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段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 . 课文赏读。

【片段一】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片段二】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

1.这两段文字都是围绕关键句来写的,请用“     ”在两个片段中分别画出其关键句。
2.【片段一】围绕关键句写了树林多____________、三方面的内容,写出了西沙群岛鸟多的特点。
【片段二】围绕关键句写了鸟叫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的内容,告诉我们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3.仿照片段,用下面的句子开头,试着写两三句话。
这儿的风景真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7-0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重庆市綦江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2 . 读下面的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托木尔峰上空,终年云雾缭绕,一年四季都下雪。托木尔峰像一座银色的巨塔,在蔚蓝色天空的衬托下,十分壮观。沿着托木尔峰起伏的山势,一条条“河流”顺谷而下。走近一看,“河”里没有水,全是冰,人们称这种“河”为冰川。走上冰面,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冰,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城墙,有的像盛开的鲜花……就像到了童话中的水晶宫。夏季到来的时候,在冰川的上面,可以听到冰下有潺潺的流水声。原来冰下还有流动的水呢!

1.托木尔峰的冰川具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托木尔峰像一座银色的巨塔,在蔚蓝色天空的衬托下,十分壮观。”这句话中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壮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6-1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重庆市永川区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3 . 读下面的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世界上85%以上的鸟类可以程度不同地捕食害虫,即便是小小的麻雀每年也能捕食许多害虫。①燕子能吃苍蝇、飞蛾和蚊子;啄木鸟能吃天牛幼虫;灰喜鹊能吃松毛虫等。1只大山雀在繁殖季节每天喂小鸟100余次,平均每窝按3只小鸟喂食,再加上大鸟自己的捕食,一天能消灭害虫400-500条,一窝大山雀在喂养幼鸟期间就可消灭害虫10000 余条。在欧洲1000只紫翅椋鸟在繁殖期间能消灭22吨蝗虫,而1吨蝗虫一天的食物量与 2500人一天的食物量相当。猫头鹰和鹰等猛禽大多以老鼠等啮齿类动物为食,对控制农业、林业鼠害以及危险疫病的传播,有着重要的贡献。猫头鹰的食物中99%是啮齿类动物,②1只猫头鹰一个夏季所消灭的老鼠,相当于保护了1吨粮食;1年所吃掉的老鼠等于保护了一两万斤粮食。以此观之,每年鸟儿吃掉害虫保护的粮食足以供给地球上的人们吃好几个月。

1.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是(        
A.世界上85%以上的鸟类可以程度不同地捕食害虫。
B.每年鸟儿吃掉害虫保护的粮食足以供给地球上的人们吃好几个月。
C.鸟类对控制农业、林业鼠害以及危险疫病的传播,有着重要的贡献。
D.世界上85%以上的鸟类可以程度不同地捕食害虫,从而保护环境和粮食。
2.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1)句子①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②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猫头鹰和鹰等猛禽大多以老鼠等啮齿类动物为食”一句中“大多”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3-1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重庆市永川区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4 . 读下面两段话,完成练习。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是那样细腻而柔软。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而是因为太红了,看上去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1.从这两个自然段里可以看出,作者主要观察了杨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杨梅一边长,一边发生着变化。它的刺是在长熟时变得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颜色则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
3.杨梅是真的变黑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3-1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重庆市永川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练习。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缠着黑纱,胸前佩着白花,眼睛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作者在写人们等灵车时,运用了______的表达方法,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______的描写。
(2)作者用“挤满”写出了______,用三个“都”强调了______;接着又由“面”到“点”推出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代表性的特写镜头。
2.老奶奶为什么“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这表现了她对总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3-1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重庆市永川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6 . 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练习。

