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春秋时,诸侯势力崛起,竞相称霸,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战国时,强大的诸侯各自为政,势力较强的有战国七雄。
社会从春秋争霸战争到战国兼并战争,战争频繁,大国兼并小国,社会处于大动荡之中。
经济春秋时,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战国时,商鞅变法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思想春秋时,老子创立了道家学派,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战国时,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以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
阅读以上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3-0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2 . “(战国)学术异常发达。中国数千年来,凡哲学、文学、各种科学以及美术技艺等,除去自外国输入者外,大抵皆发端于此时。”材料突出了“百家争鸣”的(     
A.背景B.内涵C.结果D.影响
2024-02-2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3 . 战国时期,“客”指游说于各诸侯国的知识分子。“以客出仕”是一种流行的入仕途径,公孙衍、张仪、白起、范雎、李斯等人均是典型。当时的“以客出仕”(     
A.促进了儒学兴盛B.推动了百家争鸣
C.改变了统治制度D.导致了思想趋同
2024-02-29更新 | 1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像

就当时而言,百家争鸣在经济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而封建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并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在文化上,百家争鸣使教育从原来局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学在官府”发展成为人人都能够通过不同渠道获取知识的“学在民间”。知识分子对世界观和社会现象进行思考,使文化传播和文明进步都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摘编自谭苏《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材料二: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正是在儒学的传播过程中,儒家传统的“大一统”民族观日渐在人们头脑中生根,并逐渐发展成为各族人民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政治理念,它不仅直接推动着汉民族这个民族实体向前发展,而且也直接推动着中国古代各民族朝着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实体向前发展。

——摘编自李克建《西汉儒学改造对中华民族民族观的影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根据材料一,简述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时期“中华大地……无不染儒风”的主要原因。概括西汉儒学传播的历史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4-02-2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老子像

关于怎样治国,孔子认为,用政令来约束,用刑罚来整治,只能使老百姓暂时免于罪过却不会使其有羞耻之心;用道德来教育,用礼仪来要求,不但能使老百姓知道羞耻而且能够使其敬服。孔子还强调,政令宽和,老百姓就会轻慢,得施以刚猛之策进行纠正;政策刚猛了,民众就会受到摧残,得再施以宽和之策;宽、猛互相调剂的政策才是政治和谐局面的由来。

——摘编自陈生玺《中国古代的德治与法治》

材料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是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尊崇儒术,将百家学说排斥官学之外的思想措施,“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和文化中的主导地位,不仅巩固了汉朝政权,而且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凝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梦华主编《中国通史》


(1)指出老子在政治上的主张。根据材料一文字,概括孔子治国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接受哪一历史人物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简述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2024-02-26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6 . 阅读下面的哲理漫画,回答问题。

            漫画一                              漫画二                                 漫画三
(1)漫画一是哪家学派的思想?该学派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谁?
(2)漫画二中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漫画体现了怎样的治国思想?你同意这种治国思想吗?请说明理由。
(3)漫画三中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春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谁?试举一例其在教育领域的贡献。
(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5)诸子百家的思想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请你试着举一例说明。
2024-02-26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兴化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7 .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与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之一。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武帝于公元前113年统一币制、国家垄断铸币权,主要包括:禁止地方各郡国铸钱,统一由中央铸造,中央在上林苑设三官负责这项工作;社会上只准使用三官钱,其他钱一律不许使用;各地以前铸的钱,全部销毁,熔成铜料输送给三官;由于三官钱精美,民间仿照盗铸计算工费要赔本。

——摘自王应琪《试论汉武帝统一币制成功的原因》

材料三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西汉“大一统”思想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诸子百家的学说经过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适应国家治理的方案和架构。例如,董仲舒以儒学思想为基础,先后发展了法家思想中的中央集权和阴阳家的五行学说,同时摒弃了法家的严刑酷法思想、道家的消极避世思想等。……因而,“大一统”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以百家思想为辅助的体系,这一体系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

——廖春庚《浅析“百家争鸣”与封建“大一统”的关系》

请在答题卡上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简述从西周到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过程。
(2)根据材料二、归纳汉武帝币制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因素。
2024-02-2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学在官府”的传统已被打破,文化知识流向民间;掌握学术文化知识的士人阶层又进一步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各国君主出于政治需要,对各家学派基本上能采取较为公允的态度,最终形成“百家争鸣”的自由学术氛围。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后经孔子删定而流传于后世;《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历史修订的一部编年史,文字简洁、寄寓褒贬;《墨经》是墨子后学著作,记载了力学、光学、声学等方面的知识;《庄子·刻意》篇记载有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气功疗法。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百家争鸣”在哪些领域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3)综合上述探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百家争鸣”在中国历史上地位如何?
2024-02-2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师大附中集团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百家争鸣所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这便给百家争鸣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当时经济有了极大发展,这使得有某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同时这个时代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也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摘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归纳百家争鸣的背景。结合所学回答百家争鸣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两汉时期文化艺术的成就是辉煌而巨大的。其中汉乐府民歌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以叙事的特色反映了人民的喜、怒、哀、乐。另外这一时期的舞蹈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使这一时期的舞蹈文化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局面……由于疆域的扩大,国家的富强,道路畅通,中、外各族乐舞文化的交流、交融,使两汉乐舞文化迅速发展和提高。

——摘自百度文库《汉文化》


(2)根据材料二归纳汉代文化艺术的特点。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在对传统文化造成剧烈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交融的多元格局,特别是得益于突破国家、民族、地域限制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新的整合。

——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往的意义。
(4)综上所述,分析促进我国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4-02-1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墨子等在各自创办的私学中自由讲学,教学方法都自成一家、各具特色;教学内容是向学生传授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政治主张,并通过他们使之更为广泛地传播。这表明,当时(     
A.思想家与教育家合二为一B.兼爱非攻成为思想家的教学共识
C.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D.士的活跃推动了阶层的快速流动
2024-02-1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