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段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时,航海生活______非常艰苦,______充满危险。船员们在船上只能吃到黑面包和咸鱼。最可怕的是在航海期间很容易得一种怪病,病人先是感到浑身无力,走不动路,接着就会全身出血,然后慢慢地死去。船员们都把这种病叫做“海上凶神”。
1.选文出自课文________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那时,航海生活________非常艰苦,________充满危险。
3.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画直线的句子说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4.“海上凶神”加引号特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6-2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名校2019年通用版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冲刺测试语文试卷(十一)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凡卡跑到第一个邮筒那儿,把他那宝贵的信(塞      寄)了进去。
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pū pù)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
1.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出正确的字和读音。   
________(塞      寄)        ________(pū pù)暖炕
2.为什么说是一封“宝贵的信”?       
__________________
3.凡卡“甜蜜的希望”能实现吗?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为什么描写凡卡做了个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读一读下面的段落,按要求完成练习。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再近些 ,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车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这段话是按_______顺序来写的。
A.从近到远的B.从远到近的
2.这段话从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来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3.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手法。(    )
A.拟人B.排比C.比喻D.夸张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青海高原一株柳》(节选)

我家乡的灞河以柳树名贯古今,历代诗家词人为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是的,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确有让我自豪的历史,每每吟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恋家园的乡情。然而__家乡水边的柳枝却极易生长__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__就发芽__就生长__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__风情万种的柳树了__漫天飞扬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__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__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

1.在文中方框中加上标点符号。
然而________家乡水边的柳枝却极易生长________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________就发芽________就生长________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________风情万种的柳树了________漫天飞扬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________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________
2.历代诗家词人为柳树倾洒过很多墨汁,请写出其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每每吟诵哪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恋家园的乡情,请写出一句送别诗: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回答问题: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又为什么写道灞河边的柳树?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6-0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名校2019年人教版小升初模拟测试语文试卷(6)
选择题 | 适中(0.65) |
5 . 认真阅读下面一段对话,从小姑娘语言中,你能看出她在想什么?
老伯说:“傻孩子,火热的太阳会把你晒坏的。你回家吧,东西搁在这儿,我给你看着。”
小姑娘摇了摇头,说:“我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
小姑娘不听老伯伯的劝告,依然耐心地等待画家回来,是因为:_____
A.小姑娘不信任老伯伯。
B.她等得不难受。
C.她很守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有责任感。
2019-05-25更新 | 134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名校2019年人教版小升初模拟测试语文试卷(4)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粽子是用________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___的糯米,中间有一颗________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1.在横线上填入表示颜色的词语。   
粽子是用________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___的糯米,中间有一颗________的枣。
2.照样子,写词语。   
例:又黏又甜      又________又________     又________又________
3.文段写了粽子的(    )
A.做法B.味道C.做法和味道
4.包粽子、吃粽子是端午粽的习俗之一,在端午粽还有很多有趣的活动,如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课内阅读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节选)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水泥道像_____________。 
梧桐树的落叶像____________。 
棕红色的小雨靴像____________。
2.从哪里可以看出院墙外的水泥道的美?在短文中用“_____”画出来。
3.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来描写秋天的美丽景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读课文片段,完成题目。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划横线的句子除运用了拟人手法外,还采用了_________修辞方法。
2.片断中“全心全意”和“默默”这两个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分别说说这两个词各表现了百合花什么想法。
“全心全意”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默”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文中加点的关联词句,用上“不管……都……”写一句话。
不管……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2-2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课内阅读新天地。

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用“ ”画出语段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做了    
2.用“﹏﹏﹏”画出语段中的一个拟人句。
3.语段中的一个象声词是________,照样子再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两个含有数字的词语。
成千上万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把“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改写成反问句。并思考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1-0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西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开学复习练习卷2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在线。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开始了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品尝时,那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真是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美。

银梨,你不但把关的花和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 )的细雨 ( )的阳光 ( )的海洋 ( )的梨花
2.找出梨的果实特点。
(1)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颜色:开始时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
(3)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___”在文中画出一处比喻句。
2018-01-0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西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开学复习练习卷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