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绕曲。”(译:所以用法令治国,不过是制定出来,推行下去罢了。法令不偏袒权责,墨渑不迁就弯曲。)

——《韩非子•有度》

材料二:孟子认为“大丈夫”是人生的最高目标。所谓的“大丈夫”具备四种重要的德行,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全力发展此“四端”,便会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

——摘编自《中国通史》

材料三: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翦伯赞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什么主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孟子认为“大丈夫”应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孟子的政治主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
2 .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传统社会秩序受到猛烈的冲击,中国历史进入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动乱频繁,各国纷纷变革,许多人对变革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出现了诸子百家;教育的兴起,造就了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和阅历的文士,稷下学宫就是当时的学术交流中心。


(1)依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
(2)历史活动课上,四位同学在表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短剧时,说了下列台词,请在括号内写出这四句台词的代表人物。
A.“民贵君轻,仁政于民” (    )
B.“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    )
C.“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    )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    )

材料二 孔子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3)孔子“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举措是什么?
材料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材料中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的道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