从我家到小学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弯弯曲曲的、非常有意思的巷子。我放学回家喜欢东看看,西看看,看看那些手工作坊、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我到银匠店里去看银匠用各种工具在一个模子上zàn一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草的筢子,到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的器物,看灯笼铺糊灯笼……百看不厌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錾出”的“錾”字在字典中有两个意思:①凿石头的小凿子;②在金石上雕刻。文中该选第(      )个解释。
(2)百看不厌: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划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划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4.为什么“我”对这条巷子百看不厌?
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3-0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重庆市永川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7 . 读下面的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正常情况下,飞机会通过多种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以波音777为例,这种先进的客机上有3种独立运作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其中高频通信系统是远距离通信系统,通信距离可达数千千米。近距离的甚高频通信系统最为常用,在高度为300米时作用距离为74千米。(       )起飞和降落期间是飞机和地面联系最频繁的时间,也是飞行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时间,(       )为了保证甚高频通信系统的高度可靠,民航飞机上一般都装有一套以上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2.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频通信系统和甚高频通信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3-0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重庆市永川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思考
片段一: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A】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节选《麻雀》


片段二:

一天,我在小山上散步,忽然看见在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现,故意藏在那儿的,就用树枝轻轻地(拨、拔)了她一下,想叫她站起来,可她却一动不动。我觉得奇怪,便弯下身仔细看,才发现她已经死了。【B】她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着,嘴张着,里面(赛、塞)满了雪。她的翅膀(稍稍、捎捎)张开,一条腿伸向后面。在她的腿跟前有两只蛋。看见这两只蛋,我就把这只死鸭提起来。果然,在她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有十一只蛋,连同外面的两只,一共十三只。

我把她仔细地看了一遍,在她身上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糟)受暴力的迹象。从她身上的各种情形来看,她是被冻死的。虽然我看到的只是些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做出这样的结论: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是一种多么深沉,多么感人肺腑的爱啊!

太阳已经落山了,我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坑,把野鸭放进去,用泥土把她埋起来,再用手帕把十三只蛋包好,向回家的路上走去。

                                                                                                                                                                                                                                                                                                         ——选自《野鸭》

1.请用“”划去片段二中不正确的字或词语。
2.语段一中从“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中,可以看出面对猎狗,老麻雀(         )的心理。
3.阅读片段二,感受作者是如何把事情写清楚的。
起因:_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在写事的时候,不只写了自己看到的,还写了(      )
4.请认真阅读两个片段,在画线的【A】【B】两处,在旁边批注你的阅读感受。
5.认真阅读两个片段,你会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多异同点,尝试填写表格。
文章题目相同点不同点
《麻雀》________________
《野鸭》

6.生活中,你有没有观察过小猫或者小狗在某种情况下的反应?想一想,把你观察到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后面的练习。

节日的大街,呈现出一片祥和喜气的盛况。大街上处处张灯结彩,欢声雷动。商场里更是人山人海,小贩的叫卖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人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热闹极了。有一家新开张的超市,门口摆放着两个高大的花篮,地上铺着红地毯,开业大酬宾,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还有很多优惠活动,人们纷纷拥上去抢购呢!我们也去凑个热闹,可是店里早已挤得水泄不通。

1.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中心意思写的。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①作者用“张灯结彩、欢声雷动”写出了节日大街的__________________,用“人山人海”以及“叫卖声,讨价声,欢笑声”写出了节日大街的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在描写节日大街的场面时,运用了的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方法,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
3.作者写新开张的超市的情况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0 . 课内多场景阅读。

场景一: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方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慈母情深》

场景二: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叫父亲买。

——《父爱之舟》

1.联系课文想一想场景描写的场景中地方在哪里?主要人物是哪些?主要事情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圈圈出场景一中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3.场景一的描写与课文中“我”的心情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个片段都是场景描写,可有同学说第一个场景读后给人深刻印象就是妈妈工作的环境恶劣,可读第二个场景有的同学印象深刻的是热闹,有的印象深刻的是吃的多,有的印象深刻的是饿。从两个场景表达的方式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中上边两个场景描写,分别在课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场景二的表达方式写运动会某一时刻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1-0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重庆市忠县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