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请阅读下列两则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李白《古风》)

材料二:“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唐·胡曾《长城》)

(1)材料中的秦王(秦皇)指的是谁?

(2)李白颂扬了他哪方面的业绩?胡曾批评他兴建哪项工程?

(3)对同一个历史人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你是如何评价他的?请说说理由。

2 . “常比较,多鉴别,掌握历史更快捷”。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得天下】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十年间,秦王嬴政发动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汉武帝当政时期,西汉王朝空前繁荣。
(1)秦王嬴政灭六国完成统一有什么意义?
(2)汉武帝当政时期,西汉的都城在哪里?
【大一统】

(3)结合图1、图2说说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4)3是汉武帝下令改铸的新钱币,请写出此钱币的名称。
(5)在图4人物的建议下,汉武帝采取了哪一措施?
【功过评】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6)如何评价历史人物?请谈谈你的看法。
2017-11-08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期末测试(二)
3 . 仔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李白

材料二“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守、蔚、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统一法度,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杨宽《战国史》

材料三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唐)胡曾

材料四“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请回答:
(1)材料一评价了秦始皇的哪一作为?
(2)材料二中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3材料三中的“防胡”胡指的是哪一少数民族?材料三作者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筑长城的?
(4)材料四中所说的“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指的是什么?材料四又评价了秦始皇的哪一作为?
2017-11-2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和桥学区、张渚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历史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政治家李斯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1)李斯是从哪些方面称颂秦始皇的?
(2)秦始皇为巩固统一,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史记》中记载秦王的一个下属评价秦王: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意思是说秦王是一个相貌凶恶、对人寡恩少义又凶残的人。


(3)以上两则材料观点大不相同。告诉你的同学,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注意什么?
2017-11-2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此神州事事新,再无皇帝管人民。”

(1)中国历史上最早采用“皇帝”称号的是谁?哪一事件使中国从此“再无皇帝管人民”了?

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清政府,建设民国……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1903年在檀香山的一次演讲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做了哪些努力?

(3)如何科学的评价辛亥革命一直是历史学界争论的问题。

观点一: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国家和社会进步。

观点二: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要求:任选任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说明理由。)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翦伯赞说:“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材料二:毛泽东是这样评价秦始皇的: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要肯定,但他在统一六国之后,丧失了进取的方面,志得意满,求神仙,修宫室,残酷地压迫人民,到处游走,消磨岁月,无聊得很。

材料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从材料一看,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中毛泽东是如何评价秦始皇的?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评价人物的方法上有何特点?)
(3)你能说一说材料三称赞了哪一历史事件吗?“秦王扫六合”有何历史意义?
2017-09-2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2017-2018学年上册第3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检测题
7 . 古今多少帝王,在太平与战乱、成败与兴衰中创造历史,忠奸善恶,功过是非,留下不朽的英名和万世的臭骂。他们毁誉参半,盖棺而论定,是可敬可爱,也是可憎可恶的争议人物,阅读材料,仔细品味下面几位帝王。

材料一:中国近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1)材料中写道“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指什么?从材料中看出,秦始皇开创的哪种制度影响深远?

材料二: “高祖之后,史家誉为文景之治,其实,文、景二帝乃守旧之君、无能之辈.,.,..倒是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2)材料中“倒是汉武帝雄才大略”,请你举出汉武帝在解决高祖和文、景二帝遗留下的诸侯封国问题上,采取了什么巧妙的方法?汉武帝在开疆拓土上,功劳巨大,与之有关的事件是什么?

材料三:“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于是亲解佩刀以赐二人。

--《贞观政要》


(3)材料中的“我”是哪位帝王?材料反映了这位帝王的什么做法?

材料四:与历史上其他著名的王朝相比,宋太祖所创建的宋朝以其鲜明的文人政治特色而登上中国文治盛世的顶峰,可谓中国君主专制史上的最开明的一个王朝,因此,尽管宋朝300年的基业中,长期积弱,但在民间却享有盛誉,并对后世历代产生深远影响。


(4)材料中“宋太祖”的名字是什么?结束大宋王朝300年历史的是哪个民族?

材料五:对治国能力的评价:“可不要看不起老粗,一些老粗能办大事”,“朱元璋也不识字,是个放牛的”,可朱元璋身为帝王时,他的文化水平已经达到能批阅奏折和签署命令的程度。

--毛泽东


(5)“这个不识字的大老粗皇帝”是怎样加强中央集权的,举出一例措施
(6)通过以上材料,你认为应该怎么样评价历史人物?
2017-05-05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度第二学期期中九年级历史试卷
8 . 阅读下列三幅图片回答问题18.观察下列人物图片,然后回答问题。

(1)上述三幅图片人物分别是谁?
(2)图一人物建立了自己的帝国后,采用哪家思想主张掌控国家一切大权?为了加强对人们思想的控制,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3)图二人物被称为“中国国父”,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如何?
(4)图三人物经历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请写出他在两个不同时期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
(5)结合以上信息,请用一句话评价三位历史人物。
2017-07-0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石桥市实验中学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9 .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汉,只识弯弓射大雕……”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秦皇汉武分别指什么人?
2、为了加强思想控制,他们分别采取了什么不同政策?
3、秦皇为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采取了哪些措施?
4、在军事上他们都遇到了来自北方哪一民族的骚扰?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附加题:
评价:有人认为秦始皇功大于过,有人认为过大于功,请用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
2017-04-03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二)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