国系统地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斯鸠的法哲学思想等,他还借卢梭的人权论反对君权。1909年,他欣然接受了清政府所赐“进士出身”的荣誉称号。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严复主张推翻君主制度
B.资产阶级的民权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C.清末新政符合历史潮流
D.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有新旧杂陈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17年3月,严复撰文指出:“若察欧洲战势,德人乃处强弩之末。潜艇虽烈,不足制英人死命,敢料德、奥之即败。本月二日美总统威尔逊亲临国会,与德已宣战矣。而吾国走到第二步(指与德断交)之后,忽然中止,颇闻国会中党派尚有借此时机,作种种顾党人不顾国之计划。”这反映出严复
A.看清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B.主张中国应尽快加入协约国集团
C.建议政府要继续严守“中立”
D.认为中国应先整顿内政而后参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严复认为天下大道是相通的。例如,他认为“斯宾塞的社会改革与《大学》所谓诚正修齐治平之事有不期而合者”,由材料可知,严复主张
A.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开研究
B.主动接受自然进化理论
C.在中国的传统中找强国之道
D.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信”“达”“雅”是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信”即是译文要准确,不偏离和随意增减原文。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却将达尔文主义者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这部批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作品翻译成宣扬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作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严复推崇社会达尔文主义
B.严复误解了赫胥黎的观点
C.严复翻译水平达不到他的翻译标准
D.严复这样的翻译别有深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严复在1913年发表的《思古篇》中写道:“……且诸公所以醉心于他族者,约而言之,什八九皆其物质文明已耳。不知畴国种之阶级,要必以国性民质为之先,而形而下者非所重也。中国之国性民质,根源盛大,岂可厚诬?”材料表明严复
A.重拾“中体西用”思想
B.质疑中国之“国性民质”
C.主张学习西方政治文明
D.批评晚清以来的西潮澎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维新思想家严复说:“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台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极则。”严复此言旨在:
A.比较中西文化的不同
B.解释中衰西盛的原因
C.揭示中国文化的特征
D.为变法寻求理论依据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