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5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中国宋代的数学家秦九韶曾提出“三斜求积术”,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即假设在平面内有一个三角形,边长分别为,三角形的面积可由公式求得,其中为三角形周长的一半,这个公式也被称为海伦一秦九韶公式,现有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满足,则此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2023-11-15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数学试题
2 .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如图,原纸片为一圆形,直径,需要剪去四边形,可以通过对折、沿裁剪、展开实现. 已知点在圆上,且,则四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
2023-10-30更新 | 252次组卷 | 7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纽绅中学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数学试题
3 . 南宋数学家在《详解九章算法》和《算法通变本末》中提出了一些新的垛积公式,所讨论的高阶等差数列与一般等差数列不同,高阶等差数列中前后两项之差并不相等,但是逐项差数之差或者高次差成等差数列.现有高阶等差数列,其前7项分别为1,2,4,7,11,16,22,则该数列的第20项为______.
2023-08-17更新 | 355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8月月考)数学试题
4 . 魏晋时期的刘徽在其所撰《海岛算经》中,运用二次测望法解决实际测量问题,是世界测量学上取得的伟大成就.某数学学习小组受《海岛算经》中“望山松”一题的启发,进行了如下测量实践活动:如图,为测量山顶松树的高,在山底所在水平面内,选择两点,使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在点测得点和点的仰角分别为60°、45°,在点测得点的仰角为30°,测得基线的长为100米.由以上测量数据可得出:①松树的高______米(精确到0.1);②分别是人在点和点观测松树的视角,其大小关系为:______(填“>”,“<”或“=”).(参考数据:
   
2023-07-17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监测数学试题
5 . “垛积术”在我国古代早期主要用于天文历法,后来用于求高阶等差级数的和.元代数学家朱世杰在沈括(北宋时期数学家)、杨辉(南宋时期数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四元玉鉴》中利用了“三角垛”求一系列重要的高阶等差级数的和.例如,欲求数列,…,的和,可设计一个正立的行三角数阵,即正三角形的区域中所有数的分布规律为:第1行为1个,第2行为2个,第3行为3个,…,第行为个1;再选一个数列(其前项和已知),可设计一个倒立的行三角数阵,即正三角形的区域中所有数的分布规律为:第1行为,第2行为,第3行为,…,第行为1个1.这两个三角数阵就组成一个列的菱形数阵.若已知,则运用垛积术,求得数列,…,的和为____________.

   

2023-05-23更新 | 961次组卷 | 7卷引用:贵州省盘州市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数学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6 . 《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从冬至之日起,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的日影子长依次成等差数列,若冬至、立春、春分的日影子长的和是37.5尺,芒种的日影子长为4.5尺,则冬至的日影子长为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