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2 道试题
1 . 观察下面三幅不同时期的形势图,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春秋时期形势图                            战国时期形势图                                秦朝形势图
A.春秋诸侯的争霸战争B.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C.战国七雄的形成过程D.历史是由统一到分裂的
2023-11-2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夏津县双语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图1                                     图2                                   图3


(1)根据材料可知,图1反映的是我国_____________时期,图2反映的是我国_____________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们共同反映了怎样的状况?
(2)图3所示统一局面出现在_____________年,实现这一局面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_____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哪些因素推动了图2到图3所示局面的转变。
(3)综上所述,你认为上述地图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2023-12-0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它是中国第一帝都,2000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A.阳城B.镐京C.咸阳D.长安
2023-08-15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历史地图能反映出(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朝

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B.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C.战国时期百家争鸣D.战争不止社会倒退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大特征是战争不断,为此同学们搜集如下资料进行探究学习活动。

材料一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对比表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大小战共计213次大小战共计222次

城濮大战用七百乘兵力,鞍之战用八百乘兵力,每乘以三十人计,也都只有两万多人,楚国在鲁庄公二十八年伐郑,用了六百乘兵力

公元前293年,白起大破韩魏联军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前273年,白起败魏于华阳,斩首十五万,前260年,长平之战秦军俘虏赵军四十多万

城濮之战、鞍之战都在一天之内决胜负,鄢陵之战用了两天

魏惠王围邯郸三年而弗能取。孟尝君联合韩魏以二十万之众攻荆,五年乃罢

——摘编自《春秋的战争行为及其时代特征》


材料三   在春秋战国这种战争不断的时代里,孕育了由分裂到统一的趋势。这种趋势最终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_____________的封建国家。
(1)材料一中的文物能够佐证当时社会的哪些情况?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比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战争呈现出哪些特征?
(3)材料三是同学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请将结论补充完整,并指出该封建国家的建立者。
2023-12-0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王史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多个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统一”。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     
A.国家日益分裂B.政权并立对峙
C.逐步走向统一D.奴隶制度强化
2023-11-1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观察思维导图


材料三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材料四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1)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中的哪项措施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事件中促进了中国封建制度形成的关键措施?
(2)请说出材料二中这套制度的名称?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中央设置的哪一官职掌管行政?
(3)从材料三可见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4)从材料四中概括改革的措施。
(5)综合上述材料,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024-01-2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活跃、民族融合、政治大变革的阶段。战争促使地区间政治经济趋于平衡,统一的趋势日渐显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周王室统治力大减,地位不断下降。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一些强大的诸侯取得优势,成为霸主。

——齐世荣《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秦国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该工程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这一工程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总结春秋时期的时代特点。写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2)依据材料二,指出该水利工程的名称和建设者。
(3)依据材料三写出图中序号①③诸侯国的名称。哪一个诸侯国完成了统一(写出序号),其统一有什么意义?
2023-11-0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人教版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上》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两个历史事件,拟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总结升华)
示例:【历史事件、观点示例】
历史事件1:诸侯争霸
历史事作2:秦灭六国,统一全国
观点:统一是历史的发展趋势。
论述: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在争霸过程中促进了局部统一和民族交融,为秦统一创造了条件。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结论:综上所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创建和巩固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注:以上示例仅供学生参考,学生作答不得选用示例中的历史事件1、2和观点)
2023-11-1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