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9 道试题
1 . 只有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纪年图》中序号所对应的朝代。概括这几个朝代在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

材料二

古代民族交往史实:

①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推行汉化措施,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③唐初,唐太宗发兵反击突厥,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④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谷物种子、药材、茶叶、工艺品等。

⑤澶渊之盟以后,北宋在边境上设置榷场,开放交易,北宋政府用茶叶、瓷器等交换辽的羊、马、骆驼等牲畜。

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西夏模仿汉字结构,创造了西夏文字。


(2)民族之间的交往有多种形式。材料二中的史实,属于“经济交往”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文化交融”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军事冲突”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每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材料三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3)材料三这首诗词中提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些重要帝王,请你选择其中一位,示例除外,介绍其主要历史功绩。

示例: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设立郡县制,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等,巩固了秦朝的统一。

材料四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共同开发、开拓了祖国的锦绣山河、广袤疆域。秦汉雄风、盛唐气象是各民族共同谱写的辉煌历史;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的疆域……今天,我们各民族同胞更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习近平《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说出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趋势。
2022-11-09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秦的统一”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由分裂走向统一】

材料一:

秦国客卿名单
姓名母国姓名母国
由余晋国商鞅卫国
范雎魏国百里奚虞国
李斯楚国张仪魏国

战国时的战争,短者要数月,长者可以“旷日持久数岁”。作战双方一次战役中被杀的士兵多达数万人乃至数十万……一次大战,仅以损失的兵甲、车马而言,“十年之田不能偿也”。然而战争的费用都是由人民来负担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国实现统一的原因。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材料二: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五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建立起以地缘为本位的地方政权制度。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2)材料二中“以地缘为本位的地方政权制度”指的是哪一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
【巩固统一的措施】

材料三:战国时期,七国的田畴采用不同的亩制,车辙采用不一样的宽,推行不同的律令制度,衣冠、言语、文字等方面也不尽相同。

——摘编自许慎《说文解字》


(3)为解决材料三中的社会问题,秦朝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3 . 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日;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四:秦朝行政系统简表(见下图)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的“天下为家”的局面从何人开始的?标志着哪一制度开始确立?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制度?该制度到秦朝时被废除,什么制度取代了它?
(4)材料四直观地展示了秦朝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之间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秦朝政治体制的本质。这一政治体制的名称是什么?
2022-11-0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书籍被烧毁,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二、三分别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书籍被烧毁”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历史事件,“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什么历史事件?
(3)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跟哪一位皇帝有关?为加强中央集权他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4)秦朝采取的这些措施,有什么重要意义?
2022-10-30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自古以来,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政治制度的不断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是公众的),选贤与能,……是为大同。今大道既隐(消逝),天下为家(一家一姓的财产)。

——《礼记》

材料二   (周)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余各以次受封(然后封各个功臣谋士)。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体现了怎样的制度演变?
(2)根据材料二归纳周初分封制下受封者的身份,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分封制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写出李斯建议秦始皇实施的制度名称。
(4)根据上述材料简要说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的原因。
6 . 制度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许多部族。为了增强实力,陶唐氏、有虞氏和夏后氏三个部族结成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的首领。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左传》

材料三   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的首领”主要是当时实行了什么制度?他们成为首领的标准是什么?
(2)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一政治制度?两种政治制度有何显著区别?
(3)材料三提到的“法家学说”主张什么思想?请写出一个法家的集大成者的代表人物。
2022-10-2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港南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大一统”观念是中国自西周以来立国的基本观念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说:“长期以来,天下战乱不断,老百姓饱受苦难,就是因为有诸侯。凭借祖先的恩赐,如今完成统一。如果天下刚刚安定,又建立诸侯国,就是在制造战乱;再想让国家安定,就太难了。”

——选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今诸侯有的统辖几十个城,方圆千里。如果置之不理,他们就会骄横放纵为害一方;如果阻止他们,他们就可能联合起来对抗中央。希望陛下让诸侯有推恩的权利,把土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封他们为侯爵。那么就会人人喜得所愿,既感受到陛下的恩惠,实际上又是分割了诸侯国,不实行武力削藩他们也会衰弱。”于是皇上听从了他的计策。

——选编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偃列传》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认为天下长期战乱不断,是因为实行了什么制度?为了接受这一教训,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刘邦大封同姓王带来了哪些问题?汉武帝通过什么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
(3)秦汉两朝加强“大一统”的措施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什么借鉴?
2022-10-22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战争。秦国的军队势如破竹,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成阳……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材料二   从后来的历史看,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而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这种统一文字:小篆……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乡、里、亭等基层组织。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   公元前209年,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到渔阳成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无法前行,不能接期到达。按照秦律,戍守误期要被处死。他们当中的领队人认为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抗,于是杀死了两个押队的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的时间。秦的统一有什么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字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三反映的是秦朝在地方推行的什么制度?该制度的推行有何重要意义?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022-10-21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汉书》记载:(武帝)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废除、取消),而藩国自析。自此以来,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董仲舒对汉武帝说过这样一段话:《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道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件舒传》

材料三:刘秀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敷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在位期间,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为减少贫民卖身成为奴婢,经常发救济根,减少租税、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裁并郡县,精简官员。结果,裁并四百余县,官员十置其一。他统治期间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制度”主要指什么制度?并指出该制度在秦朝的具体表现。请概括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的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思想方面说明材料中汉武帝治理国家采取的措施及作用。
(3)材料三中介绍了刘秀的哪些为政之策,“建武盛世”的另一个名号是什么?
(4)请概括上述材料所述的统治产生的共同作用。
2022-10-1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八步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国家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1)材料一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古代哪两种政治体制?其中秦朝政治体制中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什么?
(2)为巩固统治,汉武帝在政治方面采纳了谁的“推恩”建议?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3)在经济方面,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巩固统治,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统一铸造什么钱?
(4)材料三的三幅图,分别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什么重要措施?
(5)秦始皇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有哪些。
2022-10-07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初级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