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段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群文阅读,完成练习。

(一)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二)威尼斯之夜(节选)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难于用语言来描绘的。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颤动。泛舟湖心,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如入甜美欲睡的绮丽梦境一般;空气是那么清澈、透明,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国北部夜空中的要多。我发现,由于夜空到处布满星星那深蓝的夜色都变得黯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1.选段(一)通过对沉寂的水面、朦胧的月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威尼斯的夜晚。
2.用“”画出选段(二)中描写星星的句子。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两个选段的语言优美生动,景物描写特点突出,都给我们带来一种美感。
B.两个选段都介绍了威尼斯的独特风情,为我们展现了威尼斯之夜特有的风光。
C.两个选段都是把人的活动同景物结合起来进行描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4.仿照选文描写景物的方法,写一写放学后的校园。
__________________
2 . 现代文阅读

忘(节选)

季羡林

①人一老,就容易忘事糊涂。

②我认识一位著名的画家,年过八自以后,慢慢地忘事糊涂起来。我们将近半个世纪以前就认识了,颇能谈得来,而且平常也还是有些接触的。然而,最近几年来,每次见面,他把我的尊姓大名完全忘了。从眼镜后面流出来的淳朴宽厚的目光,落到我的脸上,其中饱含着疑惑的神气。我连忙说:“我是季羡林,是北京大学的。”他点头称是。但是,过了没有五分钟,他又问我:“你是谁呀!”我敬谨回答如上。在每一次会面中,尽管时间不长,这样尴尬的局面总会出现几次。我心里想:老友确是老了!

③前几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在富丽堂皇的北京图书馆的大报告厅里举行年会。我这位画家老友是敦煌学界的元老之一,获得了普遍的尊敬。按照中国现行的礼节,必须请他上主席台并且讲话。但是,这却带来了困难。像许多老年人一样,他脑袋里煞车的部件似乎老化失灵。一说话,往往像开汽车一样,煞不住车,说个不停,没完没了。会议是有时间限制的,听众的忍耐也决非无限。在这危难之际,我同他的夫人商议,由她写一个简短的发言稿,往他口袋里一塞,叮嘱他念完就算完事,不悖礼仪常规。然而他一开口讲话,稿子之事早已忘入九霄云外。看样子是打算从盘古开天辟地讲起。照这样下去,讲上几千年,也讲不到今天的会。到了听众都变成化石的时候,他也许才讲到春秋战国!我心里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忽然想到:按既定方针办。我请他的夫人上台,从他的口袋掏出了讲稿,耳语了几句。他恍然大悟,点头称是,把讲稿念完,回到原来的座位。于是一场惊险才化险为夷,皆大欢喜。

④我比这位老友小六七岁。有人赞我耳聪目明,实际上是耳欠聪,目欠明。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其中滋味,实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是,我脑袋里的煞车部件,虽然老化,尚可使用。再加上我有点自知之明,我的新座右铭是:老年之人,煞车失灵,戒之在说。一向奉行不违,还没有碰到下不了台的窘境。在潜意识中颇有点沾沾自喜了。

⑤然而忘事糊涂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

⑥我认为,有的,而且很大。自己年纪越来越老,对于“忘”的评价却越来越高,高到了宗教信仰和哲学思辨的水平。苏东坡的词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他是把悲和欢、离和合并提。然而古人说: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是深有体会之言。悲总是多于欢,离总是多于合,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如果造物主不赋予人类以“忘”的本领,那么,我们人类在这么多的悲和离的重压下,能够活下去吗?人生下来,既能得到一点乐趣,又必须忍受大量的痛苦,

后者所占的比重要多得多。如果不能“忘”,或者没有“忘”这个本能,那么痛苦就会时时刻刻都新鲜生动,时时刻刻像初产生时那样剧烈残酷地折磨着你。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忍受下去的。然而,人能“忘”,渐渐地从剧烈到淡漠,再淡漠,再淡漠,终于只剩下一点残痕;有人,特别是诗人,甚至爱抚这一点残痕,写出了动人心魄的诗篇,这样的例子,文学史上还少吗?

