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下图为七年级某同学制作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思维导图。空格处应填写的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经济: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思想:
A.为政以德B.民贵君轻C.兼爱非攻D.百家争鸣
2024-02-0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梁启超认为“孔北老南,对垒互峙。九流十家,继轨并作。如春雷一声,万绿齐茁于广野,如火山炸裂,热石竞飞于天外。壮哉盛哉!”他评价的是(     
A.兼并战争B.七雄争霸C.百家争鸣D.秦灭六国
2024-02-0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A卷
3 . 梁启超曾说:“二千年来,我国之民族思想,社会文化,学者著述,几无不受诸子之影响。”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B.百家争鸣对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C.百家争鸣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繁荣
D.百家争鸣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基础
4 . 经济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制度大变革的背景下,各国竞相交法革新,争强称霸,于是放出现争夺出谋划策的人才的竞争,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士”的知识阶层,民间讲学游说之风兴起。

——摘编自汝信、李惠国主编《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及其现代启示》(上册)

材料二   一法度衡石丈尺,李同轨。书同文字。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记》

材料三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摘编自班固《汉书·张骞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述现象引发了哪一局面。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始皇采取的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的共同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统一后所创立的政治体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凿空”一词的含义。张骞“凿空”西域展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2024-02-0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阶段评估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替)田开(去掉)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均)。……集小(都)乡邑聚(集合)为县,置令、丞,凡三十县。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各派各家都著书立说,议论政治,既互相批判,又互相影响,在学术思想领域内出现了繁荣的局面……这对于当时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各种学术思想,成为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源头。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自春秋争霸到战国兼并,齐先后灭了三十余国,成为东方大国。秦并十余国,成为西方大国,随着兼并的进程,以“周礼”为核心的中原文化认同感得以加强,中原文化向四周播迁,华夏观念最终形成。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在经济、军事、政治、思想方面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积极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024-02-0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6 . 某校七年级同学走进常州方志馆,借助常州地方历史文化来探究古代历史。请协助他们完成探究。
第一组【先秦智慧】春秋时期的吴国公子季札是常州的人文始祖,被孔子尊为“延陵君子”。
为深入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思想,同学们收集了以下文字史料:

材料一: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大变动,王官之学的退场,私学的兴起,最终造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编《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二: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改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三:先秦诸子百家的部分主张

老子:认为是天地万物的来源,其思想包含了朴素辩证法思想。

孔子:思想核心是,即仁者爱人;主张以德治国。

孟子:提出仁政;提出舍生取义的思想。

韩非:主张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倡导变法革新的思想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
(2)参照示例,先从材料二中任意选取一个观点(道家除外),然后从材料三中选择对应的主张加以印证。
学派观点史实
道家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来源,包含了朴素辩证法思想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二组【经济发展】东晋元帝时,晋陵内史张阎奏立曲阿新丰塘,溉田八百余顷。

为了探究当时经济的发展,同学们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四: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指江南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宋书》

材料五: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起,北方长时间陷入战乱之中,人民纷纷迁徙到江南,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片萧条,南方则在相对稳定条件下利用北方南迁的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使南方经济得以发展。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4)根据材料四,简要概括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表现。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归纳西晋末年以来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第三组【科技文化】南北朝时,常州被称为“齐梁故里”,著名文学家萧统就出身常州。为领略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同学们找到了下列邮票资料:

        图1   贾思勰                  图2 祖冲之                       图3 华佗

                                                  图4兰亭序
(6)请选出上述邮票中能够反映南北朝科技成就的一幅(写图号),并结合所学对相关人物和成就作简要介绍。
2024-02-0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先秦诸子,关于政治社会方面的意见,是各有所本的,而其所本亦分新旧。儒家,是综合自上古至西周的政治经验所发生的思想。法家,是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形势所发生的思想。先秦诸子所想解决的,都是人事问题,而人事问题,则以改良社会的组织为其基本。粗读诸子之书,似乎所注重的,都是政治问题。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先秦诸子代表旧思想的学派。
(2)材料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注重的都是政治问题”。你是否同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024-02-04更新 | 20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8 . 当旧秩序被打破,新秩序还未建立的时候,社会流动性强,原来的规则平衡被破坏,人们已经不安于现状,纷纷为了自己阶层的利益发声。这里强调的是(     
A.春秋争霸的表现B.百家争鸣的背景
C.商鞅变法的结果D.百家争鸣的特点
9 . 有学者认为,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状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该学者旨在强调百家争鸣(     
A.学派众多B.思想活跃C.影响深远D.注重创新
2024-02-04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评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明社会的历史如果从夏朝算起,到战国时期已近两千年,丰厚的文化积累在春秋战国时即将得到大喷发。在旧制度正在瓦解、新制度尚未确立的时代里,社会呈现纷乱无序的局面、民众处于动荡不安的环境。一切有良知的思想家,都关注社会向何处去的问题,各种各样的治国方案纷纷出笼,热心参与新的社会文明的设计和创造,努力把自己的理论付诸实践,从而造就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

——摘编自《一个黄金时代的形成与终结》

材料二   我国先秦诸子百家思想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如儒家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道家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墨家的“兼爱”、“非攻”、“节俭”等思想,在今天依然闪烁光芒。

——摘编自《浅谈诸子百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的原因。
(2)据材料二、结合现实生活说明为什么诸子百家思想“在今天依然闪烁光芒"?
(3)综上所述,谈一谈诸子百家身上都具备哪些优秀品质?
2024-02-0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