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延绵不断。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面问题。
(1)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什么?东汉时谁改进造纸术,使纸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东汉以后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哪位书法家有“书圣”的美誉?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被称为什么?
(3)史学名著《史记》的作者是谁?这部史书的体例是什么?
(4)青少年应该为促进文化发展做贡献,作为现代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 . 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学习历史的能力之一。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
B.秦始皇以秦制(秦国制度)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
C.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
D.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2024-01-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3 .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711日,“从文物里读懂中国”全国媒体寻根溯源陕西行活动来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共同领略青铜器文化。中国青铜器开始于仰韶文化早期至秦汉时期,以商周时期的器物最为精美。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到商代中期,青铜器的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而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

——摘编自《千年古器从沉睡中“苏醒”从此有了“中国”》

材料二   或许那是最坏的时代,是一段征战杀伐、颠沛流离的日子;但那也是最好的时代,中国多样的思想波澜起伏,蔚为壮观。各家学派在思辨中创造出精妙绝伦的故事,留下了恒久流传的精神。他们的思想,成为中华文化发展几千年的基因;他们的声音,穿过战火纷飞的年代,穿过喧嚣与沉寂,直击中国人的心灵深处。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第二集《众声》简介

材料三   文字载体多种多样。在纸发明前,文字曾经铸造、刻写在青铜、石头、甲骨上,也“书于竹帛”——使用竹木简和丝织品作为书写材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考古发现,我国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纸。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公元3世纪后,纸书日益普及,最终替代了简帛,成为书籍的主要载体。

——摘编自光明日报《典册存根脉传承谱新篇》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典型器物。归纳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众声”的含义。概括“众声”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文字的载体。(答出两种即可)
2024-01-23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白银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经济繁荣】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材料二


材料三   “汉兴……民失作业(失去土地),而大饥馑(忍饥挨饿)。凡米石五千,人相食(人吃人),死者过半。”经过数十年发展,出现了“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的治世局面。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制度创新】

材料五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六


材料七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皇帝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即三公九卿制: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对外交流】

材料八   西汉以来,在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上,五彩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和名贵的香料贸易骆绎不绝。这条通道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民日报热点辨析


【文化璀璨】

材料九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形成了各学派百家争鸣的局面。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


【民族交融】

材料十   在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有了很大的发展,民族间的交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南方汉越在矛盾与冲突中交流和融合,西部贸易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民族的分化、重组与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动力,并注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王文光《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互动述论》


(1)分别写出与图一、图二相关的两个原始居民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图三、图四两座房屋建筑的样式名称。
(2)根据材料二指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古代农业发展受什么因素影响?(一点即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汉初的经济状况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经过汉初的发展,材料中的“治世局面”指什么?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分别指什么措施?(不得照抄原文)这些措施带来的什么影响?
(5)材料五中的“天下为公”与“天下为家”分别反映了什么制度?“天下为家”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6)材料六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请从高到低分别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等级。
(7)根据材料七,指出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并分析这一制度的历史影响。
(8)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被称为什么?结合所学指出对开通这条“通道”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谁?为加强对这条“通道”的管理,西汉设置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这条“通道”的作用。
(9)根据材料九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谁?百家争鸣在中国古代史上具有怎么的历史地位?
(10)根据材料十,概括秦汉时期民族交融的特征及方式。结合所学列举一例这一时期民族交往的史实。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位同学为强化对儒家思想的了解,对春秋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发展的过程进行整理,作出时间线索:



(1)该同学希望补充不同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请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儒家思想家及他们的主要思想。
(2)通过整理,该同学发现儒家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需要了解它发展背后的原因。请为他补充秦朝和汉朝时儒家不同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
(3)该同学在对知识的整理中发现儒家思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到冲击,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是佛教和道教的传播对儒家地位构成冲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本民族文化应该如何应对其他文化的冲击?
2024-01-18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帝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在黄帝时代,驯养和使用牛、马,发明车、船,学会打井、养蚕缫丝;制作冠冕、衣食,设官治民,并设左、右大监监于万国;给事物、社会各等级命名;发明文字,制定历法和甲子。黄帝文化不断发展,逐渐演变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象征。

——摘编自《张茂泽:黄帝陵祭祖为何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精神纽带?》

材料二   这个时代,弥漫战火和烽烟、在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开创的伟业中,都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推手——诸子的学说。先秦诸子的论战,使周朝迸发出无限的活力和魅力,更促进了中国政体、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摘编自《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名人为何影响了两千多年?》

材料三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秦汉时期开创的一系列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沿袭。汉承秦制,但有因革是指汉代并非简单完全地模仿秦制,而是在总体框架上继承了秦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诸子的论战”形成的局面。分析这一局面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在总体框架上继承秦制的名称。
7 . 知道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是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的关键。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中国历史最早、体系最完整的文字
B.百家争鸣——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和文化发展的高峰
C.“推恩令”——西汉王朝选拔了大批有杰出才干之人
D.道教——由印度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文化
2024-01-1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无为而治”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主张?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2)东汉末年的一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这部著作是什么?作者是谁?
(3)书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称为什么?它的作者是谁?
(4)请谈谈我们应当如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2024-01-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七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材料二   他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出身下层贵族。他从小学习礼乐,年轻时做过小吏,后收徒办学,成为知名学者。他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但不被各国采纳。

晚年回到家乡,主要从事教育,整理编订文化典籍。

材料三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他还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

——以上材料均出自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哪本书中
(2)材料二中的“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源文是怎样说的?
(3)材料三中,墨子曾主张什么?他“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从而提倡什么?
(4)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各个学派各抒己见,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各种学说蓬勃兴起。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被称为什么?
2023-12-2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围绕“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这一主题,老师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识图——感知生产力的变化】

铁农具


(1)铁农具是何时出现的?这一时期导致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任务二【阅读——实证社会制度变革】

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春秋争霸”中第一个霸主是谁?各诸侯国“变法改革”中成效最大的是哪个国家?
任务三【述说——学术思想的“争鸣”】

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结合所学知识,道家、儒家的创始人分别是谁?“诸子百家”反映的历史现象有何意义?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变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023-12-2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