⑦因此,我必须给赋予我们人类“忘”的本能的造化小儿大唱赞歌。试问:世界上哪一个圣人、贤人、哲人、诗人、阔人、猛人、这人、那人,能有这样的本领呢?

⑧我还必须给“忘”大唱赞歌。试问:如果人人一点都不“忘”,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1.概括文中写“老友确是老了”的两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析下面句子的语言表达效果。
到了听众都变成化石的时候,他也许才讲到春秋战国!(从修辞手法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忘”的好处有哪几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5-06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1
3 . 阅读短文。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汤姆明白了自己的地位。他变得又阴郁又绝望。他觉得自己是个被抛弃的孩子,一个朋友也没有,谁也不喜欢他。他要做个罪犯。除此之外,他没有别的选择。也许,等那些人发觉把他逼到这般田地时,他们会内疚的。他一直努力着以便不出差错,好好向上,但人们偏偏又不让他那样;既然他们一心要避开他,那就悉听尊便吧;就让他们为了将要发生的事来责怪他好了——他们就这德性,随他们去!话再说回来了,像他这样一个无亲无故的人哪有资格责怪人家呢?是的,是他们逼他铤而走险的:他要过犯罪的营生,别无选择。

此刻他已快走到草坪巷的尽头,学校的上课铃声隐隐在耳边震响。一想到自己将永远、永远也听不到这熟悉的声音,他禁不住啜泣起来——残酷的事实怎能不令人难受呢,可这是人家逼的呀。既然他们存心要把他投进冰窟,他只有认命的份——但他原谅了他们。想到这他哭得更伤心了。

恰在此时,他遇到了他的铁哥们儿乔·哈帕。他两眼发直,显然心怀鬼胎。不消说,他俩正是“一条道儿上”的朋友。汤姆用袖子擦了擦眼睛,边哭边说自己决意要离开这非人生活的鬼学校和没有同情心的家人,浪迹天涯,一去不回,最后他说希望乔别忘了他。

可巧,乔原来也正是特地赶来向汤姆告别,向他提出这样的请求的。他妈妈因为他偷喝奶酪揍了他一顿,其实他压根儿没喝,尝都没尝过,根本不知道那回事,明摆着的,她讨厌他了,巴望他走开。既然她这么想,他除了顺从,还能怎么样呢?但愿她能开心,永远不会后悔是自己把可怜的儿子赶出家门,让他置身冷酷的世界,去受罪,去死。

两个孩子一边伤心地赶路,一边订立了一个新盟约,发誓互帮互助,情同手足,永不离分,除非死神硬要来拆散他们,让他们获得彻底的解脱。接着,他们就开始拟订行动计划。

乔提议去当隐士,远离人群,穴居野外,靠干面包维生,等着终于有那么一天被冻死、饿死、伤心而死。不过,听罢汤姆一席话后,他也认为干犯罪的勾当并不赖,于是欣然同意去当海盗。

在圣彼得堡镇下游三英里的地方,密西西比河宽约一英里多,那儿有个狭长的、林木丛生的小岛。岛前有块很浅的沙滩,这地方是块秘密碰头的风水宝地。岛上荒无人烟,离对岸很近,紧挨着河岸还有片茂林,人迹罕至。于是他们相中了这个杰克逊岛。至于当海盗后,该打劫谁,他们倒一点也没动脑子。接着,他们找到了哈克·费恩,他马上就入了伙,因为对他来说,随遇而安惯了,他反正是无所谓。不久,他们便分了手,约好在他们最喜欢的时刻——半夜,在镇子上游两英里远的河岸上一个僻静处碰头。那儿有只小木筏,他们打算据为己有。每个人都要带上钓鱼的钩子和线,以及各自用秘密招术——也就是照强盗们那样子偷来物什,并以此来装备自己。天刚擦黑,他们就已经在镇子里扬出话来,说人们很快就将“听到重大新闻”,如此这般以后,他们自是得意不已。凡是得到这种暗示的人,都被关照“别吭声,等着瞧”。夜半光景,汤姆带着一只熟火腿和几件小东西赶来了。他站在一个小悬崖上的一片又密又矮的树林里。从悬崖往下望就能瞧见他们约好的碰头处。这是个星光灿烂的夜晚,四周一片寂静。宽阔的河流海洋般静卧着。汤姆侧耳听了会儿,没有什么声音来搅扰这一片宁静。于是他就吹了声口哨,声音虽然低,可却清晰可辩。悬崖下立即有人回应。汤姆又吹了两声,也得到了同样的回应。然后他听到一个警惕的声音问:

“来者何人?”

