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数学家切比雪夫曾用一组多项式阐述余弦的倍角公式,即,…,则       
A.B.C.D.
2023-12-07更新 | 556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数学试题
2 . 2022年第二十四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由96片小雪花组成的大雪花惊艳了全世界,数学中也有一朵美丽的雪花——“科赫雪花”.它的绘制规则是:任意画一个正三角形(图1),并把每一条边三等分,再以中间一段为边向外作正三角形,并把这“中间一段”擦掉,形成雪花曲线(图2),如此继续下去形成雪花曲线(图3),直到无穷,形成雪花曲线.设雪花曲线的边长为,边数为,周长为,面积为,若,则(       

   

A.B.C.D.
2023-11-08更新 | 486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总复习阶段测试数学试题
3 . 《海岛算经》是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所著的测量学著作,书中有一道测量山上松树高度的题目,受此题启发,小李同学打算用学到的解三角形知识测量某建筑物上面一座信号塔的高度.如图,把塔底与塔顶分别看作点CDCD与地面垂直,小李先在地面上选取点AB(点在建筑物的同一侧,且点位于同一个平面内),测得,在点处测得点的仰角分别为,在点处测得点的仰角为,则塔高__________.(参考数据:
4 .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所著《几何原本》中的“几何代数法”,很多代数公理、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并称之为“无字证明”如图,为线段中点,上的一点以为直径作半圆,过点的垂线,交半圆于.连接,过点的垂线,垂足为.设,则图中线段,线段,线段______;由该图形可以得出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2023-10-2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王府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数学试题
5 . 高斯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享有“数学王子”的称号,他和阿基米德、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用其名字命名的“高斯函数”为:设,用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则称为高斯函数,例如:.已知函数,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上是增函数B.是奇函数
C.的值域是D.的值域是
2023-09-30更新 | 1235次组卷 | 10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6 . 蹴鞠,又名“蹴球”“蹴圆”等,“蹴“有用脚蹴、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饰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踢足球活动.已知某“鞠”的表面上有四个点PABC,其中平面,则该球的体积为(       

   

A.B.C.D.
7 . 筒车(chinese noria)亦称“水转筒车”.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据史料记载,筒车发明于隋而盛于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种靠水力自动的古老筒车,在家乡郁郁葱葱的山间、溪流间构成了一幅幅远古的田园春色图.水转筒车是利用水力转动的筒车,必须架设在水流湍急的岸边.水激轮转,浸在水中的小筒装满了水带到高处,筒口向下,水即自筒中倾泻入轮旁的水槽而汇流入田.某乡间有一筒车,其最高点到水面的距离为,筒车直径为,设置有8个盛水筒,均匀分布在筒车转轮上,筒车上的每一个盛水筒都做逆时针匀速圆周运动,筒车转一周需要,如图,盛水筒A(视为质点)的初始位置距水面的距离为
      
(1)盛水筒A经过后距离水面的高度为h(单位:m),求筒车转动一周的过程中,h关于t的函数的解析式;
(2)盛水筒B(视为质点)与盛水筒A相邻,设盛水筒B在盛水筒A的顺时针方向相邻处,求盛水筒B与盛水筒A的高度差的最大值(结果用含的代数式表示),及此时对应的t
(参考公式:
2023-09-21更新 | 1021次组卷 | 10卷引用:辽宁省2023-2024学年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一)数学试题
8 . 柏拉图多面体是柏拉图及其追随者对正多面体进行系统研究后而得名的几何体.下图是棱长均为1的柏拉图多面体分别为的中点,则       

   

A.B.C.D.
9 . 南宋数学家杨辉为我国古代数学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著名研究成果“杨辉三角”记录于其重要著作《详解九章算法》,该著作中的“垛积术”问题介绍了高阶等差数列,以高阶等差数列中的二阶等差数列为例,其特点是从数列的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构成等差数列.若某个二阶等差数列的前4个为1,3,7,13,则该数列的第13项为(        
A.156B.157C.158D.159
2023-08-27更新 | 1349次组卷 | 9卷引用: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10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张邱建算经》有“分钱问题”如下:今有与人钱,初一人与三钱,次一人与四钱,次一人与五钱,以次与之,转多一钱,与讫,还敛聚与均分之,人得十钱,问人几何?意思是:将钱分给若干人,第一人给3钱,第二人给4钱,第三人给5钱,以此类推,每人比前一人多给1钱,分完后,再把钱收回平均分给各人,结果每人分得10钱,则分到钱的人数为(       
A.10B.15C.105D.195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