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严复与《天演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胡适称严复为“介绍西洋近世思想的第一人”。晚年严复(辛亥革命前后至临终)的思想由“力主西学”、“非西洋莫与师”转归先王教化之责,从传统观文化中找寻丢失的民族凝聚力。这种变化说明了他
A.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学B.发现西方思想源于中国
C.思想深受西方思想影响D.不断探索救亡图存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严复《文钞•原强》:“中国知西法之当师,不自甲午败衂之后始也。海禁大开以还,所兴发者亦不少矣。译署一也,同文馆二也,船政三也……拉杂数之,盖不止一二十事。此中大半皆西洋以富以强之基,而自吾人行之,则淮橘为枳,若存若亡,不能收其效。”据此,严复的主旨是
A.肯定了师夷长技的成就B.阐释了富国强兵的内容
C.否定了学习器物的价值D.强调了政治变革的必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严复戊戌时期在《救亡决论》中历数中国传统文化弊端,并倡言:“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而1918年严氏力主回归传统,高唤:“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文明的弊端日益显现B.反帝反封斗争的逐渐深入
C.民主思想已成为时代潮流D.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4 .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国人民的艰辛探索从未间断

材料一   辉煌的过去和衰败的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使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志士仁人,首先觉察到了这种危机。从鸦片战争前后开始,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兴亡,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以各种形式展开了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艰难而执着的探索。

——摘编自张洪波主编《毛泽东思想概论》


(1)举例说明1840—1912年中国社会各阶级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探索。(要求:选择两个阶级各举一例即可,所举事例应体现不同斗争形式)

材料二   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   匪区的组织很完善——如乡有乡政府,村有村政府,区有区政府,故我们很不容易得到他们的行踪。他们呢?我们一举一动都知道了。他们能得到百姓的帮助的缘故,因为匪区的民众都分了田地。

——某国民党军官的信(1931年)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图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述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壮大的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郝胥黎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仅适用于自然领域,严复的译著《天演论》却将其发展为不仅是自然界所遵循的普遍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所遵循的普遍规律。严复这一做法
A.旨在重建中国的文化体系B.意在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C.符合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D.为“托古改制”作了舆论准备
6 . 1895年,上海有多达三十份的报纸和杂志;1897年,天津刊发了《国闻报》,湖南刊发了《湘报》和《湘学报》等,这些报纸和杂志都为推动改革而鼓呼。下列选项中,属于“为推动改革而鼓呼”的是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兼容并包,思想自由”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7 . 严复的译作《天演论》既不同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又异于赫胥黎、斯宾塞的人文主义进化学说,而是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生存竞争法则观察和阐释人类行为,并将其直接与国际政治之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相联系。严复此举意在
A.警醒国民变革图强
B.抨击列强弱肉强食
C.宣传科学开启民智
D.倡导革命救亡图存
2019-11-01更新 | 620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养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严复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译作是
A.《藏书》
B.《天演论》
C.《孔子改制考》
D.《文学革命论》
2019-10-1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学考)
9 . 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认为进化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这表明严复宣扬进化论的目的是
A.发展近代科技
B.提倡自由平等
C.反对专制迷信
D.推动社会变革
10 . 下图是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查阅的资料书目。据此判断,该同学探究的主题是

A.启蒙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