“我乃西班牙海黑衣侠盗,汤姆·索亚。尔等何人?”

“赤手大盗哈克·费恩,海上死神乔·哈帕。”

这两个头衔是汤姆从他最爱看的书里,挑出来封给他俩的。

“好,口令?”

两个沙哑的声音,在一片岑寂中,几乎同时,低低地喊出一个可怕的字:

“血!”

1.文中加入“海盗团伙”的有汤姆、(     )(     )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铤而走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遇而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小说内容,说说文中的汤姆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去冒险?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汤姆离家出走,冒险闯荡的做法,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4-26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铜梁区2020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4 . 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①辣椒能把人辣出眼泪、辣出鼻涕、辣出汗水,不爱吃辣椒的人不禁要问:人们何苦要吃辣椒?②这是因为吃辣椒有三个好处:一是它的营养丰富;二是能驱风散寒;三是能增进人的食欲。③每100克辣椒的维生素含量大于100毫克,在蔬菜中占首位。④此外,辣椒还含有维生素B1、B2、胡萝卜素以及其他营养物质。⑤谚语曰:三个辣椒,顶件棉袄。⑥辣椒中的辣椒素对人体具有刺激作用。⑦辣椒素一旦和舌头及嘴里的神经末梢接触,神经就迅速把烧灼信息传给大脑,大脑便让身体处于戒备状态,使心跳和脉搏加快,皮肤血管扩张,从而使人感到发热。⑧大脑还同时指挥胃液和唾液的分泌,使胃肠蠕动加快,这就有利于消化,增进食欲。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明“吃辣椒能驱风散寒”的句子是第_______句。(只填句子序号)
3.“这就有利于消化,增进食欲。”“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课外阅读。(《詹天佑》片段)

詹天佑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①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②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     细密     精密)计算。③詹天佑经常对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周密     细密     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制图。⑤塞(     sài)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⑥不管条件怎样恶(è     )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⑦白天他攀山越岭( )勘测线路( )晚上( )他就在油灯下绘图( )计算⑧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⑨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

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计划提早了两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那就是詹天佑的塑像。

1.用“√”画出(     )内正确的词语或拼音。
2.给中间段中第⑦句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3.中间段第⑤句话是对詹天佑的______描写,我从中体会到詹天佑具有________的科学精神;第④⑥⑦⑧句话是对詹天佑的________描写。我从中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4.中间段第⑨句中加点词“自己”“一定”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开头和结尾是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4-2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酉阳县2020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6 .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有一次,母亲煮了一锅薄粥,外加黑面馒头,我嫌馒头粗糙,扔在地上。母亲默默地捡起来,掸去灰尘,大口大口地吃了下去。“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母亲语重心长地说,“你知道这粮食是怎么来的吗?我和你爹天天在田里劳动,不管夏天多热冬天多冷,不耕作,从哪儿来米面。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啊。”

1.“我”把馒头扔在地上后,母亲有什么反应?分别用“     ”和“ ”标画出描写母亲动作、语言的句子。
2.你从母亲这些言行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这边的火石湾,才是真正的海,①刀一样直切下来的陡岸,全是坚硬的火石,像一道金灿灿的屏障,贴着这陡岸直拔上去的是高高耸立着的火石山。在这刀削的陡岸中间,有一道豁口,下面有五十步长,五十步宽的小天地,铺着黄澄澄的鹅卵石。②豁口两侧的石壁轰轰地响着,迸碎的浪花从两面齐往豁口处喷洒、透着白光,现出一闪即灭的七彩光环

1.照样子,写词语。
金灿灿的屏障                      黄澄澄的鹅卵石
金灿灿的(       )        黄澄澄的(       )        (       )(       )
2.仔细阅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再填空。
句子①写出了火石湾的_________(静态、动态)美,是从海岸的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写的。
句子②写出了火石湾_________(静态、动态)美,是从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写的。
3.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8 . 课外阅读

三亚落日(节选)

①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②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儿,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③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④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1.用“____”画出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并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这一意思的,在相关选项后面画“√”。
A.蓝天(              B.大海(       
C.白鸥(              D.椰子树(       
E.海滩(              F.游人(       
2.阅读短文第3自然段,把夕阳滑落的过程写下来。
(        )(        )(       )
3.在作者的眼中,三亚的落日一会儿像_______,一会儿像_____,一会儿像______
4.赏析词句,完成练习。
(1)第1自然段中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蓝蓝的天”“玉屑银末般的细沙”运用的是______描写;“低翔的白鸥”“摇曳的椰子树”运用的是________描写。
(2)画“﹏﹏﹏”的句子把_____比作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之情。
2021-03-2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重庆市万州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9 . 课外阅读。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

记得有一天早晨,我第一次问起“爱”这个字的意思。当时认识的字还不是很多,我在花园里摘了几朵早开的紫罗兰送给莎莉文老师。她很高兴地想吻我,可我那时除了母亲外,不愿意让别人吻我。那时候,莎莉文老师用一只胳膊轻轻地搂着我,在我手上拼写出了“我爱海伦”几个字。

“爱是什么?”我问。

莎莉文老师把我搂得更紧了,用手指着我的心说:“①爱在这里。”

我第一次感到了心脏的跳动,但对老师的话和动作依然迷惑不解,因为当时除了能触摸到的东西外,我几乎什么都不懂。

我闻了闻她手里的紫罗兰,一半儿用文字,一半儿用手势问道:“②爱就是花的香味吗?”

“不是。”莎莉文老师说。

我又想了想。太阳正温暖地照耀着我们。

“③爱是不是太阳?”我指着阳光射来的方向问,“是太阳吗?”

当时在我看来,世界上没有比太阳更好的东西了,它的热力使万物茁壮生长。但莎莉文老师却连连摇头,我真是又困惑又失望,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老师不能告诉我,什么是爱呢?

一两天过后,我正用线把大小不同的珠子穿起来,按两个大的、三个小的这样的次序。结果老是弄错,莎莉文老师在一旁耐心地为我纠正错误。弄到最后,我发现有一大段穿错了,于是,我用心想着,到底应该怎样才能把这些珠子穿好。莎莉文老师碰碰我的额头,使劲地拼写出了“想”这个字。

这时,我突然明白了,这个字原来指的是脑子里正在进行的过程。这是我第一次领悟到抽象的概念。

我静静地在那里坐了许久,不是在想珠子的排列方式,而是在脑海中用新的观念来寻求“爱”的解释。那天,乌云密布,间或有阵阵的细雨,突然间太阳突破云层,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又问老师:“爱是不是太阳?”

“④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老师回答说。她似乎意识到我仍然是困惑不解,于是又用更浅显(但当时我依然无法理解)的话解释说:“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经过一天酷热日晒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是多么高兴呀!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

刹那间,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

1.选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面各句中“爱”所指的含义。(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A.爱是一种美好                         B.爱是一种感情(或爱是种心理体验)
C.爱是可感知的抽象概念            D.爱是一种光明和温暖
(1)在这里。( )
(2)就是花的香味吗?( )
(3)是不是太阳?( )
(4)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 )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无数无形的线条”指的是________,用的是______的修辞手法。“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道理”指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到“爱”这种抽象难懂的概念来看,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仿照下列句子,写出你对爱的感受。
爱并不是虚情假意的谎言,它是实实在在的情感,只要仔细感受,你就会发现爱本就紧挨着你:它可能是清早母亲挤在你牙刷上的一寸牙膏,让你感受到温馨;它可能是________,让你________;它可能是________,让你________。在生活中,你有了这种感受和体会,受到触动感染和激励鼓舞,你就会去掉冷漠,解除封闭,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2021-02-22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奉节县2021年部编版小升初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七)
10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莫高窟(节选)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
2.莫高窟彩塑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彩塑,详写了________
3.“________”一词概括了莫高窟壁画的特点,写出表现这一特点的句子: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莫高窟,赞扬了________
6.为什么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